《告别外号的烦恼》说课
本节课的选题源于一封家长来信,信中她向我叙述自己孩子的苦恼,因为孩子长得比较胖,所以班里的同学都叫她“肥婆”,外号几乎代替了孩子的名字,这个难听的外号让她在同学当中抬不起头来。外号伤及了孩子的自尊心,孩子每天都觉得很烦恼、很压抑,甚至有点不愿意上学了。信中还说,虽然家长反复开导也不见成效,所以家长恳请我能帮帮孩子。读完家长来信之后,我在班上进行了一次小调查:你有外号吗?如果有,是什么?你喜不喜欢自己的外号?经过调查我发现,起外号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外号”确实给不少孩子带来了烦恼。学生之间通过取外号、叫外号互相取笑、互相侮辱。一些恶意的外号让很多孩子感到尴尬、给他们带来了烦恼,甚至给他们造成了心理阴影。作为班主任我以前也处理过此类事件,但批评、堵截的效果甚微。因而我决定以《告别外号的烦恼》为主题,进行一次心理健康辅导。旨在通过本次心理辅导,让学生自我反省,认识到取恶意外号会给同学带来伤害,帮助学生排除烦恼,正确对待“外号”。
选题之后,我想:作为一次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不应该仅仅把焦点集中在这一个或一部分学生身上,心理健康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的、以正面教育为主,基于此,本节课的设计,我确定了两个教学目标,第一,通过心理辅导,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恶意外号给别人带来的伤害,使学生自我反省,不能随便给同学取恶意外号。第二,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外号,帮助学生排除烦恼。
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实施的起点,是激活或唤醒学生心理活动的“起搏器”。针对孩子出现的这一心理状况,我认为,设计的课前活动,要让学生愿意主动敞开心扉,将自己内心的感受释放出来。因而在这节课的开始,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课前交流”环节:能说说你对“倾听”“坦诚”“保密”这三个词语的理解吗?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敞开心扉,消除警戒心理,营造安全的团体心理氛围。有了这一环节,孩子们能尽快地融入到课堂中来,能做到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坦诚地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并愿意为同学保守好小秘密。在此基础上,为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心理活动主题,我设计了“外号猜猜看”的游戏暖身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通过猜外号的游戏,创设富有情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游戏的同时明白这些外号都是根据优点和特长而取的,它能给人带来自豪感,大家是乐于接受的。这一环节不仅成功地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而且,异彩纷呈的名人外号引起了学生的思索,为后面“优点对对碰”环节做了铺垫。
体验是学生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核心,在本节心理健康教育课上,为了让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增强课堂辅导的有效性,我采用对比体验的方法,通过看视频故事——《红红的烦恼》。引导学生交流:假如我长这么胖,走到哪别人都叫我“肥婆”,我的心情怎么样?这样通过别人的故事引出话题,进行讨论,消除了学生的封闭心理,有助于学生打开心扉,联系自己,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并且在这种对比体验中,孩子很容易感受到自己平日生活中不经意的玩笑和外号,给别人带来了很大的伤害。接着顺势利导,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向视频中的红红道歉。这一环节的体验设计提升了学生思想,与此同时,孩子们也学会了尊重他人、文明交往。
以上的设计孩子能从具体的实例中明白外号的重要意义,以及不雅的外号给别人带来的苦恼,怎样能让有不雅外号的孩子真正地告别烦恼才是本节课的设计重点。
为了突破这一情感难题,我进行了这样的设计。
一是“说烦恼”,让学生填写“烦恼卡”,交流自己的烦恼,这个环节旨在达到让学生自我宣泄的目的。然后引导学生积极面对,组织学生交流:“如果外号的烦恼总困扰着我们时,我们应该怎么办?”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调节心态,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外号。
二是“优点放大镜”,去找找同学的优点。通过这个环节的交流,让学生发现他人的长处。
三是“外号对对碰”,让学生根据班上同学的优点取善意的外号。这一环节是真正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而设计的,小学生的情绪具有不稳定性,本节课如果把目标仅仅定位在疏导学生的烦恼,可能在短时间内会有效果,但时间久了,互相取外号的现象很有可能会再度出现,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既然小孩子都喜欢互相取外号,那我不如让这一心理特点为我所用,引导学生根据同学的特长和优点互相取一个善意的、大家乐于接受的外号。这样,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外号,彻底帮助学生排除了外号的烦恼。
最后,我选用了《歌声与微笑》这首歌结束本节课,不仅希望孩子们在歌声中放飞烦恼,也希望他们能把同学的优点和特长、微笑和歌声记在心中。
相关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