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吧首页 阅览说课吧说课稿历史说课稿八年级历史说课稿> 正文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说教材

本站微信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说教材
教材内容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是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本单元是中国现代史开端部分,教材根据主题,沿着中国共产党建国立业的历史线索,安排了4个课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为巩固新中国而斗 3.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 4.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主要讲述了从1949年10月到1956年底的一段历史,主要的历史活动有:新中国的筹建、开国大典的举行、和平解放西藏、稳定物价之战、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颁布新中国第一部、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第一个五年计划和“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知识结构
主 沿 筹建新中国
题 着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开国大典
: 中 西藏和平解放
走 国
向 共 稳定物价之战
社 产 2.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 土地改革
会 党 抗美援朝 主要历史活动
主 建 (1949年10月
义 国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1956年底)
之 立 3.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路 业 周恩来与万隆会议

历 第一个五年计划
史 4.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线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教学目标
1.解读主题:“走向社会主义之路”这个主题政治理论性比较强,如何引导学生解读呢?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明确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之路?
社会主义之路这个概念比较模糊,我们可以简单的告诉学生:社会主义之路就是共产党为人民能够当家做主,拥有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为整个社会的人能够公正公平的实现个人的发展;为国家能够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人民的生活能够幸福安康而奋斗的路。
第二个问题:我国为何走社会主义之路?
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历28年的浴血奋战,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终于建立了人民的政权。人民当家作主,这就决定着我国走的是社会主义之路,只有走这条道路,才能救中国,国家才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人民的生活才能幸福安康。
我们重点引导学生掌握的是第三个问题:中国共产党是怎么带领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之路的?
(课件)我们可以挖掘知识点与主题的内在联系,利用知识结构使学生从总体上认识,从新中国的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过程。
1949年10月1日,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举行了开国大典,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人民的政权决定我国走的是社会主义之路。1951年,我国和平解放了西藏,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这为社会主义之路创造了稳定的内部环境。新中国为巩固政权而斗争,取得了物价稳定之战、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的胜利。特别是土地改革的胜利,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为走社会主义之路扫清了障碍。新中国在内政外交上,也取得了显著成就:1954年,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这是治国的纲领,这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它从法律上肯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方向;对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以及周恩来在万隆会议的成功活动,扩大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更为社会主义之路的和平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和“三大改造”任务的基本完成,1956年底,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了主导地位,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了。从此,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之路。
2.完成重难点:
我们知道,历史的教材重难点是根据课标中的内容标准确定的。我们如何很好地完成呢?下面,我具体的说明:
第一课题的内容标准:(1)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2)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关于要求(1),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看相关开国大典的课文插图或影视资料、文字材料,特别是看毛泽东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情景资料,让学生对开国大典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强化开国大典对情感的冲击,然后在小组内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在了解开国大典具体史实和了解国旗、国徽含义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屈辱史和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革命的艰辛历程,体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才能更好的认识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关于要求(2),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阅读文本中有关西藏和平解放的文字材料,按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来概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事实,可以文字表达或口语表达。
第二课题的内容标准:(1)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2)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关于要求(1),在教学中,我们让学生知道:中国农民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一直憧憬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终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了。我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没收地主的土地,把土地分给农民,废除了封建剥削制,消灭了地主阶级,为走社会主义之路扫清了障碍,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再引导学生看教材中有关中国农民翻身得解放,成为土地主人的图像资料,以及推荐阅读小说《暴风骤雨》,这是一部反映中国农村解放后,翻身农民进行土地运动的文学作品。来进一步加深对土地改革意义的理解。
关于要求(2),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看电影《上甘岭》《英雄儿女》的片段;或听唱歌曲《志愿军军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我的祖国》《英雄赞歌》;或读魏巍的作品《谁是最可爱的人》,来创设情境,在学生感情上得到冲击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演讲黄继光、邱少云的故事,学生才能切身感受到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精神。
第三课题的内容标准:(1)知道1954年颁布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
关于要求(1),我们要明确:为什么说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我们要告诉学生,看一部宪法是什么性质的,首先要看它代表的是哪个阶级的利益,体现的是哪个阶级的意志。这部宪法是经由全国人民讨论修改并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充分反映了人民的意志和愿望。这部宪法规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肯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主原则,因此说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这部宪法从法律上确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方向。
关于要求(2),首先引起学生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关注,我们要结合现实:告诉学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从提出到现在一直是我国奉行的外交原则。而且对当代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现已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然后再引导学生识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
关于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的要求,我们可以先创设这样的情境:在我国的外交史上,有这样一位外交部长,以至于他的去世,让世界为之动容,降半旗致哀,是对一个逝者最高的敬意,一般只有国家元首才能有此待遇。然而,1976年1月9日,联合国总部的联合国旗却为他降了半旗,其余所有会员国的国旗都没有升起,这在联合国从无先例。他并不是国家元首,联合国为何给予他这么高的殊荣?我们再通过教材中的两副图,使学生能够怀着对周恩来的敬意,简单概述出周恩来作为新中国外交家在万隆会议上的风范和贡献。
第四课题的内容标准:(1)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2)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关于要求(1),我们让学生知道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我国过渡时期总路线内容中的“一化”,引导学生结合书中的示意图,说一说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的代表性成就。明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为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打基础。
关于要求(2),我们告诉学生一个政治理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再引导学生看文本资料和图片资料,理解我国的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由私有化改造为社会公有化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那么,也就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了。我国开始进入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也开始了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下一单元的主题就是:“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我们将学习的是:我国在20年里的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总之,我们引导学生学会解读教材的主题、掌握知识点与主题、课题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学会了解历史线索,了解每单元、每课题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重点完成好课标中的内容标准。
我们应该在以上引导学生掌握什么的过程中,教给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一,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二,解读文字史料、历史图片、表格的能力;三,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以及图表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四,能在历史情境中,使思想情感得到冲击,提高个人的人文素养的能力。
可以说,我们不仅教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教历史知识的过程中,使学
生获得学习历史的能力,才是我们教学的基本任务。

点击下载已排版的WORD文档,包含图片符号等。

相关阅读推荐: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说教材

[]
分享到: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说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