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吧首页 阅览说课吧说课稿数学说课稿七年级数学说课稿> 正文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

本站微信

 《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 教材分析
1、出处:今天我说的课题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下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中第5节有理数的减法的内容。
2、地位与作用:“数的运算”是“数与代数”学习领域的重要内容,减法是其中的一种基本运算.本课的学习远接小学阶段关于整数、分数(包括小数)的减法运算,近承第四节有理数的加法运算.通过对有理数的减法运算的学习,学生将对减法运算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为后继诸如实数、复数的减法运算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教学的重点及难点
 1.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和运算.
 
   2.难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
● 目标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
  2.通过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探索、分组讨论及总结,解决本节内容的相关问题及学生的疑问,通过揭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渗透事物间普遍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2、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进一步理解掌握圆的轴对称性及其应用。
(三)情感体验与价值观的要求
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引导,使学生在学习中合作,在合作中学习,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团结的力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积极参与、助人为乐的精神,同时使学生领会数学的严谨性和积极探索的精神。
● 教法分析与教学设计
充分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贯彻师生合作的精神,实现民主教学。为此我采用了“四环达标探究教学法”。通过观察、动手实践、探索,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现和形成过程,进一步经历和体会数学学习中“问题情景——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动手实践,寻找方法——分组探究,寻求答案——拓展、验证及应用”的过程,强化学生的思考和探究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鼓励学生间互相交流,相互合作并相互评价。基本流程:创设情景————合作探究——个性展示——反馈拓展——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    过程分析
四、过程分析:

教学环节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设 计 说 明
 
 
(一)
 
 
1、首先与学生互动谈论合肥本地今日的气温,了解合肥今天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提问:合肥今天的温差是多少度?你是怎样计算的?
 2、自然过渡到乌鲁木齐的温差的计算问题,在学生列出算式4–(–3)后引入课题:有理数的减法
 
(板书课题)
通过温度的比较让学生明白减法的实际意义在于同类量之间的比较,为后来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从学生身边的实际引入新课,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增强学数学的乐趣.同时这也符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特征,使学生乐于进一步探索.

(二)
 
 
 
交               流 
 
 
 
自主学习:
1、填空  (1)4+()=6         6  -  4=()
          (2)3+()=5        5  -  3=()
          (3)-3+()=4       4-(-3)=()
(4)4+()=-2       -2   -4= ()
2、说出下列各数的相反数
3   -5   -6    -2.4
3、实例情况:
4、p61《北京青年报》2001年4月9日 天气预报
5、计算下列各题
50-20=_______      50+(-20)=____
50-10=_______      50+(-10)=____
50-0= _______      50 + 0= ______
50-(-10)=_____       50+10=_______
50-(-20)=______      50+20=_______
 
观察上面例子你能发现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换一些数试试
在学生提出可以用  4–(–3)计算乌鲁木齐的温差后,教师鼓励学生充分探索计算4–(–3)的方法,得出结果为7.
在学生得出4–(–3)=7后,教师引导学生比较4–(–3)=7与4+3=7这两个算式及其结果.
在学生对有理数的减法计算提出初步的猜想“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后,教师设问:
只有4–(–3)=4+3=7这一个例子,你能不能断定这个猜想成立?
引导学生通过列举具有不同代表性的特例,如:正数减去正数、正数减去零、正数减去负数、负数减去正数、负数减去零、负数减去负数、零减去正数、零减去零、零减去负数等.
最后请学生根据上面的数学活动经验自主总结归纳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教师板书这一法则)
学生先自己看课本,通过自主学习,再做1——5题,学生得出结果的方法可能不一样,教学中只要是合理的都应鼓励.
如采取逆运算的方法,或利用温度计直接数读数的方法等.
对4–(–3)=7与4+3=7的观察、比较,是进一步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的基础.可借助多媒体课件演示算式的规律,帮助学生探索其中的内在关系.
 从提出猜想到得出正确得结论之间有一个探索验证的过程,这个过程正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做数学”的过程,教学中要提供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探索、交流.
学生通过相互补充,不断列举不同代表性的特例,在合作交流中彻底理解有理数相减时总成立的一般法则.而这个“举例”过程,正是一个“数学化”的过程,正是一种对数学素养的培养.
 学生的归纳可能不规范,教师可请学生互相交流、补充使之规范,从而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三)
 
 
 
1、计算:
(1)9-(-5)               (2)-3-1
(3)0-8                 (4)-5-0
2、学生共同完成P53例1,其中第(1)小题,小组长讲解,其余各题请学生完成.
在完成例1后,教学中采用分组竞赛的方法及时处理P54“随堂练习”.
 
 
让每组派个代表上台展示自学后的结果。
小组长讲解第1小题时要点明算理,规范解答.教师及时补充小组长说得不到味的地方。
 互动交流式的练习方式让学生的学习更积极主动.学生在活动中能体会参与数学活动的乐趣.
 
 
 
 
 
(四)
 
 
  1、一只小蚂蚁从某点A出发在一直线上爬行,假设向右爬的路程记为正数,爬行的各段路程依次为(单位:cm)+5   +10    -6    -3    +12    -8     -10
(1) 小蚂蚁最后回到出发点了吗?
(2)   若在爬行过程中,它每爬行1cm就能得到一粒小米粒,则小蚂蚁可得到多少小米粒
(3) 小蚂蚁离开出发点最远是多少cm?
2、全班学生分成两个组进行游戏,每组的基本分为100分,答对一题加50分,答错一题扣50分游戏结束是各组的分数如下: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100
150
-400
350
-100
第一名超出第二名多少分?
第一名超出第五名多少分
要求:仔细分析,积极思考,比比谁做的好
这就是有理数的减法在这个实际情境下的应用.目的是通过解决问题,来提升学生的能力。并为“试一试”的思考提供参考.
多媒体出示总结性问题:
1、这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哪些知识?
2、对这些内容你有什么体会,请与你的同伴交流.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1、课堂作业:
P54-55习题2.6 第1、2、3、4题
2、课外思考:
P55习题2.6  试一试
利用课堂作业及时反馈本课重、难点.
利用课外思考给部分学生提供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相关阅读推荐: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微课教案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7年级下册说课 璀璨的文学艺术说课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说课比赛稿 伟大的开端说课稿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说课稿 探险者的梦想说课

北师大版历史7年级上册说课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说课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说课 昔日的辉煌说课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说课稿 二力平衡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近代工业的兴起说课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优质课比赛说课稿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说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说课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说课稿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 串并联电路电阻关系说课稿

[]
分享到: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说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