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吧首页 阅览说课吧说课稿地理说课稿高中地理说课稿> 正文

人教版高中地理说课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说课稿

本站微信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说课材料

教材分析             
本课为人教版高一《地理》第一章第4、5、6节的综合概述,以第4节为主,结合第5、6节中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讲解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区别和联系,使学生掌握并理解自转与公转的真正含义
教学内容分析
从本课开始 ,教材把关注的焦点由宇宙空间转移到了地球,研究其作为行星的基本特征之一——地球的基本运动形式及其关系。因此,本节课是地球运动的开篇内容。只有了解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才能了解其运动的特点以及由此产生的地理意义。由此可见,本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特别是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分为两大部分:
1. 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这一内容中,讲授的是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两个概念,这两个概念均从方向、周期、速度等方面说明了地球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的特点。这部分内容,体现了一个“比”字。
2.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这部分内容是地球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的叠加,更侧重说明地球运动的综合效应,为后面讲述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打下基础。这部分内容通过讲述黄赤交角而引出太阳直射点、二分二至日时在地球表面的有规律的运动,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自转和公转的关系。这部分内容突出了一个“变”字。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身心发育趋于成熟,知识面广,具有较强的认知能力、推理能力和自学能力,故教学过程以启迪学生思维为核心,以学生主动参与为标志,在自主学习方式下,进行有效教学。
1.做好内容的取舍,把握好难度和深度,做到浅化,重现象描述,轻原理分析。
2.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受。
3.探究式教学贯穿始终,采用多媒体现代化手段帮助学生观察到大尺度的地球空间运动,理解地球运动与相应地理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
确定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要求学生知道什么是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自转和公转的方向、时间,明白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形成的。
    ⑵用简单工具正确演示昼夜更替。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
(3) 通过认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使学生体会到宇宙间的天体都是运动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动手演示,感知地球的运动,发展空间想象力。
⑵在探究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过程中,掌握科学方法,也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观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
⑴明白任何地理现象都有成因,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人地关系。 
⑵培养坚持真理,崇尚科学的精神。 
明确教学重点、难点
1.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规律和特点
2.黄赤交角的形成
3.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理清教学思路:
1、本课前半课时主要以事实启发学生联想“太阳东升西落,昼夜交替循环”的现象是怎样形成的,从而进一步推想地球的自转现象并总结地球自转的规律,后半节课是学生动手实验部分,让学生真正从理论上证实昼夜交替现象形成的原因,通过图片讲述地球公转及四季的成因。最终让学生明白自转与公转的区别和联系。
2、教学设计思想的理论论据
 以布鲁纳、林格伦、苏霍姆林斯基等人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彻底改变“先生讲,学生自学为主线”的教学原则,达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科学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课堂上处于兴奋状态,强化学习效果。
教学方法及手段
有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施教之初,在于得法。所以要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应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由于本节难点多,而且较为抽象,如果应用传统教学,不太便利,所以运用了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1.通过教具(地球仪)和多媒体动画演示,让学生根据课文来分析、归纳、比较地球自转与公转两种运动。
2.借助多媒体动画,结合课本插图来解释说明黄赤交角的形成
3.运用多媒体动画“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目的:使用多媒体动画,将教材静态信息加工成动态信息,化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以生动直观的画面给学生留下了鲜明、深刻的印象。同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其强烈的求知欲,为攻破难点打下基础。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
1、地球仪
2、课本配套挂图
3、自制教具(皮球当太阳、铁丝围成椭圆状做公转轨道、小乒乓球做地球)
媒体准备
1、自制多媒体课件
2、多媒体教室及全部设备
分组
把全班分成若干组,以便小组讨论及实验
学法流程整体构架
(一)导入设问 
教师通过奥运圣火的传递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观看圣火时,有地国家正是红日当头,而有的国家则是繁星满天?以及四季交替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引出地球自转、公转讲解。
(二)自主探索学习
 
教师活动:动画展示: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
承    转: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旋转中心
学生活动:1、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
          2、用自制教具(皮球当太阳、铁丝围成椭圆状做公转轨道、乒乓球当地球)演示地球公转
承    转:地球自转与公转方向、地轴的空间位置如何
教师活动:教师分别把地球仪上的南、北极点对准学生引发学生观察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从北极上空和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
教师活动:通过巧设情境、提出问题、多媒体播放等活动引发学生思考
承    转:伴随太阳东升西落现象会发生什么现象?
学生活动:思考并证明自己的想法,学生分组操做昼夜原因的模拟实验。
教师活动:展示地球自转及昼夜成因图。
学生活动:总结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
承    转:地球除在自转外,还会有其它运动形式吗?
教师活动:展示地球公转图片。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并回答:1、 从图中看,地球在怎样运动?运动的方向是怎样的?2、 你知道地球绕太阳转一周要多长时间吗?3、 从图中看,地球在绕太阳转动时,地轴的方向是怎样的?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想象能力和推理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
(三)小     :教师小结本课内容 培养学生认识宇宙间的天体都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学与教的过程
一、新课导入(激趣导课,让学生“心”动)
2008年,奥运圣火将在北京熊熊燃烧。伴随着奥运火炬的传递,圣火在各地的传递情况已成为世人关注的另一大焦点,那么,为什么在观看圣火时,有的国家正是红日当头,而有的国家却已繁星满天了呢?
大屏幕展示两组六个问题。 
第一组 
1.人们白天工作、学习,夜晚休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
2.太阳会从西边出来吗?
3.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在德国举行,中国的球迷们为什么总在半夜起床观看现场直播? 
第二组 
4.春夏秋冬四季轮回,是怎么形成的?
5.我们这儿太阳能热水器几乎都是朝着南面,为什么呀?
6.每次南极科考,南极大陆总是冰天雪地,为什么呀?
[教学前奏] 同学们,还记得一首童年的儿歌吧?“地球大,月亮小,月亮绕着地球跑;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从这首歌中,我们了解到地球在不停地运动。本节课,我们共同学习地球的基本运动形式——自转和公转。
[板书:1.4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
(用学生熟悉的话题引入,亲切自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二、新知传授(使地球“运动”,让学生行动)
1、[动画展示]: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
[学生思考并回答]: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旋转中心
[总结]定义
2、[学生分组活动]: 1)、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
              2)、用自制教具(皮球当太阳、铁丝围成椭圆状做公转轨道、乒乓球当地球)演示地球公转
[讨论]:地球自转与公转方向、轨道面、地轴的空间位置如何
请四个小组完成图表,请其他小组评比哪个小组填的完整、准确。
总结大家的发言,完成图表。
3、[教师活动]:教师分别把地球仪上的南、北极点对准学生引发学生观察
   [学生观察讨论] 北极上空和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
4、[教师边讲边完成下表]:列表比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特点

    
              
自转
公转
定义
地球饶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
地球饶太阳的运动
轨道面
赤道平面   
黄道平面
地轴的空间位置
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方向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
逆时针旋转
逆时针旋转
从南极上空看
顺时针旋转
顺时针旋转
    
一天    恒星日:真正周期
太阳日:昼夜交替周期
一年 恒星年:地饶日公转的周期回归年:太阳回归运动周期
 
速度
角速度
两极点为0,其他任何地点均为15°/小时   
平均1°/天,近日点大于远日点
线速度
由赤道分别向两侧的高纬递减
平均为30KM/秒。近日点到远日点越来越小

[激发引导]请各小组提出本小组在自学填表时遇到的疑难问题 ,希望其他小组帮助他们解决。
(通过学生演示、观察等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
5、重点对周期的讲解
自转周期
[读图]教师结合课本挂图讲解恒星日与太阳日,引发学生分析
1)某一恒星、地面某点、地心第一次“三点共线”到下一次“三点共线”的时间间隔就是一个恒星日,太阳日同理,从而找出恒星日和太阳日
2)分析两者的差异: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地球自转了360度,所需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太阳日是昼夜交替的周期,所以是24小时,地球自转了365度59分
公转周期
1、[演示]通过自制教具演示地球公转
2、[读图]教师结合课本挂图讲解回归年与恒星年的差异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个回归年,时间为365日5时48分46秒。但地球真正的公转周期是一个恒星年,时间是365日6时9分10秒。
(边讲边填上表,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习)
6、对速度的比较讲解
自转速度
[读图]结合课本配套挂图,指出哪个是角速度,哪个是线速度,它们随纬度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师:与诗词“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扑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在哪个纬度?
生:赤道上
公转速度
[读图]结合课本配套挂图,分析地球轨道特点,太阳位置,地球的近、远日点,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然后填表
[教师活动]动画演示:地球公转
[学生活动]利用自制教具演示地球公转轨道
[学生观察思考]公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变化
7、疑点解答
[师生互动] 教师设疑引发学生思考
问题一:如何理解地球自转时南北极点的线速度、角速度都为0?
解答:这说明地球在自转时,它的南北两极作为一点,相对位置没有发生移动,与地球上其他点相比,保持相对静止。因此说地球自转时,南北两极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为0。
问题二:为什么在北极上空看地球,它的自转方向为逆时针,而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它的自转方向就成了顺时针?
解答:请一个小组的同学到讲台上,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转动地球仪,让其他同学从北极上空和南极上空分别观察,就可以明白,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它的自转方向是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它的自转方向是顺时针。说明由于观察位置不同,所以旋转方向不同。
[动手演示] 请三个小组的同学到讲台上按要求完成下列演示,请其余同学细心观察,比较哪个组演示的好。
投影演示要求:利用地球仪,指示南北极、赤道、回归线、极圈并读出其度数;指出地轴;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由侧视到南北极视;利用地球仪和讲桌,演示地球的公转。
说明:教师在观察学生演示时,要注意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在学生演示后,教师一定要纠正学生所犯的错误。一般而言,学生容易犯的错误是演示地球公转时,地轴的倾斜方向常发生变化,即地轴不能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这一点一定要纠正,这也是以后理解黄赤交角及太阳直射点的周期性变化的铺垫知识。强调这一点到关重要。
师生共同评比,归纳。
[课件播放] 刚才我们自己动手演示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如果同学们对此还不够清楚,请大家观看《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播放课件)
 8、[设问过渡]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否同时进行的呢?既然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同时进行的,那么,这两种基本运动形式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下面 我们共同学习本节新内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板书:略)
[课件播放]请同学们观看动画《黄赤交角的形成》,注意赤道和黄道相对位置的变化。
(板书:黄赤交角)
[问题导学]请同学们读图1.22,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若以赤道为参照,黄道的相对位置有什么变化?
2)黄道和赤道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3)黄赤交角与地轴和黄道平面的交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4)黄道是否能看作太阳光线在地球表面直射点的轨迹?
5)太阳光线一年中有几次直射在赤道上?
6)若黄赤交角比现在小,那么,地轴与黄道面之间的交角比现在是大还是小?若黄赤交角比现在变大呢?
7)在地球表面,何处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多?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通过读书、思考、讨论,解决以上问题。教师应积极参与学生讨论,给学生以启发与指导,精心营造和谐民主的新型课堂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动静结合,联系生活探究(学生动脑、动手,为后面学习做好铺垫)
1、联系生活实际说明地球自转引发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现象(板书)
[动画展示]昼半球和夜半球图
[学生讨论]找出昼半球和夜半球,说明地球上的昼半球和夜半球是如何产生的
[教师总结]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
[教师活动]用自制教具演示地球自转引起的昼夜更替现象(地球仪、手电)
[学生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总结昼夜更替形成的原因
2)不同经度有不同的地方时(板书)
[教师引题]结合前面导入,设问不同地方时间不同的原因
[学生讨论]总结地球自转引发观看奥运圣火时白天、夜晚各有不同的原因
3)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偏移(板书)
 教师只做简单说明,不多做探讨
2、说明地球公转引发的现实地理意义
 [动画展示]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课件)
1)昼夜长短的变化(板书)
 教师边演示边说明,粗略予以说明。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教师结合动画边演示边说明,正午太阳高度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3)四季更替
结合昼夜更替及正午太阳高度的不同,说明太阳公转引发一年四季的变化规律
四、检查自学(师生互动、小组行动,让学生“主动”)
下面请各小组派出骨干组员,回答上述问题。(在回答问题时,教师要耐心启发引导,同时要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一是评价答案的正确程度,二是要评价学生语言是否简练,是否运用了比较贴切的地理术语等。评价时,始终体现对学生的鼓励,注意教学的发展性原则)
学生答完后,教师要归纳总结。
[图示教学](出示彩图《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板书: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
由于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和黄赤交角的大小,在一定时期内可以看作是不变的。因此,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就有了一定的规律: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时,太阳直射赤道,并有向北运动的趋势;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刻太阳直射点到达了最北界,并有向南运动的趋势;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时,太阳直射赤道,并有向南运动的趋势;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刻太阳直射点到达了最南界,并有向北运动的趋势;
次年春分日,太阳直射又回到了赤道。
这样,太阳直射点的运动完成了一个周期,由于这种运动是一种往返运动。因此,被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其周期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叫做一回归年。
在太阳直射点上,地表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量最多。由于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使太阳辐射能在地球表面的分配,具有回归年的变化。
[设问巩固]请同学们读图1.22,思考回答下列问题:夏至日时,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冬至日时,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但为什么夏至日时我们感到气温比冬至日时还高呢?
请一位同学回答。
学生答:地表气温的高低,不是取决于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远日点附近还是近日点附近,而是取决于太阳是否直射该地区。夏至日时,虽然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但是此刻太阳直射北半球,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最多,因此我们感到气温很高。
请同学们在图1.22《二分二至时地球的位置图》上,用直线把夏至日时的地心、日心,冬至日时的地心、日心用直线连起来,观察冬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地球的位置。
五、做好事后布置,让学生课下活动
   1、教师结合学生实际,布置课后活动
   2、结合下表,以小组为单位,每组自己评分,做出总结
 

阶段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动手实践
 
总结归纳
布置任务:
用地球仪等工具演示地球自转运动,并举例说明与之相关的地理现象。
我来演示:
小组商讨后由代表演示并进行解说。
 
逆向思维
想一想:
地球自转方向如果是自东向西,我们看到的自然现象会有哪些改变?
我爱动脑:
小组讨论后进行交流。
学生质疑
解答学生的问题
质疑
 
 
大屏幕呈现课本9~10页的阅读材料“是天转还是地转?”
标题的答案已不言而喻,但是听完这篇材料后,你有什么感想?
总结与展望:
人类在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中,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有时还要与错误势力作斗争,甚至是付出生命的代价,这时,坚持真理,不怕牺牲的无畏精神十分可贵。然而太阳仍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阳系也只不过浩瀚宇宙银河系的一小分子。下节课,我们学习地球的公转并寻找第二组问题的答案,课下,同学们可对其多做些了解。
学生代表有感情地朗读材料 。
 
 
 
 
畅所欲言

附:各环节小组活动记录表  

 
我来解答1
我来解答2
我来解答3
我来演示
我爱动脑
我的感想
总分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相关阅读推荐:

人教版高一中化学必修1说课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用途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说课稿 铁的重要化合物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5 Unit 4 Making The News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 乙醇参赛优质说课设计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1说课稿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说课稿 函数的概念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说课稿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说课稿 鸦片战争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说课稿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说课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说课稿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说课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说课 罗斯福新政说课稿

人教版高一政治说课稿 多变的价格说课

[]
分享到: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说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