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动物说课稿
各位同学,你们好。今天我上的是人音版第三册第六课《可爱的动物》中的第一课时。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本次说课。
一、首先说说教材分析:
《可爱的动物》第一课时包括了学习表演唱《小袋鼠》和聆听《袋鼠》这两部分内容。其中聆听曲《袋鼠》是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中的第六曲。由法国作曲家圣桑创作于1886年,全曲由十三首带有标题的小曲及终曲组成,《袋鼠》是这组乐曲中一首轻盈短小的乐曲。作曲家为两架钢琴
卸车交替演奏的一停一顿的节奏音型,以及小二度音程构成的倚音,使得乐曲颇具顽皮的色彩。歌曲《小袋鼠》是一首具有诙谐情趣的儿歌。五声徵调式。歌词简洁、生动,抓住了“大袋子”这一特征,勾勒出袋鼠特有的形象。其中的两次插入带八分休止符的四度向上跳进,仿佛是袋鼠欢快的跳跃,使漫画式的袋鼠形象栩栩如生地出现在我们面前。
二:说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我是这样来设置的:
1知识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掌握袋鼠有关知识,描述音乐中袋鼠给你的感受,唱准歌曲中出现的八分休止符,突出袋鼠可爱的形象。
2、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聆听音乐并用语言简单描述自己感受的能力。让学生运用轻快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通过编创动作等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鉴赏音乐美的能力;感受音乐所表现的生动鲜明的形象。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突出本课主题,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动物的意识。
三、说一说教学重难点:
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我设置为聆听并用语言描述其中的感受,运用轻快而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为歌曲编创动作来表现袋鼠可爱的形象。
四、说教法学法
为了全面准确的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时我针对儿童好新、好奇、思维活跃,集中注意持久性较差,但容易对有趣、富有童趣的事物产生兴趣等特点,遵循直观性、启发性原则和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点采用引导法、情境教学法等方法设计本课过程的。
五、说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上课伊始,我便用亲切的话语和同学们问好,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以朋友式的身份进入课堂情境。
(二)导入新课 ,走进音乐小屋
这个环节我主要是让创设音乐小屋,让学生根据聆听猜猜音乐所塑造的不同音乐形象。开始我就设了一个悬念给学生:今天老师想考考大家,听音乐,猜猜它是谁?学生顿时产生好奇心(播放《大象》《野风飞舞》《公鸡母鸡》旋律)然后我又对学生们提出要求:请你们静静地听,注意观察老师的动作,如果谁猜出来了千万不要说,等老师的表演结束时,我们来抢答。老师这样说的目的是让学生注意倾听和观察,由于音乐的不确定性学生可能会回答出各种动物的名称,但我不会去否定他们的答案,而则是用谜语的方式告诉他们原来这几位朋友是象、蜜蜂、鸡。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可以训练学生音乐的耳朵,而且可以更好的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为完成歌曲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
(三)歌曲教学
在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歌曲反复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自主对歌曲的表现形式及情感内涵的把握,并在听、唱、演的过程中感受不同的角色形象。我主要分两大块来完成:一是学唱歌曲,二是歌曲处理。一开始我并没有让学生马上聆听歌曲,而是通过讨论袋鼠的相关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袋鼠的形象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创设一定的情景,扩大学生对歌曲的理解。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直观的画面,运用听唱法这种歌曲教唱的方法来完成歌曲学唱的。在歌曲处理这个环节我主要是引导学生唱准顿音、运用不同的情绪的来演唱歌曲,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歌曲,使学生获得审美愉悦的体验。在接下去的音乐游戏环节中,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旨在发挥学生的创编和表演的能力,张扬学生的个性,增强他们音乐表演的自信心,在他们在唱、听、看、演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更重要的通过以上几个环节的教学让他们感受到袋鼠的可爱,产生保护它们的美好情感。
(4)合作创编歌词
新课标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创编歌词这一环节中我充分渗透了这一教学理念。通过生生合作和自主探究的方式来进行歌曲创编。这一学习方式不仅为学生创设了民主、宽松、自由的氛围,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了自信心。通过合作创编歌词,学生的合作意识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得
到了发展。
(五)聆听曲教学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听老师的介绍与多媒体的直观手段,使学生感受描绘同一音乐形象的不同音乐形式,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丰富表现力与多元性。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最后整节课在聆听《袋鼠》歌曲声中愉快的结束。
以上就是这节课的主要设计思路与流程,希望我所做的能为各位即将跨入教师行业的各位有一点点帮助。谢谢大家!
相关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