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吧首页 阅览说课吧说课稿历史说课稿高中历史说课稿> 正文

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微课设计

本站微信

 微课作品名称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原因
微课作品介绍 本作品是针对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2课《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中的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原因。
教学需求分析 适用对象分析 本微课适用于必修一第12课《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高一学生的学习。

学习内容分析 从军事体制的落后和政治体制的落后分析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教学目标分析 学生借助史料对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进行剖析与多元认识,帮助学生学习与理解历史,挖掘历史的经验与教训,汲取历史智慧。

教学过程设计 视频导入,引出本节微课要解决的问题: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视角一:军事体制的落后。
材料一 (略)
近代海军建设和作战强调统一指挥,但是清廷各支海军却自立门户,没有统一的海军指挥机构。而日本则海军省统领联合舰队,力量集中。正是由于指挥统一,使中国海军缺乏明确、周密的计划与战略,缺乏争夺制海权意识。事实上采用的是消极防御战略,日本则在开战前就海军胜利、僵持和失败三种情况,制定陆海军作战战略,明确争夺制海权,因此中国海军处处被动。由此得出结论一:机构多元必然带来指挥的混乱不清。
材料二 清朝政府国家系统中的“正规军”,是八旗兵和绿营。这么一支毫无战斗力的“军队”,因为属于赖以维系政权存在的“祖宗旧制”,人人有“公务员身份”,改革之刀无法触及,每年清政府并不宽裕的财政要为这支吃闲饭的队伍支付约2000万两银的粮饷开支,相当于北洋海军建军购舰的全部费用。在整个甲午战争中,清军在前线使用的兵力最多不过十二三万人,且没有预备役补充 。 ——萨苏《甲午战争的“体制问题”》
清朝士兵受雇而来,缺乏荣誉感、爱国精神和民族观念,战斗意志薄弱。总数114万的清军士兵,其中70万是拿了军饷却不打仗的八旗和绿营。正规军不会打仗,而日本具有近代化军事动员体制,交战后迅速动员,增兵至约15万人。投入中国战场的,初期约12万人,后不断补充,共计约17万人。结论二:正规军无战斗力,无法上战场。
材料三 军事学堂多是船舰修造、驾驶等技术院校。即便是指挥类学堂也以培养初级军官为主,没有顾及高级将领的培训,更没有形成从初级到高级多层次的军事教育体系。 ——肖琳《甲午战争暑期中日军事制度改革对比》
以“洋务运动”为代表的军事变革,仅仅局限在技术层面,而没有深入到军事制度变革。在军事思想、军事编制、教育训练等方面都没有摆脱传统体制的束缚。清朝当权者从鸦片战争以来,一直停留在西方列强“船坚炮利”的认识上,翻译的海军书籍以介绍海军历史和技术为主,海军学堂主要教习技术,战略战术思想比较陈旧,根本没有想过要争得制海权。没有制海权的消极防守,在近代战争中是难以成功的。上了战场的那些军人,特别是指挥官,由于受落后军事思想的影响,缺乏近代海战需要的能力,在战争中往往是徒有雄心而已。而日本高级军官有一半进过本国军事学校,或到西欧学过军事。结论三:军事战略思想的落后。
材料四 19世纪末,当全世界文明国都在广泛运用蒸汽机带来的福利时,东方大国却堂堂登场了在铁轨上奔驰的“铁路马车”,用马匹做动力取代蒸汽机车牵引的闹剧。 ——宗泽亚《清日战争》
铁路马车大大降低了部队的推进速度和机动性,清军在后勤保障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在战斗中丢弃了大量的军粮,造成部队士气低下,战斗力丧失。结论四:军事后勤体制的落后。
视角二 政治体制的落后
材料 中国失败的首要原因在政治制度方面。中国实行的是皇帝制度,民众的权利没有被认可,更没有参与国政的的途径。与此对应的是,不论正确与否,当时的日本民众认为,这是属于自己的战争,因而举国支持战争。
——萨苏《甲午,打在了中国自强运动腰眼上》
皇权专制体制,对应于日本的现代国家体制之时,无论是在统治效率、资源整合上,还是在战略、战术的运用上,都相形见绌。
综上所述,大规模战争是两国军事力量的较量,更是两国政治、社会制度的较量。

学习指导 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史料法、比较法。同初中阶段相比,高中学生的抽象能力和对某些历史理论的理解能力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也不能过高估计他们对历史理论问题的理解能力。因为大多学生在初中时都不重视历史课的教学,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有限,所以仍需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已有的知识,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

配套学习资料 人教版必修一,《高中历史必修一新课程自主学习与测评》

制作技术介绍 本微课使用Camtasia Studio软件制作

相关阅读推荐:

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微课设计

甲午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评课稿

[]
分享到: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说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