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说课稿
《碧螺春》是小语十二册教材中的课文。课文描绘了碧螺春名字的由来以及采摘、制作和品尝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色、香、味、形俱佳的碧螺春的喜爱和对勤劳、聪明的劳动人民的热爱。课文可分为四段。第一段(1——2)写碧螺春名字的由来。第二段(3——5)写采茶、制作的动人情景。第三段(6)写品茶的陶醉感受。第四段(7)写碧螺春深受大家喜爱。
我选取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主要让学生感受到碧螺春采摘、制作、品尝的情景,从而激发学生对碧螺春的喜爱之情。
在教学中我将采用读一读,找一找,悟一悟的方法来学习,我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如下:
一、复习导入。
通过昨天的学习,大家知道,课文除了饶有兴趣地介绍“碧螺春”名字的由来,还向我们描绘了哪几幅生动的画面呢?(板书:采茶 焙茶 品茶)
二、讲读课文二、三、四段。
过渡:今天就让我们尽情地欣赏这些美丽的画面,细细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 讲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1)先听老师朗读采茶这一段。(师朗读,媒体出示第四自然段。)
(2)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请大家轻声读一读,找一找。
(点击中心句,板书:美丽动人)
(3)我们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这是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呢?
①从“随着几声嘹亮的鸡叫,湖山的早晨醒来了”等语句中感受江南春光的无限美好,指导朗读。
②从“披着晨雾,踏着朝霞,采茶姑娘三五成群,结伴向茶园走去”等语句中体会采茶姑娘的勤劳灵巧和兴奋喜悦的心情,练读。
(4)小结:湖山的茶园风景美,采茶的姑娘神态美、动作美,这一切构成了一幅美丽动人的江南春光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板书:喜爱)
2、 讲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过渡:湖山的早晨有了采茶姑娘的辛勤劳动,显得那么美丽动人。入夜,茶农们又在干什么呢?
(1)请大家自由轻声读第五自然段,用曲线画出有关焙茶动作的语句。
(2)讲读这两句话。
①自由读一读,找出具体动词。
(媒体出示句子:焙茶手短衣紧袄……煞是好看。)(板书:揉 搓 捺 抓)
②指名学生上台演示。
③看了之后,有何感受吗?(焙茶手技艺高超,也很辛苦,作者观察很仔细,用词巧妙)
④齐读,边读边演。
(3)渐渐地,随着水分的蒸发,叶芽的颜色变深了,条索纤纤,蜷曲成螺。这时一边降温一边揉捻、搓团,待到茶叶捏拢放开就能自行松散之时,满屋子已弥漫着浓郁的芳香。引读:此时的茶叶——(媒体出示)干而不焦,脆而不碎,青而不腥,细而不断。无怪乎人们称它为“工艺茶”了!
为什么称它“工艺茶”?(这是工艺品,不仅外观美,而且是焙茶手辛勤劳动与高超技艺的结晶。)
(4)那让我们再来欣赏真正的焙茶手制茶的情景吧!(媒体出示)大家看,焙茶手正在炒茶,他们的动作那么利索,手在滚烫的大锅中不住地翻拌,揉搓捺抓整套动作融为一体。看了之后又想说些什么?(板书:敬佩)
3、讲读课文第六自然段。
过渡:如果说看制作“碧螺春”茶有一种敬佩新奇感觉的话,那么品尝碧螺春茶就更有一种陶醉的感受了。
(1)下面就请大家尽情地诵读第六自然段,(2)交流,赏析。(板书:色 香 味 形)(3)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陶醉一番。(板书:陶醉)
4、讲读课文第七自然段。
过渡:“碧螺春”茶确实醉人,作者仅仅是被茶的色香味形所陶醉吗?请联系全文看看还被什么陶醉了?正如一位外国诗人所言:“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媒体出示)现在你明白这句话了吗?
三、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主要向我们描绘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久负盛名)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
2、请写一句赞美碧螺春的诗。
板书:
采茶 美 丽 动 人 (喜爱)
17 碧螺春 焙茶 揉 搓 捺 抓 (敬佩)
(久负盛名) 品茶 色 香 味 形 (陶醉)
相关阅读推荐:
› 碧螺春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