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扇子—设计与制作》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生活中的扇子—设计与制作》,本节课取自人教版乡土教材,八年级上册。现在我从五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
本课设计为1课时。
这节课是利用简便易找、便于制作的材料,设计制作扇子,将造型技法与色彩技法运用到扇子的制作当中。学生可结合具体生活需要依据自己的审美取向设计制作扇子,并在活动中展示、体验、交流扇子,感受创作带来的乐趣。这样才能较好地体现新课标总目标中的观点。
2.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对扇子相关知识的了解,激发学生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勤劳的崇高感情,激发民族自豪感,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知识技能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寻找和收集各种扇子,了解扇子的由来和相关故事,认识扇子的特点及各种用途。
(2)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制作扇子。
(3)运用所学,尝试表现其他题材,发展有个性的表现能力。
3.教学重点
(1)发现材料、认识材料、运用材料;
(2)了解扇子的相关知识、扇子的由来和发展,扇子的分类和制作方法。
4.教学难点
设计出具有新意的扇子。
5.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示范作业等。
6.学具准备
各种废旧材料、颜料笔、胶水、剪刀等。
二、学情分析
我们学校是红安县一所县直初级中学,通过多年的教育,学生有较好专业基础,善于发现和探索,很多人具备创新意识;但不少学生又具有不确定性、自律能力不强。
所以我们进行了系统的创新力的培养:动手能力的培养;造型能力的培养;构成能力的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写实、意像、抽象);并举办了创新力培养的成果展示。
三、教法、学法的运用
我运用以下教学法:讲授法、演示法、合作法、探究法、现代媒体、提问法、实践法、复现法。
这种种教学方法意在体现 “三导教学”的模式:一导主体视觉形象,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二导形式美特点感受,促进学生对形式美感、趣味中心的感受与理解。三导小组判断与评价,促进学生判断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
四、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我主要围绕“谈论扇子----了解相关知识-----设计制作扇子”展开,用时一课时。为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导地位,我依次设计了六个环节:猜谜引入;学生讲故事;图片欣赏对扇子分类;结对练习;小组活动;互评互议、成果展示。
在课前我和同学们作了如下准备:(1)多媒体课件、图表;(2)扇子相关文字资料及图片资料;(3)学生准备制作扇子的各种废旧材料、胶水、剪刀等。
课程开始了:
(一)猜谜引入、学生讲故事。
我这样设计的意图是:利用猜谜语和讲故事,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强调学科综合,强调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综合,以求丰富美术教学,拓展美术学科视野,让学生从多方位、多视角接受美术教育。美术教学中,采用相关学科的综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美术作品内涵及创作手法。在本环节中,教师的猜谜引入及学生的 “扇子的故事”迅速活跃了课堂气氛,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二)、图片欣赏并对扇子分类
1、师引导欣赏图片,并讲解扇子相关知识。
2、学生对扇子进行分类。
本环节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我想达到以下效果:
教师将大量的形态各异的扇子图片在多媒体屏幕上展示出来,供学生欣赏,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根据图片进行比较和辨别,这样让学生在审美的过程逐步产生理性的认识,从而自觉地对扇子进行分类。教师仅需做一点引导或者补充就可以了。这样做既可以节省时间,也可以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感悟、探索、分析、思考,大大的提高了美术课堂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在教学“按照材料来划分”时,引导学生欣赏和辨别,师问:“你能看出这些扇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吗?”同学们发现扇子的制作材料是多种多样的!设计意图:开阔视野、了解有关扇子的更多信息、拓宽创作思路。
(三)结对练习;小组活动
扇子的设计与制作
1、学生结对练习,指明学生谈自己的设计。
在此环节中老师要提示大家在制作扇子时注意以下问题。
A、材料要轻便耐用,最好能废物利用。(进行环保教育)
B、形态要美观大方。
C、要进行装饰与美化。
2、合作制作。
教师强调学生可以单独制作,但由于受到材料和时间限制,尽量共同制作,人人都要积极参与,搞好分工协作。
这个环节要达到的目的是:首先,让同学们设计出富有个性的扇子,并熟练运用手工课上的剪、折、弯、叠、挖、扣、贴、粘等一些基本技法制作出扇子,以此提高学生的创造技能、展现学生的创新风采。学生能做还要能说。所以在本节课当中,我就没有花费过多的时间来逐步讲解扇子的制作,只是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学生习作,帮助学生分析不同类型扇子制作的步骤。千万不要低估了学生的模仿能力和创新意识。一件学生作品摆在眼前,基本上大家就能说出是怎么制作出来的。至于说到制作的步骤,所谓“殊途同归”,只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顺利完成构想,表现出创作的本意就可以了。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创作设想,实际是一个强化设计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学生甄别选材的可行性,给予适当的指导。
其次,“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我们要力求让学生意识到手边常用的东西都可以变成美术创造的原材料。扇子所用的材料,可以有多种选择,我们可以根据手头易于收集的废旧材料,例如:包装盒、塑料泡沫、装修剩下的木质边角废料、一次性筷子、橡皮泥、笔记本封面等等进行创作。废物利用,既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保护环境,合乎目前国际提倡的低碳生活的健康主题。这样,强化了学生环保意识。
其三,设计学生分工合作,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会分工合作、共同探究,既发挥了学生个人的能力又能体现集体的力量。同时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注入积极情感建构课程设计,以个人创造与集体合作的形式参与活动,学会合作,共同体验探究,使学生体会发现的愉悦与成就感,认识到自身价值的存在,实现了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学会用美来装点生活的理想。
(四)、互评互议、成果展示
1、展示部分学生作业,学生自评、互评,教师予以表扬与鼓励。
2、教师小节,鼓励学生课后每人制作一把扇子作为礼物送给好朋友或父母。(教师提醒学生将地上的废纸捡起来送到垃圾箱。)
作业完毕,同学们对扇子进行自评和互评。师问:“你认为你们组最优秀的扇子是什么?为什么?”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表述出自己的观点,造成活泼的讨论气氛。教师要对学生的各种观点采取宽容的态度,加以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和成功。
而要求学生将制作过程中产生的垃圾丢到垃圾箱,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养成的教育。每次手工课后都不应该忽略这个环节。看似很细小的一个环节,实际蕴藏着很深的含义,教会学生“爱护环境,人人有责,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卫生习惯。
五、教学思考
本堂课教师运用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把让学生了解扇子的相关知识与手工制作有机的、巧妙的、适度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提高美术审美能力;让学生在亲身参与扇子手工制作中鉴别美术作品“扇子”的美学品质,遵循美术学科特点,精讲多练,在学习制作中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掌握扇子制作的规律,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相关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