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吧首页 阅览说课吧说课稿历史说课稿八年级历史说课稿> 正文

华师版中国历史下册说课 清末民初的社会与经济说课稿

本站微信

华师版八年级历史下册说课 欧风美雨下清末民初的社会生活说课
一、本课基本概念界定与说明:
(概念界定)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华师版中国历史下册的第9课《清末民初的社会与经济》,这一课包含两个内容,一是移风易俗,二是黄金时代,主要说明清末民初中国在社会与经济层面发生的变化。因为考虑到,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在一节课的时间中了解并理解社会和经济两个方面的内容,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对教材这两个部分的内容进行了整合,把清末民初的“社会生活”作为教学中心,而经济部分的相关知识就放在社会生活的成因中去落实。相对应的,将原来的课题调整为《欧风美雨下清末民初的社会生活》。这样,不仅突出了经济与社会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而且压缩了教学内容,确保了教学的有效性。
清末民初大致是指20世纪前20年的时间,也就是辛亥革命的前后十年;社会生活,就是指中国大地上,包括城市和农村的衣食住行、风俗礼仪、道德伦理、文化教育等等;而欧风美雨则是这一时期社会生活变迁的一个大的背景。
(本课立意)马克思曾经说过,鸦片战争及其结果给中国人造成了“任何诗人都难以想象”的剧变,这无疑是符合历史事实的。西方列强用炮舰打开中国的大门,用暴力获取私利,强行推行其先进的工业文明;而中国人则用腐朽的王朝体制和落后的农业文明维护着自己的独立和正义,在这一过程当中,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逐步认识了世界潮流,并力图改变自己,救国图强,中国从而进入了近代化的历程。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变化正是这个过程与本质的反映,所谓惊咋中有醒悟,醒悟中有吸收,吸收中有新生,新生中有融合……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变化既是近代中国千年变局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又反过来深刻地影响着这个千年变局。
当然,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新变化主要的还只是出现于沿海城市而极少出现于内地农村,即使是城市,也是变与不变并存,新与旧杂糅,可以说是一种黄土地沉沦下的蓝色文明,是一种老城厢涅槃中的西洋风气。如果只说“黄土地沉沦”,或者只说“蓝色文明”都有失偏颇。尽管初中学生知识和经验都有所不足,但不能因此让他们形成片面的简单化的知识,应当用最形象的、直观的( “大色块”)方式让他们知道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复杂性。所以,在教学当中,我将开发和补充一些初中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的课外史料,使他们通过本课的学习,对清末民初的社会生活有比较生动的、全面的感性认识,以及符合学生特征的初步思考和思想方法的体验。从隐性课程的意义上看,本课可以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了解,促进学生对中国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点的深入理解。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二、教学过程与逻辑及其说明:
首先是一个导入,时间在两分钟左右。
在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基督文化入侵古老而腐朽的中国的过程中,中国发生了千年变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懂得了“师夷长技”、“变法维新”,知道了什么是“宪政”,什么是“共和”,……。那么,到了20世纪初期,当中国已经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候,在社会生活上,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呢?
抛出这个设问之后,出示一幅有强烈对比和冲击力的老照片。引导学生注意穿着传统婚服的新娘的头饰,穿着传统长袍马褂的新郎手中拿的礼帽,使学生形成比较强烈的认知冲突,实现导入,同时也为接下来从整体上观察社会生活作一定的铺垫。
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进一步追问:“清末民初的社会生活究竟是怎样的?”从而进入教学的第一个主要环节,事实观察:怎样的社会生活?时间在20-25分钟左右。
在这一环节,先出示几组材料,包括老照片、图片,小故事等。
1、列举表现:
第一组材料,主要呈现衣食住行的变化。
第二组材料,主要呈现社会习尚的变化。
教师结合这两组材料,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对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变化进行讲述。而后,请学生继续观察第三组材料。
第三组材料,主要呈现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在阅读完这三组材料之后,请学生谈谈看后的感受与认识,引导学生归纳清末民初社会生活变化的特征。
2、归纳特征:黄土地沉沦下的蓝色文明,老城厢涅槃中的西洋风气
在分析了社会生活的变化以及变化的特征之后,进一步追问:“清末民初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社会生活?”从而进入教学的第二个主要环节,成因探讨:什么形成了这样的社会生活?时间在15-10分钟左右。
在这一环节,首先明确告诉学生清末民初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个变化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千年变局的一种反映。而后,将这个问题分解成两个问题:第一,鸦片战争以来究竟有哪些历史事件会促使清末民初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变化?第二,为什么会是这样一种特征的变化?教师根据学生的问答,从政治、经济、文化等三个角度加以总结。
应该说,这个问题对初中生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史学求的是来龙去脉的“通感”,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所以,应当让学生在整个中国社会的变迁中去观察和理解社会生活。对初中生而言,在这个问题上虽然不需要达到非常清晰的理性认识,但努力让他们有这个印象和意识是有可能做到的。
在成因探讨结束之后,抽取和集中前面已经出现的典型的材料并利用板书,进行一个小结,时间在三分钟左右。小结中,回顾“事实”,强化“成因”,点出本质,也就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沦落中孕育着新生的畸形的社会生活。
以上是本节课主要的教学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以及比较积极活跃的心理特征,设定了主要的教学目标以及相应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三、教学目标与方法及其说明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重点在于:(知识与技能)知道并理解“清末民初的社会生活是怎样的?”
——(过程与方法)为解决这一重点,通过典型的、外显的、有冲击力的照片、图片、小故事等,从衣食住行、风俗礼仪等方面突出清末民初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强烈的落后与先进、腐朽与新生的对立、融合和剧变,促使学生归纳出特点;初步学习从社会生活的现象中归纳基本特点的思想方法
教学目标的难点在于:(知识与技能)思考并探索“清末民初为什么形成了这样的社会生活?”
——(过程与方法)为解决这一难点,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生活中默会的知识,积极联系已经学过的鸦片战争以来的知识与技能,学习在中国社会的整体变化中观察和思考社会生活的嬗变及其本质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这一过程中,初步体验比较复杂的“黑暗中有光明、憎恨中有理解”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用辩证矛盾思维反映辩证矛盾史实的魅力。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基于客观、辩证思维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初中时,就应当有意识地帮学生孕育辩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努力克服简单化、粗线条而使学生形成“一边倒”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为达成教学目标,采取的主要的教学方法是归纳法。
2、教学方法:
“事实观察”环节,以教师展示史料、讲解和暗示为主,试探引导学生归纳基本特点;
“成因探究”环节,以教师提问、提示和补充资料为主,争取学生自己得出成因联系。
3、教学策略:
教学中密切关注学生的有效变化。
——如果情况不理想,应当引导并确保第一环节教学目标的实现,并调整第二环节的教学方法,改为以教师讲授或与学生对话为主;
——如果情况很好,可以提出一个延伸性思考的问题:社会生活的变化是否会反过来影响社会的其它方面?以此培养“社会变化有因果互换”的潜意识。(具体操作上可以在课堂上解决,也可以作为课后思考)
以上是一种常态的基础型课的设计。由于本课的课题比较贴近学生,资料也比较丰富,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还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征求他们的意见,以此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这样,就把第一个环节交给了学生,请他们通过课外阅读、采访等方式收集、整理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各种资料,开展探究讨论,归纳特点,课堂的重点则放在第二环节。
 

相关阅读推荐:

华师版中国历史下册说课 清末民初的社会与经济说课稿

[]
分享到: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说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