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秋千》是一首具有浓郁的仡佬族风格的童谣,曲调活泼、跳跃,节奏明快,它生动地反映了仡佬族小朋友欢快、活泼、团结的生活情景。很符合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学生一听歌曲的旋律就非常喜欢。
高老师用《爱我中华》一歌进行律动导入,提起了学生的兴趣,紧接着将学生带入仡佬族这个神秘的少数民族,再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欲望。歌曲中一开始的一句节奏比较难,用“打招呼”的方式让学生在学唱之前练习节奏,使得教唱歌曲时,学生不会觉得陌生,并且能很快掌握。难点突破,反复突破是我值得学习的地方。第二乐句的音程跳进比较多也比较大,很难一下子就把握好音准,因此高老师在该处让学生联系形象的荡秋千动作来辅助教学。但是,唱下来觉得学生的演唱时的表现力还不够,虽然在最后对歌曲的情感处理进行了分析,这样学生可能不能很快理解,应该将情感分析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歌曲的两个乐段的变化重复特点也注意到了,相同句子比较好学,但不同句有几处要注意:第四句是前两小节繁,后两小节简,前两个节繁在八度大跳和十六分节奏,后两小节简在只用八分节奏和二分节奏,尤其是第四乐句与第一乐句的第三四小节几乎相同的情况下又有一点小的不同,这是作者为了突出这一乐句前后两小节的繁简对比,故意写成了较朴素的55 32节奏型,在指导学生注意节奏的细微差别的同时,可作一些形象的说明。另外值得我学习的就是,高老师将表演带入课堂,让学生感受表现音乐的美。
收获颇多。
相关阅读推荐:
› 荡秋千评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