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吧首页 阅览说课吧说课稿音乐说课稿三年级音乐说课稿> 正文

乃哟乃评课稿

Tags: 乃哟乃
字号:T|T
本站微信

 《乃哟乃》是一首很简单的歌曲,简单到整首歌曲只由ΧΧ、Χ两种节奏和“1、3、5”三个音组成,共十三小节。欧老师用这么简单的教学教材,上出了一堂精彩纷呈的音乐课。教学活动围绕《乃哟乃》的歌曲“学唱”与“表现”展开,恰倒好处地拓展了与歌曲密切相关且音乐性强的内容。教学材料处理精当,教学中关注学生音乐基础知识的积累、音乐表现技能的提高和音乐综合素养的培养。真可谓“小题大做”,充分发挥教学材料的最大教学效益,是本堂课的精彩之所在。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如何用好教材,有效教学,实现音乐教学的三维目标,欧老师的教学尝试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充分挖掘简单教材所蕴涵的丰富的音乐教育元素展开教学,落实了学生音乐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设计的一大亮点。教学的开始欧老师采用了“与音符小朋友做游戏”的活动方式,先让学生唱唱“1、3、5”三个音符,接着指导学生运用歌曲中的典型节奏“ΧΧ Χ”和“1、3、5”三个音符即兴创作一小节旋律,与老师进行“创作旋律接龙”游戏。正是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学生认识并唱准了这三个音符,掌握了歌曲中典型的节奏“ΧΧ Χ”。歌曲的学唱虽然采用了相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难度较大的“视唱法”进行,但有了前面的教学铺垫,也水到渠成,学生并不感枯燥与为难,而将其作为了音符游戏的延伸,在兴致勃勃中学会了歌曲的演唱,在歌谱的视唱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歌曲的“表现”教师灵活地采用了多种方式,如,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力度、用声势的参与、多种演唱形式表现等等。一次次的情感体验与表现,一次次的音乐实践与展示,学生学会的不仅仅是一首歌曲,而且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培养了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短小的歌曲,常规的学习内容,巧妙的教学活动设计,实现的是音乐教学的三维目标。
将歌曲的学习融入其相关文化背景之中,巧妙设计了一些与音乐学习密切相关的、能让学生充分参与体验的音乐表现活动,丰富了学习内容,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拓展了学生艺术视野,是此课设计的又一点睛之笔。其一,情境性合唱的加入。老师根据歌曲内容,创设土家族过“舍巴节”前集会时同伴站在山头互相呼喊的情境,引导学生利用歌曲旋律中的三个音符“1、3、5”,进行三声部的合唱,并借助创设的情境,对学生的演唱提出适当的要求,以提高其合唱的技巧。如:“你们怎样唱才能呼唤到远处的伙伴呢?”(演唱声音的要求),“边呼喊(唱)边听听别人回答的声音啊。”(合唱技巧的提示)。情境性合唱的加入既能更好地表现歌曲意境,增强歌曲的艺术表现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合唱演唱技巧,让学生体验和感受了多声部合的魅力,收到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其二,摆手舞的参与。摆手舞是土家族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形式。让学生学习较为简单的摆手舞动作,参与到音乐表现之中来,既贴近于音乐教学主题,适时渗透了土家族的相关音乐文化,又符合低年级学生学习特点,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这也正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执教教师课堂驾驭能力强,很具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现场教学中,欧老师能随机应变地处理好一些临时“状况”,体现了教师的机智与灵活。如在情境性合唱加入时,学生没有按教师的预设方案进行,而加入了自己的创意,老师马上给予肯定,并按学生方案进行合唱,呵护了学生创新意识,为课堂增色不少。
日本的音乐教育家高萩保治先生在他的《音乐学科教学法概论》中谈到:歌唱教学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表面上教会学生唱唱歌,而应该使每一个学生产生各种不相同的、属于孩子们自己的、各种各样的“感动”、“动情”,这才是对“音乐教育”的正确理解。我想,欧蓉老师的课,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对音乐教育的理解,才会将简单的材料拓展得如此的充分,创设这么多的音乐情境让学生体验而感动,设计这么多的活动让学生动情而表现,也才会有“小题大做”后教学效益的丰收。

相关阅读推荐:

乃哟乃评课稿

[]
分享到: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说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