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评课
前几天听了一节青岛市公开课,课题《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课型:高三一轮复习课,任课教师:青年骨干教师。简单点评一下。
张某是我校优秀青年教师,虽任教时间仅短短四五年时间,但对知识和方法的处理比较熟练,课型讲授模式也比较成熟。兼青年教师独具的亲合力,课堂气氛民主、活跃,参与度高。
在本节课中, 张老师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上课特点:
1:课堂过程设置
课堂采用了“问题导学——知识梳理”、“问题探究——提炼方法”、“问题深化——完善提高”、“课堂小结”、“课后反思检测”几个环节链接而成。过程设置合理,有梯次性,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而且从过程的安排上,也体现了张老师课堂的严密。
2:课堂资源使用
从题目设置上,张老师在课前热身中提出了三个问题:定义辨析,轨迹辨别,命题辨析。并以轨迹判别以母题,在问题探究中进行变式处理(对模型进行调整,对问题进行延展),提炼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张老师确实是花了心思来组织材料的。
3:与学生的交流互动
课堂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现了合作学习。
另外,在本堂课的展示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在此提出。
1:课节重难点定位
本节课张老师将重点设为理解空间中线面垂直的定义、判定以及性质定理,会用定理证明常见几何体中的垂直问题,将难点定为线面垂直的判定、性质等定理的灵活应用,理解垂直关系的转化。
而我认为,立体几何对于现今的学生来讲是难啃的骨头。在上一级的奥班教学中,我就发现学生空间感匮乏,逻辑思维能力不高,学生的动脑积极性不高,这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立体几何的学习。所以,我们教师有一句口头语:一代不如一代。哈。当然,对于所有学生来讲,立体几何的难,其实并不是定理及性质应用环节的难,而在于思路开启的困难。即不是用错,而是想不出。所以,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应该是条件的读取、隐含信息的挖掘。难点为思路的开启。其中重点是知识的应用(直拳与组合拳),难点是知识方法与题型三位一体的统一,重点为难点服务。这样才能切中肯綮,真正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使之通过复习讲授有所提高,让会者更熟练、理解更深刻,同时使起初不会者能悟出方法与思路。
2:课堂讲题环节
该问题仍然来源于对于重难点的确定。张老师设定的重难点使之将课堂的组织定位于题目的解决方法的展示,而并不是解析。
注意:解决方法的展示,重点是步骤,是方法形成后的汇报。而解析,则是寻求从条件到结果的桥梁的过程。换言之,解析是桥梁专家干的活,展示是建筑工人干的活。而学生不缺建筑工人的手艺,缺的是专家的思路与智慧。
所以,课堂中不应是简单的方法展示,而更应该深入剖析思路,更多问一些为什么:为什么这样想,为什么这样做,追溯其切入角度与知识本源,让思路中知识的应用环节活起来起来,在此基础上构建网络,提炼方法。而且问为什么的主体可由教师本人扩展到班内其他同学。这样可以使问题暴露得更真切、更突出,问题解决的也更彻底。
所以,我的想法是多追究为什么这样想,而不是你是怎么做的,甚至追究这样简单的题目为什么做成这样子。
3:课堂组织要更有效,所有的形式都应为课堂教学效率服务。
本节课,张老师利用小组活动的形式开展教学,形式很好,但仍有形式的成份。例如:让某小组展示某一题的解答过程。请问:组内能有多少学生顺利而完整的解决一道题目。我们倒不如拿出某个环节,单独研究。也就是说对于简单题叙述思路(注意是思路而不是步骤),对于难题,化大步为小步,找准难点,分析突破口,循序而渐进,让学生逐步分解、消化、吸收。新课改提倡学生应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当退居幕后,甘心做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于是很多课堂上会出现一种现象:教师是退居幕后了,于是拼命让学生表演,尤其让好学生表演,通过他人之口说自己的想法。所以,学生仍旧不是学习的主体,而只不过由观众成为了木偶演员。只能说这种形式只是迎合新形式,而未关注实效。于是很多中下学生丧失了机会或学成了一团浆糊。于是我想,教师需要的不仅仅是姿态的下放,更应是观念的解放,学习内容难度的下放,学习主体范围的开放。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让绝大多数学生能有收获,哪怕让差生只听懂了一个环节。
4:课堂的节奏
本节课课堂节奏变化稍小,没有明显的起伏。这是一个失误。
作为方法的学习与训练,停下脚步让学生回顾总结、梳理脉络、沉淀提炼是很有必要的。学生也可以借此过程实现对自我的认识与对客观问题的认识,加深对题目的理解,加深对方法应用环节的认识。
利群广告说:人生就像一次旅行,在乎的不是目的地,而是路边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
5:习题的选择与应用
环节一中的课前热身问题2:其目的无非在于对于环节二中变式问题1与变式问题2的引领。可放在课前热身中稍显突兀。我感觉若是将其与变式总是中第(1)问相置换,会更遵从本节课之主旨。我认为可以以图中最多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作为切入点,分析线线垂直-线面垂直-线线垂直的脉络线,再变换其模型,研究变式问题1及变式问题2(3),再次凸显以上脉络,然后由学生提炼方法及思路。然后 将其再度转换模型将底面三角形的直角顶点进行改换,研究新的模型。可在此基础上再次深化脉络,体现三个垂直关系的转化。甚至,我们还可以将图形补形,回归到直棱柱的原始模型当中。其实张老师的环节三的模型即可在此基础上给出。最后,其实教师可以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拟题目研究几何图形中的垂直,让学生消除对于垂直关系的恐惧,而且也可以让学生更充分而深刻的理解模型及其相关位置关系,以不变而应万变,彻底远离题海战术。
立体几何中的模型应用:在教立体几何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立体几何中问题模型如此之多,如何让学生轻松掌握。几次讲授中,我发现其实有两个模型只要研究透彻了,立体几何中的所有方法与题目都可找到本源。一为底面为直角三角形的三棱锥,一为底面为长方形的四棱锥(当然这两个模型都源于最基本的长方体)。对于学生来讲,在课堂上变换模型会使得他们重新进入模型中,重新审视位置关系,课堂时间会浪费很多。所以我的建议是课堂上选择恰当的模型,让学生充分研究其位置关系,再看由这些二级结论能得到什么样的终极命题,让知识与方法流动起来,使学生的思路更顺畅,使学生的思考更积极而有效。而本节课中对于模型的特点性应用并未得以很好的凸显。或者说,并没有看出张老师对于模型应用的个人想法。题目是做不完的,而模型数量却屈指可数。
6:导学案的设计
说实话,我对于现行的导学案是没有什么好感的,不在于导学案本身,而在于教研领导。在他们的推行下,导学案已经丧失了导的功能,变成了纯粹的习题集,变成了老师抢占课下时间的武器与法宝。
就本节课而言,导学案与教案的差距仅仅在于缺少了设计意图。我认为:导学案不是本节课讲授内容的预告展示,而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本节课所用知识与方法的准备。
以本节为例,导的内容可为:垂直关系的判定与证明的命题,可以是一两个初始模型位置关系的初步研究。除此之外不要再夹有例题与习题了。也就是说,让导学案回归引导本身。这样课堂准备的目的才能得以彰显,学生的负担也不会因此而变得沉重。而从篇幅上来讲,8开的纸最多只需要1/4页。
想起2007级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英语导学案没有一点用处。学生都有如此之认识,可领导怎么决定的?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官僚主义害死人!!!!!
但现在似乎没有什么好办法。讲课的教师都在大张旗鼓的用,听课的老师小心的收藏,准备回校后照印一份给自己学生,教研领导也认为导学案是必需的,是必须的。唉。
可这是真的导学案 吗?赝品满天飞。
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为假处假为真。
简单写这些。
相关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