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的义务》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二课第一个框题《公民的义务》。
第一部分: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的设置是基于初中生面临的两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对履行义务的定义知之不多;二是缺少主人翁的责任感,总想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主要帮助学生认识履行义务的原因。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既要履行法定义务,又要履行道德义务等问题。从知识承接性和延续性来看又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我与他人的关系”之“权利与义务”3.1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3.2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确立本课目标为:
1、知识目标: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的关系;
2、能力目标:增强对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这一道理的理解能力,提高对履行道德义务重要定义的认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确履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重要定义,增强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责任意识,做负责任的公民。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明确道德义务的重要定义,增强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责任意识。
重点依据:(1)法定义务是做为公民的资格的底线,而自觉履行道德义务是每个公民的更高追求;这有利于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社会文明的进步。(2)在道德义务履行上,学生缺少主人翁的责任感,尤其在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小事上,过多的注重权利而看不到自己的义务。
2、难点: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难点依据:虽然学生对权利与义务有一个浅显的了解,但利用抽象的辩论来得出结论,对学生来说是一次转折的尝试。
第二部分:说教法:根据本课内容,结合初二学生的认知和思维规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案例分析法;
2、设疑讨论法;
3、情感激励法;
4、相近内容比较法;
例如:在本课难点的处理上,先通过案例分析,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主动去发现权利与义务的共同点与不同点。通过教师设置情景,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经过比较,从而总结出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在重点处理上,道德义务的履行上,主要采用情感激励法,激发学生情感,把知识内化为能力,外化为行动。
第三部分:说学法。
八年级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还需要提高,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结合本课实际,拟采用以下学习方法:1、案例分析;2、小组讨论;3、比较分析等方法。
第四部分: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于本课在知识体系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所以本课采用在总结上课内容的基础上,通过问题来启发导入,即:权利与义务有什么关系?做为公民我们都需要履行哪些义务?
二、启发诱导,解决问题。
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精神,发展学生学习能力,我首先通过幻灯展示一则案例分析,激发学生兴趣,然后提出问题:“小明一天都享受了哪些权利?履行了哪些义务?”,从而使学生比较轻松地找出小明一天中的权利和义务:如环境权,举报权,受教育权等,教师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说明受教育权、举报权等一些权利,既是我们公民的权利,也是我们的义务!然后教师以受教育权为例,让学生讨论:我们是否可以只享受受教育的权利,而不去履行做作业、按时上学、认真听讲等受教育的义务,从而解决本课的难点: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二者是一致的,没有权利也没有义务,既要增强权利观念,也要增强义务观念。
教师通过让学生对比分析小明的义务中哪些是他必须做的,哪些是可以做也可以不做的,从而得出什么是法定义务,什么是道德义务,教师总结法定义务是做人的底线,道德义务是文明的更高追求。利用幻灯展示:宪法的部分内容,让学生了解公民的基本义务,寻找生活中的道德义务。学生通过发现家庭、班级、学校、社会上的不道德现象,感受履行道德义务的重要意义。教师通过情感激励,使学生理解道德义务应从我开始,宏扬民族精神,从而突出本课重点。
相关阅读推荐:
› 公民的义务评课稿
› 公民的义务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