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历史转折》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主要围绕《关于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这一主题展开。众所周知,新 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小组合作学习是新目标教学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因其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 展的优点等,因此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的指导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研究,可以使历史课堂教学更加规范化,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由于八年级 的学生头脑灵活,语言感知能力强,思维活跃,但在学习上缺少自觉性,惰于思考,缺乏探究能力,我认为历史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 精神,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为此,我阅读了《吉林教育》中一些有关小组合作的论文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一书,在阅读的 过程中受到很多启发,尤其是如何针对学生的特点合理分组以达到激发每个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下面我将结合八年级下册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这一课为例,谈一点我对这一主题的理解和具体做法。
首先说教材地位,《伟大的历史转折》这一课主要围绕“转折”,在全书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上承“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下启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八年级下册的重中之重。
其次说教学目标,本科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有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其历史意义;了解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在全国的展开,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其中重点在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及伟大历史意义,而难点则为关 于真理标准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对于这部分知识的处理,由于比较抽象,在导学案的辅助下,需要学生做课前准备,查找“转折”和“拨乱反 正”词语意思,扎实而准确地掌握知识、搜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出台背景和过程、准备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辩论。同时组成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思想、政 治和组织方面的新闻报道和新闻述评小组,并按小组布置学生结合课本编演历史短剧。
最后说教学过程,
1、 请学生用简练的语言谈谈对“转折”的理解,由此导入新课《伟大的历史转折》。伴随歌曲教师用语言叙述“文革”带来的危害。“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是中国共产 党历史上“左”倾错误持续时间最长、危害最严重的十年,政治上党的组织和国家政权遭到极大削弱,大批干部惨遭迫害,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经济上国民经济 损失近5000亿元。教育教学无法正常进行;历史文化遗产遭到巨大破坏;思想上极端个人主义、宗派主义等严重泛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遭严重毁弃。
2、播放MTV《春天的故事》,教师提问:这样前后巨大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呢?转折之前是徘徊。粉碎“四人帮”后,人们强烈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然而,当时的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却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实质上还是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使全国的工作出现了徘徊的局面,这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这实质上是“左”倾错误继续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如何给予有利的回击呢,可谓是“绝处逢生”,大家听这样一个故事。故事由学生讲述。 教师总结:这是一篇现实性和针对性极强的理论文章,实际上批评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这篇文章的发表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场讨论受到华国锋等的压制,但由于邓小平等多数中央领导人的积极领导和支持,讨论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展开。这场讨论,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思想的束缚,首先在思想上和理论上让人们“耳目一新”。
3、 大家知道毛泽东是伟大的,他为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毛泽东思想是正确的,它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结晶。但是,毛泽东所做出的决策是否都正 确呢?当时的人们是怎样认识的呢?请同学们看粉碎“四人帮”后的一场大讨论。三组学生表演课本剧,并请学生思考下列问题:(1)这场辩论的目的及性质是什么?带来了什么样的结果?其历史意义何在?(2)为什么说这场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3)邓小平如何评价这场辩论?
4、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这场讨论的目的是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性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我们来看为什么是思想解放运动,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是如何体现“举重若轻”的施政风格的。 这 场讨论实际上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结果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彻底地解放了人们的思 想,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那么,历史性的伟大转折是怎样实现的呢,引导学生看下面的内容──十一届三中 全会的召开。
5、请学生看 录像《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教师提问:我们已经了解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你怎样理解这些内容,这些内容的历史作用是什么?下面大家组成三个新闻 报道和新闻述评小组,分别对全会的内容进行报道和评论。这部分内容再与遵义会议相关内容联系,使工作重点的转移与历史的转折更好的联系在一起,加深对问题 的认识和理解。
6、教师提升概括十 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国拨乱反正,是从这次会议开始的。在共和国发展的关键时刻, 成功地解决了“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问题,结束了过去,开拓出未来,成为共和国现代化起飞的划时代的起点。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全会揭开序幕 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在这次全会的前后开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所以 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从此,中国的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
7、推进。教师提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的范围内展开,你怎样看待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 学生展开讨论。教师总结,300万干部,47万党员,还有千万受株连者,这是一次对广大受迫害群体的大解放,是深得民心的重大举措。其中平反刘少奇案是在当时很敏感、震动极大的政治举措,这在实际上否定了“文化大革命”。也充分体现了我党有能力来“改正”自身的错误。
8、加强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教师提问:都颁布了哪些法律文件呢?《依法治国》这些法律的颁布和实施,反映了我国法制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依法办事、有 法必依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中国开始步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走进了新的时代,让我们共同体会《走进新时代》。(播放歌 曲)
9、小结。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在结束“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后,面临着是继续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搞“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还是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样一个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历史抉择。应时代的召唤而走到中国政治前台的邓小平,深入思考和总结了“文化大革命"的 教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对中国的国情及所处的时代和历史方位进行了科学分析,纠正了过去在社会主 要矛盾问题上的失误,并对国际上战争与和平的态势进行了符合客观实际的判断,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果断地放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 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迈进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也是党和国家工作重心从 阶级斗争转移到和平发展的标志。通过这次会议实现的伟大转折,为中国的和平发展提供了实践的前提和起点。平反冤假错案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为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人们可以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地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我国民族复兴大业从此走上了“快车道”。
各位领导,老师,以上是我结合《关于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这一主题,在《伟大的历史转折》这一课中的实践说课,请各位领导和老师指导。
相关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