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音乐综合课大地飞歌教案
大地飞歌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感受、体验苗族飞歌的代表曲调,能够对它产生兴趣。
2. 乐于了解苗族飞歌的风格特点,进而关注一些用飞歌素材创作的优秀歌曲。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聆听、演唱、听辨、划旋律线等一系列教学活动的参与,来认识飞歌,感受飞歌的独特韵味。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初步了解苗族飞歌的艺术特点(一种山歌、音调高昂,节奏自由、旋律悠扬起伏、长音可任意延长、滑音级进、徵调式、变化音3)。
2、学唱歌曲《歌唱美丽的家乡》,能用高昂悠扬的音色演唱,唱出飞歌的韵味。
教学重点:了解苗族飞歌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1. 学唱飞歌曲调,感受飞歌的韵味
2. 感受、体验歌曲《苗岭飞歌》、《苗岭的早晨》中的飞歌元素。
教学准备:《苗岭飞歌》《苗岭的早晨》歌谱每人各一张、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教师用“哎啰哎”等衬词演唱《歌唱美丽的家乡》曲调。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非常好听的旋律,想唱给你们听,请你们帮我听听,我唱的怎么样?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用衬词范唱曲调,让学生关注音乐,初步体会旋律特点。](出示歌谱,教师演唱)
师:我唱的怎么样啊?哪里好?
生:音很高,很亮。有的音很长。
师:同学们听得很仔细。刚才老师唱的这段旋律音调高昂,有的地方节奏还可以自由延长。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关键就是教师的范唱一定要到位,因为设计的问题都是靠学生从老师范唱中听出答案来的。教师的范唱并非炫技的表演,而是为学生学习服务。这次范唱至少起到了三个作用。1. 拉近师生距离,调节课堂气氛。2. 表情和手势的运用帮助学生欣赏音乐。3. 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二、新授
1. 引导学生发现曲调中的自由延长和句尾甩音的特点。
师:请大家跟我轻轻的哼唱一句试试看,感受一下,看这音乐能不能走进你的心里。
师:同学们唱了一句有什么感受?
生:气不够了,音很长,最后一个音还“飞”起来了。
师:同学们说的不错,自己唱了一下又有了新的感受。
2、 指导学生演唱第一句旋律
师:这个曲调里的延长音,特别长,可以根据演唱者抒发感情的需要,唱的更长呢!那气息不够怎么办?
(教师指导气息,再唱一次试试看)。
师:有进步,因为有了气息的准备。那刚刚同学们有没有“飞”起来?
还差一点是吧?跟着老师再试试。你觉得这好像是在干什么?
生:在给远处的人打招呼。
(做一次打招呼的发声练习:哎——甩音)
师:我们把这一句连起来唱一唱。
[设计意图:在上述环节中教师不断示范,不断让学生体会,听辨,模唱。每一个关键字体验,如甩音,拖音等,都用最恰当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聆听、模唱去解决。这是理解后的记忆,是比较深刻的。]
3、 教师哼唱旋律,师生共划旋律线
师: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画旋律线,全面感受整个曲调四个乐句的旋律走向。你肯定还会有新的发现。
(教师在黑板上划,学生空划,画好旋律线。)
师:刚才了听老师的演唱,现在又画了旋律线,同学们感到旋律走向有什么特点吗?上下起伏的幅度大不大?
生:幅度比较大。
师:旋律线的走向就像是连绵起伏的群山。人们仿佛生活在群山环抱之中,大声的自由的歌唱。
[设计意图:旋律线是现场在黑板上画,而不是制成动画或直接出示。这样可以让学生跟着画旋律线,深度体验旋律走向,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随时控制速度。]
4、 民歌类型的探讨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划了旋律线,也体验了一句旋律的演唱特点,那你认为这段旋律应该属于哪一种民歌类型呢?
生:山歌。
师:为什么是山歌?
生:因为曲调高昂,节奏自由,像站在山顶大声的唱歌。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棒。各地的山歌因为产生环境不同,都有自己好听的名字,比如陕北的信天游,青海的花儿。那么这种苗族山歌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飞歌。请大家记住它。(课件出示:飞歌——流传于贵州省东南部苗族的一种山歌。)
5. 教师介绍这首短歌的出处
师: 刚才老师给大家演唱的曲调是苗族民歌的典型代表——飞歌的曲调。这种飞歌曲调一般流传在苗族人聚居的苗岭山脉。(课件出示苗岭风光图片,背景音乐用飞歌曲 调。)这里山高崖陡、梯田层叠,大大小小的苗寨就隐现在座座大山的山脚、山腰或山顶的密林中,可以说苗族人就是住在山水间。苗族人民在用歌声抒发感情时, 往往要让它“飞”到山顶、山腰、山脚或山那边的朋友听。就是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孕育出了高亢嘹亮,极富感染力的苗族飞歌。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贵州苗族歌手阿泡、唐春芳演唱了用这种曲调填词的歌曲《毛主席来了》来到北京。我来唱两句请大家听听。
人们听到后,被它独具特色的优美旋律深深吸引,很快成了作曲家创作反映苗族人民生产生活的音乐作品的首选素材。
[设计意图:初步了解苗族飞歌与苗族人生活的联系。]
6. 猜歌词内容,揭示歌曲《歌唱美丽的家乡》
师:同学们,你觉得想这么优美独特的旋律,人们还会给他赋予什么样的歌词内容呢?
生:还可以歌唱美丽的家乡。
[设计意图:这堂课的前10分钟左右安排了一系列的教学内容,可谓“一张”;这里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来猜歌词内容,可谓“一驰”。这“一张一弛”的安排,可以让学生对这堂课的学习一直保持较高的学习积极性。]
三、聆听、学唱《歌唱美丽的家乡》,继续品味飞歌韵味
1. 聆听歌曲范唱,唱第一句歌词
教师指导演唱方法:想象自己站在高山上,高亢的音色,拖音,气息支撑
师:最后的甩音是一下子从低音跳到高音甩上去的,还是由低音开始慢慢的滑进到高音然后一甩。
生:慢慢的滑进到高音的。
师:是的,这里我们可以用一个专业的音乐术语来形容它,就是“滑音级进”。让我们再次演唱体会一下。
2. 体验第二句
师:第二句的曲调和第一句非常相似,结尾处作了一点小的改变。
(听辨)老师弹两条旋律,请你轻声视唱曲谱,辨别一下哪一句是对的更具飞歌韵味?
生:第二句
师:是哪个音让你体会到了浓郁的飞歌韵味? 变化音3
(学生练习演唱,体会第二句的飞歌韵味)
师:不稳定的变化音3. 可长可短的节奏,时高时低的音高——这些和苗族人自由洒脱的民族性格是分不开的。
(前两句一起演唱,体会段落感)
[设计意图:把听辨苗族飞歌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变化音3安排在第二句的学习中有两个原因。第一,通过第一句的聆听,体验,演唱,学生已经对飞歌的韵味有一些感悟,所以让学生听辨就比较容易。第二,把知识点分散安排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学生学得轻松,老师也教得轻松。]
3. 第三句是第二句的重复,唱一唱第三句。
4. 感受第四句
师:听听第四句有没有飞起来?
生:没有飞起来,但是她好像跳起来了
师:这一句节奏紧凑,显得活泼跳跃,我们来唱唱,唱出这种舞蹈的感觉
5. 浏览式地哼唱曲谱
师:出现了哪几个音,出现最多的是哪个音。
生:1356. 最多的是5
(教师介绍四声徵调式,只作了解。)
6. 跟琴完整演唱(教师再次指导学生演唱唱出飞歌韵味,并作评价)
7. 欣赏歌手阿幼朵苗语演唱片段
师:下面徐老师给大家欣赏一段苗族歌手阿幼朵演唱的飞歌片段。请同学们关注苗族人演唱歌曲时的表情和状态。 (播放歌曲)
[设计意图:1. 观看演唱视频为后面提出学生用积极地状态、高昂悠扬的音色来演唱歌曲的要求有了根据,比老师苍白的语言更具说服力。2. 用“阿幼朵”演唱视频并非“宋祖英”的是因为阿幼朵的演唱更接近飞歌自由、灵动的感觉。]
师生谈话总结:演唱者演唱时的状态非常积极,面带笑容,眉毛抬起,嘹亮的音色让声音传的很远。(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9. 播放伴奏,学生再次完整演唱,教师评价。
10. 小结
师:刚才我们学唱了一首典型的苗族飞歌曲调。请你来说说你从这首曲子中感受到了苗族飞歌哪些音乐特点。
(教师提示引导。学生说到一点,老师出示一张字条。)
三、拓展:感受、体验歌曲《苗岭飞歌》、《苗岭的早晨》中的飞歌元素
师:你以前有没有听到过类似这种风格的歌曲?
生:(略)
师:有很多作曲家用飞歌的音乐素材创作过很多成功的歌曲。再由歌唱家精彩演绎后,歌声飞遍神州大地,甚至飞向世界。下面老师给大家介绍两首歌曲。
1. 《苗岭飞歌》 《苗岭的早晨》
师:请同学们欣赏这两首歌曲,对照我们刚才一起总结的飞歌的艺术特征,找出这两首歌里用到的飞歌的音乐元素,用笔做好标记。
(出示曲谱,课件播放音乐)
2. 学生听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听完后请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带着任务来欣赏这两首有着浓郁飞歌特色的歌曲,目的是把课堂上学的飞歌知识做一个运用和检验。而且这两首歌是听完一首,学生自己做好标记、就紧接着听下一首,最后再请同学回答。这样课堂节奏比较紧凑,不会前紧后松。]
四、总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感受了苗族飞歌的音乐特点,并演唱了她。有一句话说得好:亲近她才能懂她,懂她才能喜欢她。老师希望通过今天的课,同学们能喜欢上苗族飞歌。
课件设计
第一张:歌谱、词条 第二张:歌谱、苗岭风光、背景音乐
第三张:歌谱、歌曲范唱和伴奏、 第四张:《苗岭飞歌》歌谱、音频
第五张:《苗岭的早晨》歌谱、音频 第六张:结束语
板书设计:
旋律线 飞歌的艺术特征
(略) (略)
相关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