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中职职高

使用无旋律伴奏的儿童歌曲弹唱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14-10-18 15:29: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
  •   公告:

    

课题:艺术实践——使用无旋律伴奏的儿童歌曲弹唱

教学内容:
分小组进行儿歌伴奏的设计和展示,大家在讨论交流过程中开阔思路获取新知识。
教材分析:
通过观摩别人的弹奏可以丰富自己的伴奏内容,是伴奏学习中的重要学习途径。尤其学生毕业之后的学习大多要依靠观摩或在互相交流中获得新的灵感和创新。本节课就通过观摩和相互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开阔思路发现创新,体验开放式的学习途径。
学生分析:
在伴奏配弹的学习中,学生们需要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听辨能力和对音型的感知能力,才能更加敏锐地从聆听、观摩中发现可取之处,从而更有效地丰富自己的伴奏内容。本节课通过小组间的互相观摩聆听和讨论,锻炼学生的观察、听辨和感知的能力,并希望学生能够养成多听多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聆听观摩其他小组的弹唱展示,学生们能够主动寻找并发现新的伴奏元素,并能够将这些元素运用到自己的伴奏中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间的互相观摩聆听和讨论,锻炼学生的观察、听辨和感知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开放式的学习环境,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让学生意识到多听多思考才是学好伴奏的根本之道。
教学重点:
1、分组设计并展示儿童歌曲的伴奏与弹唱。
2、学生讨论每个伴奏作品的可取之处并将技巧性内容进行练习。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怎样聆听和观察,怎样感知音型的结构。
教学策略:
1、教法:讲授法、示范法、启发法、指导法、总结评价法
2、学法:观察学习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回顾上周的作业:
运用无旋律音型为《铃儿响叮当》、《滴哩嘀哩》、《雪绒花》、《小燕子》伴奏。
三、课堂过程:
1、【学生展示小组成果】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展示。
2、【讨论评价】
学生们对小组展示进行讨论,重点说一说“她伴奏中的xxx是我没有想到的,给了我xx的启发。”
3、【小组自述编配思路】
在听了其他同学对自己伴奏的看法后,小组成员以自述的方式再次向大家阐述编配思路并重点介绍设计的亮点内容,
4、【教师小结】
老师将大家的讨论结果进行梳理和提升,将每首伴奏的亮点之处上升到理论的层次向学生们进行深层剖析。
5、【重点练习】
将每个伴奏作品中,属于技能技巧方面的亮点进行练习并齐奏。
(出示四首歌曲谱例)
四、总结
(一)儿歌情绪的综合处理:
通过变换无旋律音型区分不同段落情绪。
(二)音型的综合运用:
将两种音型融合起来综合运用时,低声部突出节奏功能,高声部突出旋律功能。
(三)有旋律与无旋律的综合运用:
开始时加入旋律可以为幼儿提供准确的音高,高潮时加入旋律起到加强气氛的效果。
五、作业 分析《小鸟找家》的教学重难点,并运用伴奏手段解决这些重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