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14-11-03 08:11: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
- 公告: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标准预测试卷(小学)(二)
(总分1 5 0分 时间1 2 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 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
A.弗洛伊德 B.威尔逊 C.格塞尔 D.皮亚杰
2.根据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 )。
A.具体思维与抽象思维并行发展阶段
B.由抽象思维向具体思维过渡阶段
C.由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
D.完全属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3.与新课程的开放性、生成性不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是( )。
A.教学过程的预定性
B.教学设计预留空间
C.善于利用“突发事件”
D.培养学生多向思维、求异思维的习惯
4.主张教师不再向学生传授系统知识,而是辅导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复式教育 B.分组教学 C.设计教学 D.道尔顿制
5.教学过程包括不同阶段,教师通过一定活动获得关于教学效果反馈信息以调整教学过程和要求的阶段是( )。
A.领会知识 B.巩固知识 C.运用知识 D.检查知识
6.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以便于记忆的方法叫作( )。
A.语义联想法 B.视觉想象法 C.关键词法 D.谐音联想法
7.对知识最好的复习方法是( )。
A.有意识记 B.多种感官参与 C.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 D.画线
8.下面四个成语或俗语中哪一句是典型的正迁移现象?( )
A.举一反三 B.聪明过人 C.思维敏捷 D.物以类聚
9.皮亚杰通过观察儿童的活动,用自编的( )同儿童交谈,考察儿童关于公正、责任、欺骗等道德发展的问题。
A.对偶故事法 B.临床法 C.两难故事法 D.行为疗法
1 0.口渴会促使个体做出觅水的活动,这是动机的( )。
A.导向功能 B.激活功能 C.调节与维持功能 D.强化功能
11.一名熟练的汽车驾驶员在开车过程中,一面观察道路的情况,一面操纵方向盘,这种现象属于注意的( )。
A.预定 B.转移 C.分配 D.集中
1 2.“这次考试失败是因为我的运气不好”,这是把失败归因于( )。
A.内部的可控因素 B.内部的不可控因素
C.外部的可控因素 D.外部的不可控因素
1 3.教师的意志品质表现出选择教育决策的( )。
A.自觉性 B.坚韧性 C.果断性 D.自制性
1 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的方法是( )。
A.参观法 B.演示法 C.情境教学法 D.欣赏教学法
1 5.“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和“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说的分别是( )。
A.个性的整体性和可塑性 B.个性的稳定性和可塑性
C.个性的稳定性和独特性 D.个性的社会性和独特性
1 6.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 )为核心来建立管理机制。
A.学校 B.教师 C.教育内容 D.学生
1 7.根据“教学过程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相互影响的过程”这一教学规律提出的教学原则是( )。
A.启发性原则 B.教育性原则 C.目标性原则 D.直观性原则
1 8.一个人的思维活动能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思维品质称为思维的( )。
A.广阔性 B.灵活性 C.逻辑性 D.深刻性
1 9.学生为了自己在班级中的成绩排名而努力学习,这样的学习动机主要属于( )。
A.内部动机 B.外部动机 C.认知性动机 D.交往性动机
2 0.小学德育工作常用的奖惩属于( )法。
A.榜样示范 B.品德评价 C.陶冶教育 D.说理教育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 0分,共3 0分)
2 1.简述教师运用谈话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2 2.简述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2 3.简述小学生想象力的特点。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 0分)
2 4.以下是《十几减九》的教学片段,阅读并回答问题。
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例题“1 2—9”的计算方法,然后展开师生对话,交流算法。
师:谁来介绍自己的方法,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想的?
生1:我是数出来的。
师:你是怎么数出来的呢?
生1:我心里想着9,然后从9往下数(用手指表示),一直数到1 2,数了3个数,所以1 2减9就等于3。
师:你能给你的方法起个名称吗?
生1:(想了想)那就叫“数手指”法吧。
生2:老师,我不用数手指,而是用小棒来摆。
师:你是怎么摆的,又怎么算呢?
生2:我先摆出1 2根小棒,然后拿走9根,剩下3根,1 2减9就等于3,这种方法叫“摆小棒”法。
师:好一个“摆小棒”法,你真行!”
生3:我不用数手指,也不用摆小棒就能算出来!
师:是吗?那就把你的高招说一说!
生3:(得意地)我把1 2分成1 0和2,先用1 0减9等于1,再用1和2加起来就等于3。
师:哇!你真聪明,能想出这么巧妙的方法,老师佩服你!那你给这种方法起名称了吗?
生3:我不知道该叫什么方法好。
师:还有谁的方法和生3的一样?你们一起来商量一下:给这种方法起个什么名称。
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说出了很多名称,有的叫“分开减”法,有的叫“先算1 0”法,有的说是“1 0减”法,还有的叫“先算减,再算加”法。
师:这些名称都有道理,老师把你们的这些说法综合起来,起一个又简单又合理的名称,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那就叫“破十法”吧!
生4:我还有一种方法比“破十法”还好!
师:是吗?怎么个好法,你说说!
生4:因为我知道9加3等于1 2,所以1 2减9就等于3,这种方法叫“想加算减”法!
师:你真会学习,能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
生5:老师,我还有一种更好的方法,叫“连续减”法!
师:(惊讶地)真的吗?怎么连续减呢?
生5:(兴奋地跑上讲台)我先用1 2里的2减去9里面的2,再用1 0减去剩下的7就得到3。
师:你真是一个“小数学家”,太了不起了!
问题:试述此教学片段中,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互动教学活动的哪些特点?(2 0分)。
2 5.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在一节美术公开课上,教师在教学生画吃虫草。整个一节课,教师完全按照备课内容、时间安排,在课堂上用1 5分钟讲授吃虫草的特性,用1 0分钟让学生六个人一组,分组讨论“吃虫草为什么可以吃虫子”。然后教师在听取了两个组的讨论结果后,从自己的教案上把正确答案抄在黑板上。最后,让学生根据正确的描述,1 0分钟之内画一棵吃虫草。而在下课后,发现有1/5的学生仍然在埋头画画,还有几个学生则根本没有动笔。课后,评课者的意见如下:“把美术课上成了生物课”“讨论流于形式,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讨论中来”“这节课没有融入感情,没有表现发现美、创造美的过程”。
问题:根据此次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请用教育学相关原理对案例进行分析。你如果是这个美术教师,你会怎么上这节课?(2 0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有2小题,请任选1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钱1小时计分,40分)
26. 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春晓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问题(一):请对《春晓》作简要赏析。(10分)
问题(二):如指导低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8分)
问题(三):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22分)
2 7.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问题(一):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1 5分)
问题(二):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部分的教学流程,并简要说明理由。(2 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