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三教案
设计意图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理顺知识系统,通过温故导入到本节课的探新。
|
【导入新课】
|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从春秋战国到唐朝之前儒学的发展过程。(把握要点:形成——发展为大宗——“焚书坑儒”——复苏——“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教师点出本课要点:唐朝时候,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唐朝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北宋的儒家学者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在儒学复兴运动中诞生的理学,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的严密体系,也称新儒学。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体现了儒学的新发展。在本课学习中,要求同学们思考的问题有:宋明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它的发展过程怎样?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相比,出现了哪些变化?你怎样看待这种变化?
|
学生回答
|
把握本节课重点内容(程朱理学)的时代背景。
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
一、三教合一
【合作探究】
|
1.提问:何为三教合一?(提问式一带而过)
(课件简要展示三教合一的典型图片)。
2.提问:儒学地位动摇的原因是什么?
(从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士人对儒家思想产生怀疑;佛教和道教的盛行,对儒学的冲击,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
3.归纳: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
4.提问:为何儒学家提出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的“三教合一”,而不是要求统治者打压道教、佛教等?
(教师引导)顺应时代、与时俱进等。
(举例启迪)基督教能在今天依然受欢迎的原因在于不断反省;禅宗在中国的繁盛的原因亦在于其佛教思想的中国化;艰难修炼才能成佛到后来解释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
|
学生回答
学生互相补充回答。
学生分小组探究并回答问题。
|
1.课文内容理论性,概念多,学生不易理解,所以结合一些事例讲解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通过观看图片、师生互动来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实现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思维拓展
学生根据理学内容得出结论,旨在提高学生分析能力。
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理解理学和心学的思想内涵;正确评价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历史地位。
|
二、程朱理学
1.理学的概念
2.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
3.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
【合作探究】
4.程朱理学的在当时产生的影响
三、陆王心学
【合作探究】
1.宋明理学的特点
2.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
【课堂讨论】
|
讲述:北宋时期,儒家学者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的义理。他们建立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称之为“理学”。
教师讲述并展示课件中准备好的例子加以说明:
(1)二程理学(北宋)
①“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先有理后有物。——核心思想
(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也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
②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理”不仅是自然界的普遍法则,也是人类社会的最高法则。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制度、封建秩序都是天理的体现,是不可改变的。认为天理是世界的本原,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的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③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把握“理”。
所谓“格物”就是指“即物穷理”。格物穷理,是教人从待人接物的具体事情中去体认道学家所讲的天理。格物是致知的基础,致知则是格物的目的和深化。“致”,有推致和穷尽两重意义,这和“格”字的意义相近。致知是指通过格物达到对于天理的真知。
格物致知与实践出真知有何区别?
格物致知认为“理”是先天存在的,接触世间万事万物是为了加深对“理”的体验和理解;实践出真知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得出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即这一理论并不是先天存在的,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2)“朱子学”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在历史上被誉为一代儒学大师,地位仅次于孔孟;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请谈谈程颐和朱熹关于“格物致知”的做法,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启发?
首先在脚踏实地、认真学习每一个具体的知识,然后才能融会贯通,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水平。等等
你认为程朱理学被官方化的原因是什么?
程朱理学是一种以儒、道、佛三教合一为特征的新儒学,把人的自我完善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对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道德规范和修养方法,适应了封建统治者巩固封建统治秩序的需要。
探究问题:
根据材料评价程朱理学
积极影响:宋明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有着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 教师讲述:
过渡:明初,为了强化思想统治,朱元璋和明成祖大力提倡程朱理学。从此,程朱理学成为官方统治思想。明中叶,明朝的封建统治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危机,王阳明认为程朱理学崇尚空谈,不务实际,遂继承与发展了陆九渊的心学,以克服人们心中的“私欲”,挽救封建社会的政治危机。心学蔚然形成一代学术思潮。
1.代表人物:陆九渊(南宋)王阳明(明朝)
2.陆九渊的“心学”主张
①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
②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③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反省内心就得天理。
3.王阳明的“心学”主张
(1)王阳明“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2)“致良知”“知行合一”
王阳明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都是要强调道德的自觉和主宰性。
探究问题:
1.宋明理学的特点
①儒学进一步思辨化。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就此而言,它体现着宋明理学家们融合创造的哲学智慧。
②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无论是理学哲学各种各样的本体论、作为道德基础的人性论、“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修齐而治平的功能论,均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③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宋明理学作为儒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它带有明显的佛学化的特点。宋明理学的佛道化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是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建构儒学的伦理道德形而上学,其二是借鉴佛道二家的传教谱系,创立儒家学说的传道体系,即儒学的“道统”,其三是把佛、道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把它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
2.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
共同点:
(1)内容相同: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
(2)影响相同:①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②都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积极影响。
不同点:(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是“理”。(2)把握“理”的途径不同: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深化提高:
作为一种流传几百年的传统文化,你认为儒家思想有哪些内容在当今仍是可取的?你能不能找到当今蕴涵儒学精髓的政治理念?
儒家思想的合理部分
教育理论: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等 伦理道德:孝、仁义、诚信等(社会主义荣辱观) 建立和谐社会:仁、德治、民本思想等(解决三农问题)维护国家统一:大一统思想:(统一祖国) 个人修养: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现实意义:当代中国领导人倡导的“以德治国”、“以民为本”、“和谐社会”的思想,是儒学在当代中国政治理念中的新体现。 |
学生倾听
师生研讨并得出结论
回答问题
学生分小组探究,互相补充回答。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学生适时完成相关知识的学案。
学生分小组探究,互相补充回答。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学生讨论,各抒己见,解决问题之余实现学以致用。
|
|
【本课小结】
|
宋明理学适应我国封建社会从前期向后期转变,封建专制主义进一步增强的要求,它以儒学为根本,吸收佛教道教的长处,直承孔孟而又继续发展,使之从传统启蒙思想上升为中国传统哲学,它把天理人欲、仁政、三纲五常内在有机统一起来,使儒学政治思想哲理化,更有效维护封建等级制度,深得统治者欢心,宋元明七百多年儒学出现真正独尊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