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民族复兴的新道路
一、中华民族的觉醒
(一)新文化运动:
(1)背景:辛亥革命以后,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没有根本改变,封建统治思想还根深蒂固。
西方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已深深影响一批进步的中国知识分子,特别受到青年学生的欢迎。
(2)标志: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举起“科学”“民主”的大旗,号召青年争取自由平等,以科学的方法认识新事物。
(3)代表人物及贡献: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胡适----提出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还试做白话诗
鲁迅 --《狂人日记》 李大钊----后期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4)内容:①提倡民主和科学②全力批判儒家学说,打倒“孔家店”
③提倡白话文 ④后期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5)意义:唤醒民众,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促进了中国人们的觉醒。经过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极大地破除了封建主义思想的束缚,形成了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促使人们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先进知识分子接受十月革命的影响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二)五四运动:
①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②过程: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广场集会——举行示威游行——火烧赵家楼——北洋政府镇压。——激起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各地人们纷纷响应。
③初步胜利:北洋政府最终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了曹汝霖等人的职务;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性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④意义: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中国工人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因为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⑤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密不可分,都为中华民族的觉醒作出了重大贡献。新文化运动以五四运动为界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以民主和科学为口号,后期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
二、历史性的转折:
1、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①先进知识分子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
②向俄国学习,走革命的道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2.党成立的条件: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第一个陈独秀 1920年 上海)
3.党的成立:
(1)中共一大:1921年7月 上海 ———浙江嘉兴南湖
内容:决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确定党的重点工作是开展工人运动。
(2)中共二大: 上海
内容:①最终奋斗目标: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
②近期奋斗目标:对内打倒军阀,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实现民族独立,把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③要组成民主的联合战线。
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走上了新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的道路,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新的表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走上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的道路。)
三、从北伐战争到红色根据地的建立
1、第一次国共合作:
(1)过程: 中共三大:1924年,广州
确定了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国民党一大:1924年,广州
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同共产党合作,共同领导国民革命运动。
(2)成果:领导国民革命运动,创办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骨干;北伐的胜利进军,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势力
2.北伐:
①目的:1926年,为打倒列强,消灭军阀,实现全国统一,国民革命军从广东出师北伐。
②迅猛发展:共产党人的勇猛作战,叶挺第四军独立团赢得“铁军”称号
③胜利发展的意义:极大鼓舞了工农大众,推动了国民革命,沉重打击了国内军阀,也有力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
④结果:由于蒋介石背叛革命,北伐失败。
3.中国共产党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 南昌 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朱德
意义:①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②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③8月1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2)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7年9月,毛泽东在江西、湖南交界的井冈山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一条从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其中中央革命根据地是最大、最巩固的。
(这些革命根据地都分布在各省的交界处,那里敌人力量薄弱,革命基础较好;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这些地区农特产比较丰富,便于筹集粮食,所以有利于革命队伍的存在与发展)。
4.长征:1934——1935年,由于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中央红军主力长征,最终取得胜利,建立了新的根据地。
5.遵义会议:1935年初 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影响:从此,红军开始逐步改变被动局面,最终摆脱了敌人的追击。
意义:遵义会议挽救了党和红军,成为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第四课 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
一.生活中的变化:
表现: ①物质生活的变化:19世纪70年代以后,在中国出现了新的交通和通讯工具。
②新的文化生活方式进入中国,看电影、读报纸受到人们喜爱。
③社会习俗的改变:男子剪辫,女子缠足越来越少。
二.头脑中的变化:
①科学思想渐入人心。废除科举制度,建立一套近现代
教育制度。
(近代哪些重大事件促进了科学思想的传入?如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
②自由、平等等民主观念的接受。不再称呼“老爷大人”,改用“先生” “女士”
争取婚姻自由。
③妇女地位的提高 原因:受民主观念的影响
表现:夫妻双方男女平等
妇女走出家庭,走入社会,在
教育、新闻、工商、政治等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思考:我国古代有那么多世界领先的发明,为什么近代的许多发明都是从西方传进来的?
社会制度的压抑;
教育模式的禁锢;经济发展的束缚;传统社会的农业文明不能给以科技为基础的发明创造良好的土壤。
第五课 万众一心的抗日战争
一:“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1.日本侵华的原因与过程:
原因:20世纪30年代,日本卷入了严重的世界经济危机。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缓和国内矛盾,日本统治集团发动了对外战争,把侵略矛头指向了中国。
(1)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驻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炸毁了沈阳附近柳条湖附近的一段路轨,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向中国东北军发动进攻。这就是九一八事变。
后果: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2)七七事变:(又称宛平城事变)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卢沟桥附近演习,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进入宛平城内搜查,遭到拒绝后,日军立即向宛平城和宛平城发动进攻,这就是七七事变。
后果:日本向中国发动全面侵略战争。
这两次事变的共同点是:蓄谋已久;寻找借口,嫁祸于人,这是帝国主义发动战争惯用的伎俩。
2.日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
(1)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进行了长达六个星期的大屠杀,死亡人数至少达30万。
(2)731部队:日军为了进行细菌战,竟用中国人的身体代替动物做实验,731部队就是一支灭绝人性的部队。
(3)轰炸城市:日军对重庆、兰州、昆明等我国后方城市进行轰炸和封锁,制造了六、五重庆隧道大惨案。
(4)对占领的抗日根据地实行野蛮的“三光”政策。在河北制造“潘家峪惨案”。
二、全民族的抗战
1、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的政策 对内坚持“剿共”
对外一再退让,实行“不抵抗政策”
后果: ①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②助长了侵华日军的嚣张气焰,到1941年底,日军侵占了中国的大片,其中包括上海、南京、武汉、广州、南昌等重要城市。同时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
2.全国各阶层人民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学生:一二.九运动: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举行了反日救国示威游行,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2)东北人民:组成东北抗日义勇军,自发起来抗日。
(3)国民党爱国官兵:发动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要求他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中国共产党从中华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国共之间已经进行了十年的内战基本结束,以国共两当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为什么说西安事变是扭转时局的关键?张学良、杨虎城是千古功臣?
西安事变顺应了抗日形势的发展,符合全国人民的愿望,成为国民党转向抗日的关键,使国共两党由分裂对抗走向合作抗日,也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张、杨二人作为西安事变的主角,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以民族大业为重,体现了他们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所以说他们是千古功臣。)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
4.全民族抗战:
①中国军民顽强作战,给日本侵略者一次次沉重打击
②共产党领导敌后军民开展游击战争,成为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
③海外华侨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大力支持
④人民战争的巨大力量
5.抗日战争(1937年—1945年)的胜利: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6.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①
国内: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反抗侵略的斗争中取得的第一次完全的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
②国际: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得到了各国人民的支持和援助;中国人民也付出了重大牺牲,作出了重要贡献。
7.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①实行全民族抗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③海外华侨和国际主义战士的支持
④人民战争的力量
⑤国民党爱国官兵的英勇奋战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