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10-07-17 15:10: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
- 公告:
第六讲怎样把文章写生动
第一节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一、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写文章的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2、在写记叙文过程中,逐步学会运用几种表达方式,将文章写生动。
二、教学难点:
如何在习作中将几种表达方式恰当的综合运用。
三、教学形式:
辅导、讲解、习作练习。
四、教学内容:
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要把文章写得生动、形象,必须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根据不同的文体,可重点以一种或两种表达方式为主,但根据内容的需要,可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中的几种方法融合于同一篇文章中。
这里重点谈一下记叙文中描写方法的运用及记叙与议论、抒情的结合。
记叙文是写人叙事的文章,常以叙述的方式表达内容。既然是写人叙事的,当然就离不开对人物、景物和场面的描写,记叙文中的描写主要在这三个方面。
一、人物描写人物描写主要是对人物的语言、行动、肖像、心理活动进行描写,还可运用细节描写、侧面描写和白描。
(一)语言描写1、语言描写的作用①古人云:“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总是切合他的年龄、身份、地位和经历的,反映他的思想感情。
如《变色龙》里的奥楚蔑洛夫的语言,就构成了他“变色龙”的形象,“闻其言,见其人”。我们描写人物语言,目的就是揭示人物的性格,塑造活生生的人物形象。
②语言描写有时还被用来推动情节的发展,交代事情的经过。
例如《孔乙己》中作者写中秋前的两三天,掌柜的取下黑板说:“孔乙己长久没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与喝酒人的一段对话“……谁晓得,许是死了。”到孔乙己再出现时,坐在地上,用两手走过来的。这短短一段对话,省去了冗长的叙述交代,也写出了一般人对孔乙己的悲惨命运的冷漠态度。
2、语言描写的内容语言描写的内容包括对话独白。独白的运用戏剧中较多见,用来抒发人物的思想感情。对话描写是我们写作中常用的。人物的对话必须抓住人物特征性的语言,才能揭示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塑造人物形象。孔乙己这个人物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反映封建落魄文人的形象。显然,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的人与性格外向直率人的语言是不同的,英雄人物的豪言壮语与普通老百姓的朴实话语不同,学生的语言和长者的不同,等等,所以人物的对话、人物的语言必须符合人物的身份。
(二)行动描写对人物的行为、动作的描写。
人物的行为完全受其思想意识的支配。因此写人物的行动也就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如《儒林外史》中对严监生寿终正寝时,为了两根灯蕊费油而竖起两根手指的描写,写他的吝啬,现在已成了尽人皆知的故事。
描写人物行动要注意两点:
1、行动描写应显示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不同性格的人,对于同类事件会作出不同的反应。如《水浒传》中林冲的妻子被高衙内调戏,林冲不敢得罪顶头上司高俅,忍气吞声,受诬屈打成招,鲸面发配,一路委屈求全,直到火烧草料场才忍无可忍,跟仇人兵刃相见,造反逼上梁山。而鲁智深截然不同,他指责高衙内,暗中保护林冲。两人不同行动反映了不同的性格和内心活动。林冲是安分守己,逆来忍受,鲁智深见义勇为,舍己救人。
文学创作中,有时可以写人物的静止以透露人物的内心世界。
如极度忧郁或沉入深思的人,会忘了点烟,或被火柴烧伤了手会不觉得。这个人手的静止行为表现了其思想活动。
2、精选词语,把人物动作写得准确、具体。
如鲁迅小说《药》中,华老栓从枕头底下掏出洋钱,抖抖的装入袋底,按了两下,写出贫困、俭朴而谨慎的华老栓的形象。
(三)肖像描写对人物的容貌、姿态、神情、服饰特征的描写。外貌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一环。
进行人物外貌描写,有两个注意点。
1、要写人物的外貌特征一是不宜从头到脚,不分主次进行描写;二是不能千篇一律,女的都是“沉鱼落雁,羞花闭月”,男的都是“腰圆膀粗,浓眉大眼”,写人物外貌必须抓住特征,着力表现这些特征。
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写他穿的虽是长衫,可又脏又破,说明他是读书人,不同于短衣帮。“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带着伤痕”,说是他穷,生计艰难,偷了书遭人吊打。虽然简短,但一个封建社会里为科举葬送了一生的穷愁潦倒的读书人的形象就表现出来了。
又如鲁迅小说《故乡》中的豆腐西施“两手搭在髀间,两脚分开,活像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这些都抓住了人物的外貌特征,让人永记不忘。
2、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写外貌是种手段,目的是塑造人物性格。成功的外貌描写,可以从人物的眼神、表情、姿态中看出他的个性和命运。
如《沙家浜》“智斗”一场中的刁得一皮笑肉不笑的脸部表情,骨碌打转的眼神,写出的奸诈狡猾和阴险;阿Q头上的癞疮疤成为阿Q头上的一大特征,这疮疤在他发怒时会通红起来,而且这癞疮疤上第一次领教了他的精神胜利法。
(四)心理描写对人物的思想活动和内心世界的描写。
对人物的心理描写,也是在于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性格特征。写人物的心理能直接描写人物的七情六欲,把单靠外部形象难于表现的内心感受揭示出来,这是语言、肖像等描写所不及的。
心理描写有以下几种:
1、心理概述:
就是作者对人物的内心活动直接叙述。这是作者对人物的心灵进行剖析、评价,表现人物当时当地的思想活动或一段时间内思想的发展变化,行文上比较自由方便。
2、内心独白:
内心独白犹如电影中人物思索时的画外音,把人物的思想活动和盘托出,呈现在读者眼前,可以写得极为细腻真切。
3、特殊的心理描写——梦境和幻觉梦境和幻觉跟人物的内心活动密切相关。可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如电影《闪闪的红星》中冬子思念父亲,向往美好生活,表现在画面上的是眼前的幻景——迎春花遍地,父亲带领队伍回来了。
同学们作文中常用做梦来写自己的心理活动,写梦幻世界表达自己的向往、追求、思想性格和精神风貌。
梦境、幻觉跟人物的生活和经历相联系,是人物在不随意的精神活动中对生活、经历的认识,是人物的思想感情、道德品质、愿望顾虑的一种曲折表现。
因此,人物的心理用梦境来表现,则增添了抒情和浪漫的色彩。
当然人物的心理活动也可用动作暗示和景物衬托,这里就不赘述了。
(五)侧面描写(也称间接描写)
描写对象周围的人和事物,对所描写的人物起烘托作用,使所描写的对象更为鲜明,人物形象更为丰满。
1、有的是用其他人物的反应来表现人物。
如汉乐府诗《陌上桑》描写采桑女秦罗敷的美貌,作者不从罗敷本身正面实写她的美貌,只从旁观者的神态和动作中加以虚摹烘托,表现罗敷美到极点。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峭著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归来相怨怒,但坐观罗敷。”2、有的是用别人的话语来赞扬或贬斥。如别人背地里对描写对象的评论性话语等。
3、有的用其他人物的对比来突出主要描写的人物。
鲁迅先生说:“优良的人物,有时候是要靠别人来比较衬托的。例如上等与下等,好与坏,雅与俗,小器与大度之类。没有别人,即无以显出这一面之优。”所谓“相反而实相成者”,就是这个道理。
4、有的用写景来衬托人物性格。
如《红楼梦》里黛玉的住所“翠竹夹路,苔苔满地”“凤尾声声,龙吟细细”,寥寥数笔,烘托出黛玉孤高自许,不同于凡俗。
(六)细节描写写作中对人物某些细小的举止行动或对细微事情的描写。
细节虽然细小,但能具体地突出人物形象,超过一大篇笼统的叙述。
细节描写应注意两点:
1、细节必须真实如鲁迅小说《故乡》中,写闰土从“我”家里拣东西,除桌椅之处,还要了“一副香炉和烛台。”这一细节,真实地表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许多农民不满现实而又寻求不到正确的反抗道路的精神状态,只能寄托于求神拜佛。
2、细节必须典型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和表达主题的,因此必须选择最能表现主题和人物的细节。
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根灯蕊,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他的妻子赵氏挑掉了一根,才一命呜呼。这个细节入木三分刻划了严监生性格的基本特征——吝啬。这样的细节对表达主题和人物形象起到特有的作用。
有的对人物动作细致描写。如“他弯下身,拣起几个纸团,走近垃圾箱,扔在里面。”这一系列动词写出了人物自觉主动地爱护公共环境卫生的良好行为。
(七)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称为“单线平涂法”。
写作中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手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绘鲜明生动的形象。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出场时的外貌:“身材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又如《故乡》一文中豆腐西施“两手搭在髀间,两脚分开,活象画图仪器里的一个细脚伶仃的圆规”。作者仅简洁几笔,栩栩如生地勾勒出了两个人物的形象特征。
二、景物描写是对景物和周围环境、陈设进行描写。
它是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可详可略。
1、景物描写的略、详、静、动。
①有的略加点染就是诗情画意的。例如《社戏》中的写景:“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散发出来的清香,夹在水气中扑面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写出了江南春天的夜色和我的心情。
②景物描写有详细描写的,构成整个画面。
如《红楼梦》中“大观园试才题对额”,对景物细描表现宝玉的才思敏捷。中长篇小说中都有大段景物描写,展现一个地方、一个季节中的画面景象。
③景物描写中有静态的景,也有动态的景。
如北朝民歌《敕勒歌》中的前六句的静景,第七句“风吹草低见牛羊”,写出了动景。这是静景与动景结合的一例。动景使整个画面被赋予了生命一般顿时活起来了。静景和动景结合,使整个画面写出了一望无垠的大草原。景色壮丽,气象粗犷雄浑。
也有用动态来写静景的。《社戏》中“淡黑的起伏的连山,……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静止的远山的移动,是观察者错觉,写出了船行之快。
2、景物描写的作用①交代背景,渲染气氛。
②烘托人物形象,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烘托主题。
如写秋风一阵凉似一阵,树叶纷纷落下,预示着人物的悲惨命运即将来临。又如《窦娥冤》农历六月初三斩窦娥,这时阴风席卷,大雪纷纷扬扬的落下,预示窦娥的清白,一场冤案将发生,连老天都为她鸣不平。
③景物描写能推动情节发展推移。(例略)
三、场面描写把人物置身于一定的活动场合内进行描述。
场面描写与环境(景物)描写不同。景物(环境)描写直接描写的重点对象是客观环境或景物,场面描写的重点是几个或众多人物的共同活动。
场面描写三个要求:
1、要有重点,点面结合,有条不紊。
场面有大有小,人物众多,事件繁杂,因此必须理出头绪,分别主次,点面结合,有条有理地描写,不能涉及一点或一个人,也不能面面俱到。如大到写一个广阔的战场,小到写一庭一院一室都是如此。
2、写出特定的场合的气氛众多人物在一个特定场合,言行因人而异,但必然有一个心民事件,围绕这个事件,写全场表现出的某种气氛(或喜或悲、或忧或愤、或秩序井然或喧嚣杂乱),这就应当抓住重点着力描绘。如人民为周总理灵车送行的场面,写出了人民怀念周总理的沉重悲愤心情,写出了当时悲壮的场面气氛。
3、运用多种方法、技巧描述场面。
场面描写的背景是景物和具体环境场面,既要写众多人物行动语言,也要写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既要写人物所言所行,也要写笼罩一切、支配一切的全场气氛,因此在场面描写中,也得写人物的语言、心理,运用抒情、议论及插叙等不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再现场面,创造气氛。
在记叙文的写作中,除了运用描写的方式外,还需将记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在记叙文中,记叙是基本的表达方式,但也夹有议论或抒情。记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有两种基本方式:
一是文章的主体部分是记叙,而开头或结尾部分是议论或抒情;二是边议论(或边抒情),通常称为夹叙夹议(或记叙与抒情相结合)。
不管那种方式,记叙是议论和抒情的基础,而议论和抒情是记叙的深化。
一般说来,在记叙文中,对人物、事件、景物的描述比较具体,而议论和抒情力求精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作者在比较具体地记叙了三位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事迹之后,写道:“朋友们,用不着多举例,你已经可以了解到我们的战士是怎样一种人,这种人有什么一种品质,他们的灵魂是多么的美丽和宽广。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活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这段议论抒情,话语不多,却在前面叙述的基础上,充分揭示了志愿军战士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全国人民对他们无比热爱和崇敬之情,有力地表现主题,增强了文章感染力。
同样在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议论文中,也有记叙,这一是对议论对象的交代,一是议论时的举例。但这记叙是言简意赅的。如《劝学》篇中的一段“骐骥一跃,……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来说明“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叙事简明扼要。
在抒情性较强的文章中,往往是寓抒情于记叙中,在叙述描写的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的感情。如《白杨礼赞》中,有的地方通过写景来抒发感情。如对白杨树干、枝、叶、皮的描叙,作者把对中国人民的坚强不屈精神的崇敬之情,完全渗入到对白杨树的描绘之中,这是间接抒情的方法。
而在记叙内容基础上,直抒胸臆,这是直接抒情。如上文举的《谁是最可爱的人》。
总之,不论那种文体,记叙与议论、抒情相结合,一定要注意内容方面的内在联系,要注意表达方式转换时衔接自然,使文章融为一体。更不能不看边际空发议论,空头抒情,与上文内容不相及。
五、课后练习(一)片断描写1、写一位同学的肖像,抓住其外貌特征,突出反映他性格爱好的主要方面,展示人物形象。或写一位教师的肖像、语言、行动,反映他课堂教学严谨而又灵活的方法。
2、写一个体育活动或竞赛的场面,或写偶尔遇到的一个车祸场面,反映出场面的气氛。
3、写学校的一处或家中的庭院的景物、环境,反映自己的思想感情。
(二)布置习作1、《超市购物》2、《我们校园的面貌变了》3、《我》4、我所敬慕的一个人5、使我深受教育(或启迪)的一件事要求:能综合运用两种以上表达方式六、教学建议用3教时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