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常用文档作文作文教案

《中考记叙文复习指导》教学设计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10-12-17 14:32: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
  •   公告:

    

《中考记叙文复习指导》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把记叙文的要素作为知识切入点,结合中考典型范例教给学生一种阅读方法,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二、教材分析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结合近几年各省市的中考题,在记叙文阅读方面主要考查“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语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初步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等。基于此点考虑,特选取中考语段《第二次冒险》这篇文章,因为它的隐含信息点比较突出,所以学习此文就用寻找隐含信息的方法寻找本文的六要素,进而概括内容,提炼中心,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分析文章写作特点等,那么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问题就都迎刃而解。
三、学情分析
初四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积淀,也有了一定的阅读分析能力,但他们在记叙文阅读中往往失分很多,究其原因,主要缺少阅读技巧方面的指导,只有通过对学生不断的训练,让学生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现代文阅读技法,学生才能够在解答上游刃有余,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即使学生做上千上万道题,也可能事倍功半,收效甚微。所以,本节课想从学生认为很简单但又很重要的六要素入手,教给学生阅读技巧,提升他们的阅读分析能力。
四、教学设计:
知识能力目标:
①理清文章脉络,整体感知课文
②用概括内容或寻找隐含信息的方法找出文中的六要素
③由六要素切入概括文章内容,提炼中心,把握感情,分析人物性格及写作手法等
教学重点:记叙文的六要素
教学难点:1、学会找寻文中的隐含信息
2、学会从六要素切入概括文章内容,提炼中心,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等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1、讨论点拨法2、品读法3、延伸拓展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很快就要迈进中考的考场,但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烦恼:“怎么我的语文成绩总也不见提高?我的语文总会在阅读上丢很多分?”有这种烦恼的向老师示意一下,(有很多同学举手),那么同学们想不想摸索阅读技巧,找寻阅读规律,来尽可能快的提升你们的阅读分析能力呢?(同学点头示意)今天我们师生合作由记叙文的六要素作为切入点对记叙文阅读分析做一尝试。
二、教师讲述:如何寻找记叙文的六要素呢?同学们会认为这个问题非常简单,甚至不值得一提,真的是这样吗,我们来做下面的练习。
(一)六要素中的时间、地点、人物
1、请你说出朱自清《背影》中“父亲爬过铁道买桔子”一段的六要素。同学回答,最后明确。
时间:开车前 地点:月台上 人物:父亲和我
起因:父亲怕我途中口渴 经过:父亲爬过铁道为我买橘子
结果:我和父亲在南京浦口车站分别
教师归纳:这篇文章时间、地点、人物三个要素在文中是找不到原话的,它需要我们根据文章内容自己去概括。这是第一种情况。(多媒体展示:用自己的话去概括)
2、第二种情况:时间、地点、人物需要我们寻找文中的隐含信息(多媒体展示)那么如何去寻找呢?
①多媒体展示中考语段《秋天的怀念》
文段⑴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季节?是根据哪些语句判断的?
同学回答,最后明确:春天。(根据文中的两个句子判断出来的。)
1、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
2、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
人们的常识:秋天大雁南飞,本文开花的季节、北归的雁阵就表明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在春天。
②多媒体展示第二个中考语段《华老师,你在哪里》
这是一篇写实性的文章,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
同学回答,最后明确王蒙(文中学生的名字叫王蒙)
③结合中考篇目《第二次冒险》回答:第(10)段“从当时的情况来看,逃跑几乎是没有希望的”一句中“当时的情况”是指什么?同学研读,师生互动,最后明确:
①那时差不多天亮了(时间)。
②唯一的农舍外是一片田野(地点)。
③德国兵有条不紊地搜索着(人物)。
教师总结:这个题是寻找文中的三个隐含信息——时间、地点、人物,经过这个题的训练,同学们会发现原来寻找记叙文的要素是有一定难度的。
教师讲述:
(二)起因:不同于背景;
举两位同学因前后座位大小的问题打架的例子来区分。
打架的起因:前后座位大小的问题;
打架的背景:两位同学原来就有矛盾
经过:人物+事件(语言精练即可);
结果:分为两种情况
1、叙事类文章:只要事情的结果。如: 2003年河北省中考题《木笛》事情的结果:朱丹被音乐大师录用。
2、感悟类文章:事情的结果+感悟 如:举《中考复习指导》的一篇,文章《种一片树叶》为例,事情的结果:我知道我的梦想不可能实现,(即树叶长不出大树) 但我为我拥有的这份童心感到骄傲和自豪。
(三)结合教师讲述学生归纳《第二次冒险》的六要素:最后明确,多媒体展示:
时间:1944年春(或大规模反攻的前夜)
地点:法国诺曼底地区
人物:六个德国冲锋队员、安道特、法国一家人
起因:德国兵搜捕安道特。
经过:安道特向法国一家人求助,结果法国妇人的丈夫被击毙,安道特逃脱后又再次向法国妇人求助。
结果:安道特获救。
三、教师讲述:寻找文章的六要素不仅仅是为了完成这个阅读题,我们会发现,找到了六要素会为你读这篇文章开启一扇门。比如,我们发现,记叙文阅读经常考查的第一个题是:
1、请你用简要的语言概述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即概括文章内容)。那么如何概括呢?
老师在这里不妨教给你们一个公式:主人公谁在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情,结果怎样?即:人物+时间+事件+结果
结合公式,学生归纳,教师明确答案:安道特在德国兵搜捕时两次冒险向法国妇人求助,最后安道特顺利获救。
2、“从当时的情况看来,逃跑几乎是没有希望的”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
教师启发:在当时根本没有逃生希望的情况下,安道特却得以逃生,谁的功劳?法国妇人。
明确:本文从一个侧面表现女主人的崇高品质。(提炼中心)
3、为什么“言语不多”的安道特谈及他1944年春的“那回遭遇”就会激动得“滔滔不绝”?
教师启发:老师想问为什么一个普通的法国农妇会奋不顾身甚至牺牲一家人的幸福去救一个陌生的美国兵呢?这还要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二战时期,法国人民深受德国法西斯暴行的蹂躏,而美国是法国的同盟国,法国妇人不止代表他们自己,代表的是法国人民,他们是法国人民的杰出代表。
明确:法国人民反法西斯的大无畏牺牲精神使安道特深受感动。(把握思想感情)
4、你认为女主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塑造女主人这个形象运用了什么法?同学讨论明确:
性格特征:镇定、坚强、勇敢、善良
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语言、动作、外貌
5、你是如何理解题目“第二次冒险”的含义的?(题目的双重含义)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明确:(1)安道特在女主人家被捕出逃之后,又一次冒险到女主人家避难;(2)女主人在救助安道特、丈夫遭枪杀之后,又一次冒险把安道特藏了起来。
6、本文运用第几人称及作用?
教师讲述:阅读中人称及作用
第一人称:读起来亲切自然、真实可信。
第三人称:写起来自由开阔,不受任何限制。
本文运用第三人称。
7、本文写作顺序及作用?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明确:
倒叙。作用: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8、文中有两个“推进”,但感情色彩是不一样的,他们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语境辨析词语的含义)学生品读回答,教师明确:文中有两个“推进”,但感情色彩是不一样的,第一个“推进”表现了对法国农夫毫不犹豫行动果断的赞美。第二个“推进”表现了对德国法西斯野蛮行为的憎恨。
9、“他刚才的到来,使她失去了丈夫,孩子们失去了父亲。”这一句的作用是什么?学生品读,最后归纳:
(1)揭露了德国法西斯的残暴。
(2)进一步突出了法国妇人的崇高品质。
(6—9题可根据学生实际及教学时间灵活处理)
四、教师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结合《第二次冒险》进行了阅读分析,不仅找出了文章的六要素,而且以它为切入点引发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如: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提炼文章的中心思想、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概括人物性格、分析写作特点等。找准了切入点,就为你的阅读开启了一扇门,运用这种方法,当我们读到《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里面的好文章时,不但能读出很多信息而且还可以编出一些题来,这样理解文章的内容就更加深入,阅读分析能力提升会更快,找到了阅读规律,就为你的中考开启了一扇成功之门,相信同学们在中考中一定会取得好成绩。
五、延伸拓展,布置作业:结合2007年河南省中考题《让我看着你》试着用六要素这个切入点来进行阅读分析。
教学反思
初四的同学很快就要迈进中考考场,在毕业复习这有限的时间里,怎么样为他们的阅读点睛,一方面引起他们对阅读的重视,一方面又不至于陷入题海战术,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都在思考的问题,多年的毕业班教学我一直在做这样的尝试,这节课就是其中的一节,本节课以几个中考语段为典型范例,以六要素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进而概括内容,提炼中心,把握感情,分析人物等,应该说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教学环节紧凑,课堂气氛轻松活跃,调动了多数学生的积极性,开阔了学生的解题思路,学生学到了阅读的技法,但这节课还是有些地方开掘的不够,比如提炼中心,还可结合卒章显志、首尾提示、分析归纳、依托背景等多种方法加强训练,但由于时间的关系没办法把它展开,没有讲深讲透,再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充分,也影响了一些课堂效果,这些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更大限度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附板书设计:
概括 文章内容
提炼中心
把握感情
人物性格
题目含义
分析 写作特点

点评
复习课很难上,讲此课往往无头绪,尤其是记叙文阅读课知识点很多,切入点很难找。如果一着不慎,就会满盘皆输。这节课由记叙文的六要素入手,涵盖了寻找隐含信息、归纳文章内容、提炼文章中心、把握思想感情、分析人物性格等中考热点信息及题型,期间又穿插了大量的中考记叙文阅读篇目,看出老师丰厚的知识积淀,课堂上理性认识与感性训练结合,学生乐此不疲、学有所获。短短45分钟,记叙文的六要素一线贯穿,课堂上亮点迭起,六要素又似一把钥匙为学生打开了记叙文阅读之门,教学设计新颖,有梯度,学生接受却无难度,实为一节效果颇佳的记叙文阅读引领课。教学设计非常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