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常用文档作文作文教案

《“写话”、“习作”与“口语交际”》学习小结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15-04-13 20:37: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
  •   公告:

    

《“写话”、“习作”与“口语交际”》学习小结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大多数小学生怕写作文,教师也怕教作文。作文难,可究竟难在哪?这个困扰着我的难题在远程作文教学讲座中找到了些许答案。
首先,我认为作文难的问题存在于教师本身:作文教学指导过于程式化。每次作文指导课都是同一个模板,从审题到立意,从选材到表达,固定不变。作文教学指导过于细致化,造成学生作文千人一面的现象。教师一上作文课就读范文,或不厌其烦的进行指导,包括如何开头,中间怎样写更加具体生动,又应怎样结尾,都一一详细讲解,反复强调。其结果却是:教师指导越细,学生的思维就限制得越死,在写作过程中越不敢越雷池半步,写出的文章就难免千篇一律。这也是王老师反复强调自己批改作文时遇到的一大头疼事,也是现今作文教学必须改变教法的最大原因。
其次是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学习作文的态度不正确。学生一听到作文就产生畏难、抗拒心理;积累少,缺乏生活经验。许多学生还没有养成看课外书的习惯,不注意进行阅读和背诵,词汇积累少,语言贫乏。文章空洞乏味,淡如白水。没有学会观察生活,在他们眼里没有什么可以值得写下来的精彩素材。即使有也因为过程印象不深,不知如何去写。不会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因而写出的文章只能是一些空洞单调的流水账。以至于学生写作文难,教师教学枯燥,批改作文更是头疼。
日前机缘巧合聆听了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王一梅老师及其团队“作文教学”的专题讲座。王老师用那童话般的语言、清脆悦耳的嗓音,动情地与我们分享了自己的读书心得、写作体会和成长经历。王一梅老师的讲座首先提出了什么是作文?她认为作文一是观察,二是想象,三是情感。观察要观察事、物、人、景,不仅是用眼睛看,还可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心感受等,有点像我们科学中的观察,得用上自己所有的感官去观察。说到想象,她说想象可以让作文变得很轻逸,作文要写得轻,不要死板。她引用了埃米莉·狄金生的一句话:“想象应该轻得像鸟,而不是羽毛。”很经典的一句话,鸟能够飞翔,而羽毛不能,没有风它就飘不起,想象也应像鸟一样自由飞翔,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思想。当然作文也必须有情感的,没有情感的作文,是一潭死水,没有生命迹象,更不能深入读者的心。
“作文素材是个爱捉迷藏的家伙,他们就在生活中,要写好作文,就先要把他们找出来。”话音刚落,笑声就从大厅里“飘”了出来。我深有感悟,的确,作文素材东躲西藏,在生活中等待你去发现,以前,我一写作文脑子就一片空白,那正是我不会寻找素材。“小时候,我常常在河边捡一些昏头昏脑的鸭下的鸭蛋,捡一个标上日期,最后还给主人。”王一梅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起小时候的趣事,“现在我把这个编成了一个故事,讲叙的是一个小男孩,在河边捡鸭蛋,捡一个标上日期,最后把它们卖掉。”啊,原来小时候一些不起眼的事也能成为写作素材,看来这“小家伙”无处不在呢!“作文题材就在身边,有时一些不留意的事说不定可以写成好文章。”王老师启发了我们。在一片热烈掌声中,我暗下决心:以后多留意身边小事,必要时派上用场。“我也曾是个爱幻想的女孩。”王老师眼里流露出童真,“我常跟动物玩耍,我经常幻想动物在说什么,想什么,便知道动物的语言。在《米粒奇幻事件薄》中,我就是米粒那个爱幻想的女孩。我将动物们的故事编成了一本书。我在《鼹鼠的月亮河》中把家乡的无名小河叫作了月亮河,于是孩子们都知道了那条河叫“月亮河”。这就是虚构,我敢说,一个不会虚构的人,永远不会写作文,如果你能虚构得像真得一样,那真是厉害!”同学们都被王老师的语言所陶醉,并明白了虚构的意义。掌声淹没了议论声。我明白了,写一篇作文不一定要死板地写,在适当处要虚构,为作文锦上添花。
其次,要学生品尝作文成功的快乐。诱发写作动机的心理因素之一就“能获得荣誉和利益的喜悦”。因此,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善于及时捕捉学生作文中的亮点,哪怕是一两句或一个片段,教师都要毫不吝啬地去赞赏,以此增强学生作文的自信心。教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学会“蹲下来”,从儿童的角度去感受身边事物、思考问题,去评价学生的作文。
最后,从阅读中学习作文。课文是写作的范例。通过对一篇篇精美范文的观察,可以使学生从作者创作思路的“原型”之中,得到启发,获得规律性的写作知识,获得语言和语感的积淀,为学生写作找到拐杖和依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正是从读学写、读写迁移的写照。因此要引导学生广泛涉猎课外读物,体会写作风格,领悟、借鉴不同的写作技巧;在积累写作知识的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品赏、摘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避开“作文”二字,低年级叫“写话”,中年级叫“习作”,强调小学生要“对写话有兴趣,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泥于形式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总之,在习作教学上,教师首先要少一些“刻意训练”,多一些“润物细无声”。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是最关键的,教师要精心设计,把习作教学活动变成一次开开心心的游戏,从而让学生在不知不觉、轻松愉悦中,在最自然放松的状态下,调动所有的感官去观察,去发现,去回忆,去想象,才能下笔成文。
我们在习作教学中要努力做到不断更新习作教学方法,加大习作教学改革的力度,变无内容为有内容,变不会表达为善于表达,着重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积累、乐于表达的习惯。提高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能力,真正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