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常用文档作文作文教案

半命题作文的选材教案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10-06-06 15:34: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半命题作文
  •   公告:

    

关注生活 用心发现
———— 半命题作文的选材
作文系列教案5
教学目标:1、认识选材的重要性;
2、明确半命题作文选材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3、掌握半命题作文选材的一些方法;
4、作文选材训练。
(说明:选材,是整个作文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是决定文章好坏成败的关键,是写好文章的最重要的“物质”保证。设计本教案是为了训练学生对半命题作文的选材能力,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

教学重难点:掌握半命题作文的选材方法。
(说明: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选材方法,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选材能力,当然这也是学生完成作文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设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半命题作文是出现较多的一种题型。它的特点是命题一部分,另一部分留空待补。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及具体要求填写待补的部分。这种题型对于我们学生来说,由于选择空间的扩大,将有利于自己思维的发散与拓展,有利于我们尽情地写出自己的人生体验和对生活的思考,有利于我们充分展示自己的写作才能。当然要写好半命题作文,必须要求我们学生平时关注生活,用心发现,选择恰当的材料来表现主题。
(说明:课前导入使学生明确半命题作文的要求和特点,引起学生的重视。)
二、明确存在问题:
1、下面是近几年中考半命题作文中一些学生的选材,请大家看看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①题目:“走近 ”(伟人、名著、自然、科学……)
学生选材:“走近科学、走近自然、走近名著”
②题目:岁月匆匆,十五六岁的我们已走进花一样的季节,站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门槛上。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份幼稚;多了一份思索,少了一份盲从;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偏激;多了一份行动,少了一份幻想;还多了一份责任、理想与憧憬…… 请以“十六岁,我多了一份 ”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学生选材:“从学习生活方面组织材料”
③题目:拥抱母亲,我们会享有亲情的温暖;拥抱成长,我们会丰富生命的内涵;拥抱梦想,我们会开创人生的辉煌;拥抱阳光,我们会感悟快乐的真谛;拥抱春天,我们会领略自然的美好。拥抱就是享有,拥抱就是开创,拥抱就是感悟……请以“拥抱 ”为题,写一篇文章。
学生选材:“拥抱阳光、拥抱梦想、拥抱春天……”
④题目:“ 是一把双刃剑”(友情提示:双刃剑,两边都有刀锋。常用来比喻某个东西的利与害。)
学生选材:“战争、酒、香烟等是一把双刃剑” (课件展示)
2、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出现的问题。
3、师小结,思路点拨:
①选材过大 (“走近 ”此类文章可从自我生活实际来拟题,从自我兴趣爱好来拟题。比如《走近姚明》、《走近大观园》、《走近诸葛亮》等等,这就具体得多,就能用自我的生活真实细节来写活伟人、名著、科学等对自己的深刻影响,并可能采用多种表达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现自己的体验与感受。)
②情感平淡 (“十六岁,我多了一份 ”此题选材范围广泛,可写自我的成熟、思索、责任、信心等等,写作时应着重凸显自我的心灵感受,强化文章的感染力,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可以去写自我对生命意义的思索,对人情世故的看法;可以写对成长教训的总结,去探讨个性与人际交往的关系;可以写涉世之初的喜悦,从自尊自爱自强自信自立之中,选取耳目一新的素材,在与众不同之中,写出自我真情实感,让人读来回味无穷。)
③缺少细节 (“拥抱 ”可选取生活中你最为心动的一个场景,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最受感动的一个细节,以此来写活拥抱它的心理感受,用自我独特情感体验,为文章增光添彩。)
④脱离自我 (“ 是一把双刃剑”写好此题一定要弄清题意,一定要结合“自我的经历、认识和感受”来谈对某一事物的独到的看法,比如网络、追星、时尚等等,如果写网络的利与害,就可去写自己从上网中学到的新知识,而后由于迷上网络游戏不能自拔,最后又深刻醒悟这一过程,以亲身经历来启迪所有的中学生正确对待网络。)
( 课件展示)
(说明:近几年的中考以及平时的作文中,学生在选材方面经常会出现一些类似的问题,设计此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这些问题的存在以及避免的方法。)
三、掌握选材方法:
师:选材的方法很多,那么半命题作文如何选材呢?老师这里强调5点:
①:选自己熟悉的生活材料:
  把熟知的材料选出来。回避陌生、首选熟悉,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这应该是选材的一个原则。自己亲眼所见的,亲身经历的,亲耳所闻的,深切感悟的,才是了然于心的,才是真实动人的。只有先感动自己,才有可能感动别人。对于自己不熟悉、不大熟悉的材料,选用时很容易出现漏洞,因此,一定要慎重选用。
一般来讲,我们可以按照“家庭、学校、社会、自然和自身”这个思维体系去拓展思维,从而选择自己熟悉的素材。
②:选与众不同的材料:
把独特的材料筛出来。我们的生活看似相似,但是,个人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成长历程,不同的生活圈子,所以,个人都会有独特的可写材料。
当你拿笔构思时,不假思索马上就想到的内容,千万不能写!因为别人也可能一下子就想到了。稍加思索所能想到的内容,最好也不要写!保证选材的独特性,有个很简单的操作方法,那就是将你接到题目后最先想到的两个材料抛弃不用(因为这些材料也会是别人容易想到的),启用第三次想到的材料。考场上,你花上3—5分钟,定下心来,自我掂量、估测一下,自己要写的题材别人熟悉不熟悉,有多少是属于自己的,一定要突出自己的体验,自己的发现,自己的发明。
③:选切入点小巧的材料:
切入点越小越好,小中见大,深处开掘。
④:选众人关注的热点材料:
社会在发展,生活在改变,新事物、新话题层出不穷,选材应当与时俱进,作文才具有时代感。平时要关注社会热点,关心时事新闻,这样,就能为文章引入具有时代特征的新材料、新景象、新理念。所以,同学们平时要关注时事,观看“焦点访谈”“实话实说”“东方时空”“今日说法”“新闻调查”“人与自然”等电视节目,如果把这些“热点”引入自己的作文,文章肯定能够出彩。
⑤:选超常反常的材料:
要在众多的考场作文中脱颖而出,有时候还得妙用逆向思维,人家这样说,我偏那样讲,跳出常规思维的框框,更容易受到瞩目。在选材上从反面切入,从别人未想到的或不敢涉及的领域切入,这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 课件展示)
(说明:教师从5个方面对半命题作文的选材进行讲解和强调,让学生在今后的作文选材中有所感悟。)

四、选材训练:
1、你准备选取什么材料来完成下面的作文?结合以上介绍的方法任选2—3个作文题思考,并简述理由。
① “珍惜所拥有的_____________”
② “别了,____________”
③ “走近__________(伟人、名著、自然、科学……)”
④ “想起了___________”
⑤ “最需要____________”
2、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3、师小结,思路点拨:
①“珍惜所拥有的_____________”,从家庭考虑,可选择亲情、母爱、温馨等;从学校考虑,可选择朋友、师爱等;从社会考虑,可选择爱心、宽容等;从自身考虑,可选择思考、信心、忍耐等。同时可选自己材料积累丰富的写,比如你占有丰富的有关珍惜时间方面的材料,就可以写“珍惜所拥有的时间”;可选自己感悟最深的写,比如你平时对亲情就有一定的感受和思考,就可以写“珍惜所拥有的贫穷经历”,就更能让人耳目一新了。
②“别了,____________”这个半命题作文时,有个学生把题补为《别了,庙公》。他避开了一般学生的选材范围,没去写《别了,童年》、《别了,哥哥》、《别了,20世纪》等常见题材,而是选取了一个他人未想、未写而又易于展开笔墨的角度去选材。文章通过写家乡的“神庙”之事,反映中国农民思想上发生的重大变化的大主题。其选材独特、立意新颖,能以小见大。
③“走近科学、走近自然、走近名著”等,那样就很容易写得空泛、笼统,不能写出真情实感。 而“走近刘翔”,“走近辛弃疾”“走近‘神六’”等等,这就具体得多,就能通过自我的生活细节来写活伟人、名著、科学等对自己的深刻影响,而且可以采用多种表达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现自己的体验与感悟。
④“想起了___________”,有的考生根据四川地震中涌现出来的一些感人事迹,抓住了热点,因而获得了较好的评价。“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作文选材如果紧跟时代的步伐,唱响时代的主旋律,一定能吸引阅卷老师的视线,获得高分。
⑤以“最需要____________”为题,有一位考生以“最需要的不是呵护”为题,故意唱反调,说我们最需要的是独立、坚强、不怕困难的品格,我们一定要走出父母过多的呵护,这样的见解自然高人一筹。
(说明:通过学生对半命题作文的选材训练和教师思路的点拨,使他们对选材的方法起到练习、巩固的作用。)

五、作业:
选择下列一道题目,先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600字左右。
1、面对
2、渴望
3、留在我心灵深处的
(教案说明:
半命题作文的选材自由度较大,学生在补充空缺部分时思维要活跃,选材要准,要新,要充分发挥自己写作的聪明才智,给自己留一块自由驰骋的天地。因此,创新是作文的生命。尤其是面对“开放型”的半命题作文,谁最有创新意识,能写出有新意的文章,谁就能取胜。我们要想写出闪烁着个性光彩、具有创新精神的作文,就需要打破框框,争取“自由”。古人云:“良桐方能斫美琴”,材料不新鲜不富于个性化特征,是不能创意出新的。因而作文的选材要着眼当代,紧贴现实,坚持只选新的,不选旧的;只选亲身经历的,不选道听途说的;只选小材料,不选大材料;只选深刻的,不选肤浅的;只选具体的,不选空泛的;只选有趣的,不选平淡的;只选罕见的,不选常见的。总之,要尽量避开常人之所选,慧眼独运,以新制胜。当然,求新是好的,但不能为求新而求新,否则容易适得其反,弄巧成拙,令人生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