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教育百科教育杂谈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学习材料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11-08-31 12:59: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
  •   公告:

    

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
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
一,中央和教育部有关文件的精神
二,民族精神传承与发展的历史考察
三,民族精神在国外的影响与评论
四,民族精神弘扬与培育的现状分析
五,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
六,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的实施途径
一,中央和教育部有关文件的精神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2003年10月9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少工委发出通知,要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在少年儿童中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教育活动.这一活动要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教育引导少年儿童了解民族精神的丰富内容,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体验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逐步树立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从小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传大复兴作好全面准备.
今年1月12日,教育部召开的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指出,在中小学大力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是党中央在新时期对教育工作的新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一项重大而又紧迫的任务,必须充分认识在青少年中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指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亿万中小学生中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是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中华民族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的必然要求,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今年2月26日,中共中央颁发的"中发[2004]8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深入进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教育,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中国人民进行的英勇斗争,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胡锦涛强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央从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对于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从夏商周三代到今天,延续近5000年.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地演化.这个历史过程,大体经历了夏商周,春秋战国,两汉隋唐,宋元明清,清末民初,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6个阶段.
二,民族精神传承与发展的历史考察
1. 中华民族精神的发端
民族精神的历史源头要上朔到夏,商,周三代.夏代神巫祭天神,地神,社稷的活动,已经形成了等级名分,规定了各级人的行为方式,这就是"礼"的初型.
"殷因于夏礼",到了殷代已有了国家设立的"典则","法度",用以"昭明德,惩无礼".
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周公(姬旦)以天命论为思想前提,提出了"以德配天","敬德保民"和"明德慎罚";道德教育的内容是:"孝","友","恭","信","惠".
《尚书》中的"五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就是西周时期的道德规范. 《周易》概括出"君子"的两个基本品格,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勤劳勇敢表现为奋斗进取精神;厚德载物,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表现为敦厚宽容品格.
可见, 《尚书》和《周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发端.
2. 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
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由奴隶制转变为封建制的时代,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阶段.随着社会性质的转变,思想文化领域异常活跃,出现了诸子峰起,百家争鸣的局面.
儒家学派由孔子创立,孟子和荀子作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什么是"仁" 孔子说的"仁",内容十分广泛,他对"仁"的解释也是多样的.但基本含义是4个方面:一是"仁者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为仁";三是孝悌为仁之本;四是忠恕为仁之道.可见"仁"是众德之总.
在"仁"的统摄下,孔子还提出一系列道德范畴,如恭,宽,信,敏,惠,刚,毅,木,讷,勇,敬,俭等.孔子把血缘关系,宗法关系结合起来,形成了从修身到齐家,从治国到平天下的伦理政治化,政治伦理化的思想特色.
孟子以"人性善"论为理论基础,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四德","五伦"的思想."四德",即仁,义,礼,智(亦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类人伦.他教育人们"明人伦","知仁义",极大地丰富了孔子的思想.
荀子则以"人性恶"论为理论基础,发挥了孔子"礼"的思想,提出"化性起伪","礼义教化","修身自强"的思想.
在春秋战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学派,除儒家外还有墨,道,法等学派.
墨家的思想由墨子所创立,提倡"兼相爱,交相利",即"贵义",又"尚利",并提出"合其志功而观焉"的评价思想.墨子的思想具有功利主义特色.
道家以老子,庄子为代表.以"道"为核心,主张自然"无为","绝仁弃义",追求一种"无知无欲"的"素朴"的"至德"境界.道家的思想具有一种自然主义的超世俗的特点.
法家以管仲,商鞅,韩非为代表,主张"不务德而务法",提出"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把教育仅视为政治驯化,是一种非道德主义的,实用主义的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与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谁也没有成为当时的正统思想.战国后期秦国任用法家李斯为相,走一条富国强兵的道路,发展经济,壮大军事,先后灭了6国,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的统一,应当是法家思想的胜利.然而它是短命的,二世而亡.汉代统治者为自己统冶的长治久安,不得不吸取秦朝过早灭亡的教训.
3. 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
汉唐时期,特别是西汉时期,是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关键阶段.秦王朝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颁挟书令"以至"焚书坑儒",终于二世而亡.汉代统治者从中吸取了教训,重新认识德治与法治的关系,特别是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对策建议,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以儒学为正统思想,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延续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独尊儒术",这是一个历史的选择,它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儒家的德治论核心是"为政以德","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董仲舒发挥了孔子的思想,提出:"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 主张思想道德教育是"为政之首".
董仲舒把儒家的伦理规范概括为"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等"三纲"和仁,义,礼,智,信等"五常"."三纲五常"是封建宗法等级体制下人伦关系的高度概括,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规范."三纲五常"的提出,使封建社会的道德教育系统化,定型化,适应了巩固建立"大一统"的需要.从而确立了董仲舒"为儒者宗","为群儒首"的历史地位.
汉太史令司马迁遭"李陵之祸",受宫刑.然而他受奇耻大辱而矢志不渝,终于完成了中国第一部史书 — 《史记》.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高度评价和赞扬了古代圣贤自强不息的伟大人格和民族精神.其实他本人正是伟大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布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奋之所为作也.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玄学,佛教和道教相继兴起,玄,佛,道,儒4家彼此争斗,儒学曾一度衰微.
隋朝统一中国后,重新重视儒学,儒学又开始复兴.隋朝将儒学经典加以整理,分类,分为经,史,子,集4类,成为后来史籍分类的正统方法.
唐初,唐太宗诏孔颖达等撰《五经正义》,推动了儒学的传播.
"五经"即《诗经》,《书经》,《礼经》,《易经》,《春秋》.
中唐以后儒学在比较和鉴别之中地位回升.而担此重任者当首推韩愈.他主张罢黜佛老之学,独尊孔孟之道.韩愈指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即传授儒家道统,传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授业,即讲授《诗》,《书》,《易》,《春秋》等儒家的经典;解惑,即解答学生在学习"道"与"业"两方面的疑难.他认为应以传道为首,以授业为次;道统帅业,业体现道.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史上,韩愈是从两汉儒学过渡到宋明理学的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是承上启下的人物.
4. 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化
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宋王朝的建立,结束了唐朝以后五代十国的割据分裂,连年混战的局面.社会的分裂和混战,造成了伦常的破坏和道德的败坏.宋初的思想家们都极力提倡重整伦理纲常,道德名教.他们继承唐代韩俞批佛,道,兴儒学的传统,均以复兴儒学为职志.于是,一种既不同于前期儒家思想,又要吸收佛,道思想资料的新儒家学说 — 理学,便应运而生了.宋明理学把本体论与伦理学相统一,实现了哲学的伦理化和伦理的哲学化.其体系"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形成博大繁杂的逻辑结构,是前人所无可比拟的.因此,这一时期是中华民族精神深化阶段.
北宋初期理学兴起,各个集团,阶层的思想家纷纷提出自己的救世方略,形成学派纷呈的局面.先后相继出现了以周敦颐为代表的"濂学",以张载为代表的"关学",以王安石为代表的"新学",以二程为代表的"洛学"和以二苏为代表的"蜀学",可谓学派聚奎,相得益彰.然而,由于政治斗争和党派之争,各派渐衰,唯二程的"洛学"独盛,成为理学的主流和正统.到了南宋时期,朱熹继承并发展了二程的学说,成为理学之集大成者.
朱熹为了论证封建秩序的合理性和永恒性,为了说明思想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继承儒家传统思想的基础上,吸收,融合了佛道思想,构成了一套系统的,严密的,哲理化的理学思想,把中华民族传统思想道德教育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在朱熹那里,"理"或"天理"是他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的最高范畴,也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哲学基础.
朱熹的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十分丰富.在《白鹿洞书院学规》中,他把"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作为"五教之目";把"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作为"为学之序";并以"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为"修身之要";以"己所不俗,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为"接物之要".
朱熹把学校教育分为小学(8-15岁),大学(16岁以后)两个阶段,无论小学大学,都以"明人伦"为目的.他主张小学要学习"洒扫帚,应对,进退之节",遵守"孝,悌,忠,信"等道德规范;大学要"明明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还编辑"圣经贤传"中的嘉言善行"为《小学》一书,作为小学教材;注《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即《四书集注》作为大学教材.
这些著作后来成为元,明,清历代科举考试和知识分子的必读书目.清康熙皇帝称赞朱熹"绪千百年绝学之传,立亿万世一定之规".可见朱熹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思想道德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5. 中华民族精神的变革
1840年,爆发了震憾中外的鸦片战争,帝国主义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了古老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从此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以反帝封建为主题的资产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运动的兴起,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良方.向西方学习已成为当时的一种时髦,西学日盛,西风东渐,使中国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受到猛烈地冲击,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教育经历着重大变革.
以龚自珍,魏源等人为代表的开明地主阶级改革派,开始用从西方资产阶级那里学来的武器揭露封建末世的道德危机,主张向西方学习,即要"师夷之长技",富国强兵,又要政肃人心,整顿道德,"知耻兴邦".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领袖洪秀全,洪仁轩等,在对封建纲常名教进行某种程度抨击的同时,提出了以平等,平均为中心的道德教育思想,为中国资产阶级道德的形成做了重要的思想准备.
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发展以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19世纪末兴起了资产阶级变法维新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在此过程中,资产阶级道德教育思想产生了.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用资产阶级的"新学",批判"旧学",以"进化论"为武器,对封建伦理纲常进行尖锐的批判,提出了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道德教育思想.
20世纪初,以孙中山,章太炎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进一步提出"道德革命","家庭革命"口号,更加广泛地批判封建道德.孙中山提出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等道德规范,重新解释并赋予其民主主义的新内容.他赋予"忠"崭新的含义,即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事业;他对"仁爱"的解释是"博爱",是救国救民;对"信义"的解释是对朋友,对邻国讲信义,并谴责帝国主义不守"信义";对"和平"的解释是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坚决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孙中山道德教育思想是爱国主义为主线,继承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同时学习"欧美之法",提倡与三民主义相一致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
伟大的"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国道德教育思想也发生了历史性的革命变革."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高举科学与民主的旗帜,用革命的新文化对封建的旧文化,旧礼教,旧道德进行了不妥协的彻底批判.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共产主义先驱,力图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考察道德问题,提出用青春人生观教育青年的主张.陈独秀提出,伦理觉悟为"最根本的觉悟",力主用科学与民主精神改造中国的传统道德教育.
纵观中华民族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我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
第一,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巨大的凝聚力.
自秦汉以来,中国就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尽管历史上也曾出现过暂时的分裂局面,但很快又获得了统一.这与中华民族精神是分不开的.
例如:春秋战国,诸侯割据,战火四起,孔子虽周游列国,"说其仁,美其义",但终不能得志;而汉初"文景之治"之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汉武帝为了巩固封建大一统,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学奉为正统,定为一尊.
再如:三国时期,群雄逐鹿,鼓角争鸣,曹操求贤"勿拘品行",只要有治军用兵之策,那怕有"偷金盗嫂"之劣迹,也委以重任;而唐代"贞观之治"之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太平,唐太宗则广招天下贤士,崇尚道德,儒道释并用.
再如:五代十国时期割据分裂,连年混战,至使伦常破损,道德败坏;宋朝统一后,为了巩固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则提倡重整伦理纲常,重视道德名教,于是才有了理学的兴起.
第二,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伟大的包容性.一方面,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能融和外来宗教使之与本土文化并存不悖,例如佛教文化是从印度传入的,宋明理学则兼收并蓄,儒道释结合.另一方面,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也能把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同化,使各民族文化得到融合.例如蒙古族和满族曾建立过全国性的统一政权,但这些游牧民族必须学习,接受中原文化,才能使其政权得到稳固.
第三,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世界4大文明古国中的埃及,先后被波斯,罗马,阿拉伯帝国所征服,其文化也被阿拉伯文化所代替;古代印度,其本民族历史的文字记载早已丧失殆尽;古巴比伦,作为一个国家的名称早已在历史上消失,其文化也被中断.人类文明的4大发源地,有3个都先后衰落了,或者分裂成许多国家,唯独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发展绵延不断,经久不衰,世代相袭,至今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第四,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伟大的创造力.
19世纪中后期,不少有民族气节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们力图设计中国的思想文化战略.例如: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和《新学伪经考》先后于1887年和1891年问世,这两部书成为变法维新的理论参照.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明确提出:"合经子之奥言,操儒佛之微旨,参中西之新理."可见他意欲通达古今,兼纳中西,再造中国文化之良苦用心.1889年7月,梁启超按光绪旨意,参照日本和西方学制,起草了《京师大学堂章程》,规定其办学方针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西并用,观其会通."虽然这一思想文化战略,在百日维新失败之后未能付诸实现,但是它毕竟引起了国人的思考,并引出了此后一系列有关中西文化比较的论战.
在中西文化比较论战中,有两种截然不同,根本对立的态度和主张:一种是主张尊孔读经,食古不化的国粹主义;另一种是主张打倒孔家店,全盘西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反对这两种错误的态度,主张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去糟取精,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遗憾的是,这一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方针并未得到认真和全面的贯彻.
十年"文革",特别是"批林批孔"运动,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与核心——儒学,在中国这块古老大地上的命运每况愈下,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几度抬头,民族精神的弘扬艰难曲折.直到80年代中期,中国曾一度掀起了"中西文化比较热",当《河殇》鼓吹用"蓝色文明"取代"黄色文明"受到批判时,才给那阵"全盘西化"风画上了句号.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站在拯救民族危亡的前沿,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斗,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后战胜国际敌对势力的经济封锁和武装挑衅,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改革开放以来,在现代化建设,在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在从容应对一系列关系我国主权和安全的突发事件,在战胜政治,经济,文化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风险的斗争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得到空前弘扬与升华.
1. 井冈山精神 2. 长征精神
3. 延安精神 4. 红岩精神
5. 西柏坡精神 6. 抗美援朝精神
7. 大庆精神 8. 雷锋精神
9. 焦裕禄精神 10."两弹一星"精神
11.改革创业精神 12.抗洪精神
13.抗击"非典"精神 14.载人航天精神
纵观中国历史,可以证明:尽管社会形态在更替,意识形态在变迁,但作为民族精神却前后相继,世代传承,与时俱进,丰富发展,绵延数千年而不衰,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纵观中国历史,也可以证明:民族精神什么时候得到弘扬,什么时候就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反之,什么时候民族精神遭到破坏,什么时候就经济萧条,社会动荡.
纵观中国历史,还可以证明: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力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
三,民族精神在国外的影响与评论
已经过去的20世纪,是西方文明征服东方,支配世界的时代.但是,它的征服与支配把世界推入了重重的危机.鉴于此,许多思想家,政治家预言:21世纪,将是东方的世纪,也是中国的世纪.
1970年罗素在临终之前预言:"21世纪为中国的时代".1972年,罗马协会的报告《成长的极限》一书,诊断西方文明的弊病,而开出的治方恰与东方宇宙观和中国古典哲学的思想模式基本一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洛吉等著名学者指出,今后的世界将以东亚为中心,中,日,韩将成为东亚的轴心,把全世界统一成为一个地球村.他们认为,西方文化是个人主义文化,东亚文化是集体主义文化."现在世界正在进入欧洲共同体,北美自由贸易区等联盟性的集体主义时代,这意味着世界正迈入以儒教为基础的东亚集体主义时代."[1]
[1] 洛吉[美]:《儒家文化与东亚经济的腾飞》1993年11月25日载《汉城经济新闻》.
1992年10月,日本学者池田大佐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演讲《21世纪与东亚文明》中指出东亚地区的文化特征是"共生性道德气质",具体表现为"取调和而舍对立,取结合而舍分裂,取大我而舍小我,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共同生存,互相支撑,一道繁荣."他指出:"东亚这种气质的重要源头之一是儒教."他预言:"当21世纪宣告黎明之时,东亚不仅在经济层面,甚至深入至精神领域,定会为世人瞩目,成为引导人类历史的动力."[1]
[1] 池田大佐[日]:《21世纪与东亚文明》载《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1期.
新加坡前驻美大使,现任国家政策研究院院长徐通美教授,于1993年12月在该国《联合早报》上撰文,概括了东亚地区成就的十大价值观:(1)东亚人民努力使其利益与家庭及社会利益取得平衡.(2)东亚人相信要有牢固的家庭组织.(3)东亚人的每一阶层都重视教育,社会精英尤然.(4)东亚人相信生活应该节俭,重视储蓄.(5)东亚人认为勤劳是美德.(6)亚洲人实行举国一致的协作关系.(7)人民与政府之间的契约.(8)在一些亚洲国家,政府努力使公民与国家共享繁荣.(9)东亚人民希望政府为他们的子女维持健康的精神环境.(10)有些东亚政府也维护新闻自由,与西方不同的是,它们不认为自由是绝对的权利.
在"孔子思想与21世纪"国际学术讨论会上,韩国高丽大学教授金忠烈先生认为东方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不同,即在"包容一切,而不排斥他异;普遍开放,而不偏执独占."他认为"尤其在中国,其历史命运之'长久之道',不在民族国家之不替,而唯系文化传统之继开".中国命脉所系,不在狭隘的民族国家主义,而在普遍开放的文化主义.所以历史上谁来统治中国,并非严重问题,而主要的是必以"华夏文化,来教化天下."他倡议东方文化学人共编一部深入浅出的《东方文化精华》丛书,以供西方研究东方之参考.
上述情况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已经跨越国界,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灿的明珠.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上述情况也说明:外国学者,无论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体认和评论,应当而且必须引起国人的深思.
上述情况还说明: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世界将越来越关注中国,其中包括关注中国文化.中国文化与民族精神将更加辉煌!
四,民族精神弘扬与培育的现状分析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那场中西文化论战,以及由此引发的1989年的那场政治风波,给中国人民敲响了警钟.中国的有识之士,其中包括中央领导人和专家学者开始关注,重视和强调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1990年3月,江泽民与北大部分学生在中南海怀仁堂座谈时说:"民族精神很重要,任何一个民族都要有精神力量.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文明史,特别是具有团结一心,艰苦奋斗,不屈服外侮的光荣传统.……要有一种民族自豪感,要有一种民族志气,要有一种民族气节."
1991年3月,江泽民给李铁映,何东昌的信说:"要对小学生(甚至幼儿园的孩子),中学生一直到大学生,由浅入深,坚持不懈地进行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及国情教育."
1994年初,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我们的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外来的文化.我们民族历史沧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很好地继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1]
[1] 江泽民:《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94年1月.
1994年6月,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李岚清同志在总结讲话中着重强调说:"要重视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教育.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中,很多优良的道德传统是极为丰富的思想宝库,其精华能够绵延数千年而不衰,成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所在,今天仍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积极的现实作用."[1]
[1] 李岚清:《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1994年6月.
1994年8月,中共中央颁布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两个文件都强调了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1995年年底,由李岚清同志主持,罗国杰教授主编的《中国传统道德》一书正式出版.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集中国内一流学者,对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资源所进行的大规模开发.
1993年,中央教科所德育研究中心与吉林省教科院合作,经历"八五","九五"规划,历时10年,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研究与实验.
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王殿卿教授从1994年至今连续9年在北京和山东等7个省市的部分地,市,县,开展了"大中小学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和"学校中华美德教育与社区道德建设互动研究"
中央教科所德育研究中心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九五"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该课题提出了"贯通古今,融会中西,继承借鉴,发展创新"的基本原则,确立"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学校德育的核心目标."
在中国悠久的文明史中,传统道德经过千百年的积淀,有些光辉的思想已构成了我们的民族之魂.例如: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
"天下为公","修齐治平"的集体主义精神;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先人后己的精神;
"见利思义","先义后利"的价值取向;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高风亮节;
"勤劳简真诚,诚实守信"的求实精神;
"仁者爱人","成人之美"的友爱思想;
"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的道德品质,等等.
这些民族之魂曾经哺育了中华民族亿万儿女的健康成长,曾经激励过无数志士仁人,英雄豪杰为民族的兴旺发达,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写下了人生的壮丽篇章.
该课题以这10条传统美德为思想材料,结合时代特点,现代文明和学校德育工作实际,学生年龄特点概括为18个德目: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关心集体,遵守公德,热爱科学,立志勤学,勇于创新,孝亲敬长,团结友爱,文明礼貌,公道正直,诚实守信,勇敢坚毅,热爱劳动,节约爱物,保护环境,自尊自爱,自立自强.
该课题以德性论,德育论,系统论为理论基础,以这18个德目组成的要素系统为纬,以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大学等层次系统为经,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和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进行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构建出各级各类学校德育内容体系.
在此基础上,研究编写出一套《德育》系列实验读本(从小学到大学,每个年级一本,共22本),在全国20多个省(市,区),百个实验区,千所实验校,万名教师和百万学生中进行5年实验,创建了以《德育》系列实验读本为载体,以主题班会,团队会为基本形式的德育活动课.
为了推动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中央教科所德育研究中心还组织有关专家学者编写了《道德箴言集锦》,《道德箴言选译》,《道德箴言600问》;与中国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合作举办少年儿童中国经典文化诗文诵读活动.
上述情况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反复强调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上述情况也表明:我国伦理学界,德育学界的专家学者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做了深入的研究,做好了充分的理论准备.
上述情况还表明:我国德育科研工作者与基层教育行政领导和广大一线教师相结合,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做了大量的长期的实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总之,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势在必行,切实可行.
1.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必须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国统一,人心凝聚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引导学生树立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的观念.
五,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
— 爱国主义同社会主义是紧密结合的.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认识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性进步和光明前途.
—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的三大历史任务之一,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同一切分裂祖国的行为作斗争.
— 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了解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外交成就,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一支重要力量,增强爱好和平,反对侵略,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意识.
2. 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是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重点.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优良传统,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对人类发展的贡献,影响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和著名历史人物,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历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英勇斗争,取得胜利的历史.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优良传统的民族.了解五千年历史中孕育的优秀传统美德,如公正无私,嫉恶如仇,诚实笃信,不尚空谈,戒奢节俭,防微杜渐,三省吾身,豁达大度,温良恭俭让等修身之道;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勤劳勇敢的昂扬锐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厚德载物,达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奋不顾身,舍生取义,见义勇为的英雄气概;"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理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社会风尚等.
— 中国共产党是民族精神的继承者和创造者.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建立新中国的奋斗中表现出来的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既包括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又包括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64字创业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
3. 创新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学生理解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要继承优良传统,又要体现时代进步的要求,从时代和社会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的内涵.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开拓进取,勇于创新.
— 中华民族是一个富于创造的民族.了解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不仅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也形成了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知难而进等精神,全社会全民族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努力培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思想.
— 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了解学习是创新的基础,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努力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以开放的精神面向世界,虚心学习世界其它民族长处,努力培养求知上进,不断进取的品质.
六,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的实施途径
1,通过各学科有机渗透民族精神教育.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中小学德育课程和语文,历史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要充实体现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等理科课程应结合教学内容,丰富中国科学家的科学成就和民族精神的内容.艺术(音乐,美术)课应增加经典民乐,民歌,民族戏剧欣赏和中国画,书法艺术欣赏的内容.体育课应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等的内容.
2,重视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利用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五一","五四","六一","七一","八一","十一"等重要节日,"七七事变","九一八事变","一二九运动"等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纪念日,开展主题校(班)会,团(队)会,请革命先辈和各行业的英雄模范作报告,讲故事,组织学生观看反映伟大民族精神的影视片等.通过晨会,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多种途径,组织开展集中体现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的经典格言,诗词诵读活动;教唱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的歌曲,定期进行学生歌咏比赛和文艺演出活动.
3,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定期组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瞻仰革命圣地和遗址,祭扫烈士墓,缅怀民族英雄,仁人志士,革命先烈,学习他们的高尚品德和感人事迹,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参观城市,农村和名胜古迹,了解改革开放的成就和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结合参观,瞻仰,组织开展征文,演讲,讲座,知识竞赛等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学生校外活动场所,社会实践基地的育人作用.
4,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坚持升降国旗制度,每周一以及重要节日,纪念日,大型集体活动必须举行庄严,隆重的升旗仪式,每天坚持升降国旗,每周举行国旗下讲话,全体中小学生都应会唱国歌.学校要结合实际,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电视,校园网,橱窗,板报和文化长廊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和弘扬民族精神;校园内张贴悬挂革命领袖和中华民族杰出人物画像,制作体现民族精神的灯箱,语录牌等,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浓厚校园氛围.
5,"民族精神代代传"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知识竞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