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16-09-04 13:01: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免疫和计划免疫
- 公告:
第一学期8年级生物学科
项目 8年级上生物
课题 第二节 免疫和计划免疫
修改与创新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技能: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2、过程与方法 :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4、法制渗透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二条和第十五条。
教学重、
难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特异性免疫和免疫概念。
教学
准备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相关的课件。
2、学生将自己的预防接种卡带来。
教学
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分析现象,提出问题,提高学生对本节内容学习的兴趣。) 展示各种现象。
药物过敏、骨折、肾移植前要寻找与之相“匹配”的肾脏、贫血、艾滋病病人、风湿性关节炎、肝癌。
提出问题:
1、在你的生活常识中,你理解什么是免疫?
(不要求学生提出的免疫概念假设准确,介绍免疫学与其它科学一样是一个逐步发展的科学,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讨,引导学生进入以下的学习。)
设疑:1、我们生活在一个有大量病原体的环境里,可为什么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安然无恙呢? 讨论:以上的各种现象哪些与人体免疫有关?(不要求完整,因在本节课的最后还要进行讨论。)
学生提出对免疫概念的假设。
人体的三道防线
1、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
皮肤具有阻挡或杀死病原体、清扫异物的作用。 教师:
1、指导学生阅读
2、提出问题:资料1说明什么问题。
3、展示:皮肤的保护作用、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的动画。 学生
1、阅读资料1
2、讨论:为什么涂在清洁皮肤上病菌会很快死亡?
3、学生观看,描述、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联系实际分析、体会皮肤的免疫作用。
如:烧伤病人的治疗环境、学生中皮肤受伤后的感觉、痰的产生和排除。
2、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设疑:通过资料一,我们知道皮肤虽然具有免疫能力,但还是不能杀死所有的病原体,当病原体突破第一道防线,又是什么在与病原体战斗呢?
展示吞噬细胞的吞噬活动的动画。
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和讲解身体中吞噬细胞的分布。
1、展示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学生描述吞噬细胞吞噬病菌的过程、作用。并解释皮肤破坏后的红肿、化脓现象。
学生描述溶菌酶的杀菌过程。
2、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功能: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抗原) 设疑:小
3、引导学生阅读资料3。
教师播放抗体和抗原作用的动画。并讲解和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和作用。
教师运用各种比喻帮助学生理解抗体和抗原的关系和功能。(如:抗日战争,日本人侵略中国,激发了我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奋起抗争,许多农民变成了战士,与侵略者进行了顽强的战斗,取得了抗日的胜利,胜利后,战士们的战斗能力并没有消失,如果日本人胆敢再来侵犯,我们的战士一定能再次打败侵略者。) 学生阅读,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接种过水痘疫苗或出过水痘的人能够抵抗病毒的侵袭呢?
学生观看、理解。
学生分析比喻,将比喻的内容类比抗体、抗原的关系,理解第三道防线的作用。
4、计划免疫
疫苗的特点
计划免疫的概念 设疑:我们从小到大接种过很多的疫苗,为什么接种疫苗能预防传染病呢?
提问:
疫苗的成分是什么?
什么是计划免疫呢?
讲:计划免疫对提高人体的健康的意义,人的寿命的延长与计划免疫的关系,以及国家对计划免疫的重视。 学生:展示他们的预防接种证和免疫接种卡。
(借机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二条和第十五条的相关内容。
5、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6、讲:人体的三道防线有什么区别呢?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第一道防线与第三道防线差异,并导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 学生比较俩者的产生和功能。并填写表格。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范围 对体外异物都反应。 对一种异物有反应。
形成 生来就有 后天形成的
作用 弱 强
免疫的功能
防疫感染
自身稳定
免疫监视 设疑: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理解了免疫能力使我们免受病原体的侵害,使我们受益,但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人民发现它对人体的影响是多方位的,还有哪些功能呢? 学生阅读课本教材,展示他们收集的免疫资料。归纳总结免疫的三大功能,及免疫的概念。
总结: 以下的各种现象哪些与人体免疫有关?(课前的判断内容) 学生讨论回答。
课后小结:内容略
布置作业:复习旧课预习新课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