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走近残疾人听课有感 感谢刘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节精彩的课例《走近残疾人》,老师独具匠心的设计,煽情而带启发性的话语,不止让学生和我们走近了残疾人,体验他们的生活,也让我们再一次走近《品德与社会》课程,更深刻地理解《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生活化”核心。 今天的听课记录,我选取的视角是关注品德课堂的教学目标的设定和落实。关于教学目标,品社教材编写者之一陶元红老师认为,教学目标的制定可遵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师作用三方面考虑。刘老师的这节课例,关注学生的实际,体现课标和教材文本精神,活用教材,目标制定科学准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三年级的孩子,对于“残疾人”鲜有近距离的接触和感受,只知道残疾人某一特点,对残疾人生活中的困难体会不深,部分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残疾人,但对身边残疾人自强不息的事例了解不多,缺乏对残疾人应有的尊重和主动帮助的意愿。教材中本单元旨在培养儿童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本单元内容的内在逻辑是从尊重、关爱自己身边的人开始,把爱推及社会;从个人之间的关爱推及社会对需要帮助的人献出的爱心与努力。 基于课前对学生细致的了解,以及对文本的潜心阅读,刘老师紧紧抓住“走近”这个题眼,把教学目标锁定在“认识——体验——尊重——理解——敬佩”这几个主要环节。围绕着这些环节,分别设计了多个亲身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受到感悟,从而完成学习目标。 评课立足点一:感受残疾人在实际生活中的困难以及他们为克服困难所付出的努力。 听课者对刘老师设计的一个又一个的体验活动记忆犹新。是的,体验是人类最基础的学习方式之一,对于孩子来说,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记忆不深,只有亲身经历和体验的才会刻骨铭心。体验是解决知行脱节问题的关键,也是让每个学生“心动”的催化剂。刘老师设计了“走近黑暗世界”、“独臂穿衣”和“无声世界”三个体验活动,在学生无意识的状态下体验了视力残障人士、肢体残疾人士和听力残障人士生活的艰辛,不仅如此,刘老师还有针对性地对各种角色的扮演者充分说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悟,拉近了学生和残疾人心的距离,从而达到理解残疾人的目的。这样的交流互动在学生心灵深处激起千层浪,内化为自己独有的感受。 不过,老师在这几个体验活动中,着重让学生体验和说感受,感觉学生的回答较雷同。如果能创设一些情景的追问,也许让学生的感受会更深刻。例如:假如我是那位残疾人、加入这个残疾人是我们的亲朋好友,我们会有怎样的想法?我们会怎么做?即便他不是我们的亲朋好友,只是一位需要帮助的过路人,遇到这样的情况,会怎么做呢?这样的追问能让学生换位思考,触动孩子们最柔软的心,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关心爱护残疾人的意识,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发展学生的主体人格。也能更好地落实目标2的培养学生体察他人,观察社会事物的能力。但我也深信,通过刘老师这些精心创设的体验活动,学生会慢慢地,一点一点,一天一天,培养目标中提及的体察他人,观察社会事务的能力,这也是课堂留白的精彩之处。 评课立足点二:能够理解、尊重和关爱残疾人,并对他们在困难面前自强不息的精神持有敬佩之情。 理解、尊重和关爱,在体验的过程中,学生已有意识。但是如何能有力地提升对残疾人的敬佩之情,刘老师在课程资源的可发和利用上花了苦功。《品德与社会》教材内容仅仅是一个主题或话题,仅仅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框架。要想生动、具体而有效地组织好教学活动,教师就得开发和利用相关的课程资源,充实教材,丰富课堂。本课设计,刘老师十分重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截取最佳资源,让孩子们得到最生动、深刻的体验和感受。相信那两个感动万千人的视频,一定能让孩子们的感受得到最有力的提升,由于视频的介入,让孩子们更进一步感受到残疾人的坚韧和顽强,有力地提升他们对残疾人的理解、尊重、关爱以及发自内心的敬佩。 课后延伸部分,爱心卡的设计,板书中那对爱心之手,老师旨在通过爱心卡谈体会,强化实际行动,但是,我们除了爱心卡的书写,应该挖掘更多的社会资源,鼓励孩子们在家长等各界人士的带领下,加入志愿者组织,给残疾人献爱心等实在的行动,进一步把学习引向实际,引向生活,让教育落到实处,得到最完美的诠释。 老师,伸出爱的手,和孩子们一起体验超越残缺的完美,体验另一种不一样的人生。如此接近生活的品德课堂,鲜活,充满生命力,充满质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