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评课: 杨老师执教的《滹沱河和我》,抛开了教学参考上的套路,选取滹沱河和我的生命关联的角度,深度挖掘文本,教学板块清楚,板书设计独到,课堂效果良好。 一、学生方面: 1、有老师听课时,全体同学向后转敬礼并问好,文明礼貌好,见到老师主动问好; 2、学生回答问题的规范,声音响亮并且语言表达条理清楚。例如:“请同学们翻到第几页第几段第几行”; 3、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预习课文的时候,会在每个段落的前面标上序号; 4、小组讨论时,学生的表现很积极,各抒己见。 二、教师方面: 1、出示的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比较明确; 2、年轻教师比较有激情,重视课文朗读,善于调动学生的情绪; 3、抓住关键词,指导学生的阅读及理解。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1、导入。由于授课教师以作家的相关背景资料作为导入,我们以为这是第一课时,但在介绍本堂课的设计时,陈老师说是第三课时。说明这个导入是不太适当的,一般情况下,这样的方式是第一课时的导入设计。这是第三课时,可以交代前两节课做了什么,对学生来说,是对学过知识的回顾,前后内容有个衔接过渡,对听课的老师来说也是一个说明。 2、课堂教学环节。明确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那么就应该围绕这个目标,思考通过哪些环节什么方式去实现。比如:圈划关键词——这些词分别从什么角度去描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小结滹沱河的特点。——这些特点的表现与我的关系。这样一来,层层深入,有条理,学生的思维也由浅入深理解。 3、教师的语言及“设问”。教师的课堂语言要更加完善,问题的设计要更加明确。比如,教师讲到文中的“我”“无恶不作”,他怎么个无恶不作了?显然用词不当。还比如,教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三次见到滹沱河的经历中你认为有价值的语句。哪样的句子是“有价值”的?这个概念学生不容易把握准确。其实就是“关键的”“重要的”“对表现主题有用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