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这条小鱼在乎》是一篇通俗易懂的故事。本单元教材的目标是让学生很自然地意识到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应该和睦相处,相融相依,从而使环保意识根植于学生的心灵。《这条小鱼在乎》正是一篇保护小动物、珍爱生命的生动作品。听了邓老师的课,感觉有几点很值得借鉴。 一、 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自自然然,朴朴实实,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本节课根据学情、学段及本教材的特点,确定了适宜的教学目标:使学生会认会写生字新词,能够运用联系上下文,透过词语来体现人物内心的方法来理解重点词句,感悟小男孩的美好品质,从而受到感染和熏陶,就实际效果来看,以上的语文素养目标基本上达成了。 二、析句品文扎实有效。教学中,邓老师抓住了浅水洼里小鱼的生存状况、小男孩救小鱼的行为及回答先生的话这三处句子,创设情景,引领学生去体会小男孩执着依然的内心世界,去触摸小男孩关爱生命、善待生命的美好品质,也让孩子们在入情入境的真情体验中达到心灵净化。 三、落实一个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基本点,只有突出了这个特点,才能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才能使教学有语文味。在理解“近在咫尺”的时候,邓老师力求让理解词语和体会情感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是孤零零的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不是去脱离文字,凭空的感悟去体会,而是尽量让这三个维度整体推进,让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落到了实处,来体现学科性。 1、导课开门见山,质疑入手,激发阅读期待;从检查读书、自主识字两方面来扫清文字障碍;在感知课文,把握内容的过程中,适度渗透抓文章主要内容这一方法训练。) 2、从词入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既让学生学会了理解词语的方法,又能够透过词语,体会情感,这样不仅读出了词语表面的意思,还读懂了词语背后的东西。在扎扎实实地语言文字的训练中,力求实现三个维度整体推进,达到激文入情的目的。在本课教学中,邓老师还学生真正读者的“地位”,让他们说自己所思,说自己所悟。在邓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联系课文内容分析、推理、归纳,生动活泼地领悟了故事的含义。在学小男孩子的描写时,用课件出示并让孩子们读,再让学生圈出表示小男孩动作的词语,提炼出词,从字,词中体会小男孩的焦急心理,培养孩子们用好词,用好句的习惯。并从中感受小男孩的不放弃救小鱼的想法,小男孩明明知道救不了所有的小鱼,但是他还是坚持在做他认为对的事情,不受外界的干扰。孩子们通过一次次的朗读,越来越体会到小男孩的可爱,善良,不放弃的可贵精神。 3、创设角色转换的对话情景,引导学生体会小男孩尽管知道浅水洼成百上千的小鱼仅凭一己之力是救不过来的,却执着依然的内心世界,从而去触摸小男孩关爱生命、善待生命的美好品质,也让孩子们在入情入境的真情体验中达到心灵的净化与感染。这篇课文男人与男孩儿进行了两次对话,是很好的朗读训练点。邓老师在教学第一次对话时,通过陈述句和反问句的朗读,体会语气的不同。教学第二次对话时,让学生学着小男孩的样,嘴里不停叨念着:“这条小鱼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同时不停地弯腰、捡鱼、扔鱼。在学生感受、体会的基础上,引导个别读好,展示读,再引导全班学生读好,把小男孩的“在乎”读出来。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知道谁在乎谁了,他们就进入情境之中,就像自己置身于海边捡着小鱼扔向大海,就这样不停地叨念着"这一条在乎,这一条在乎,这一条在乎……"全班同学齐心协力帮助小男孩捡完这浅水洼里的小鱼,让他们回到海***怀抱,用心体会小男孩怎么“不停地”、“用力地”救小鱼。同学们带着动作来练读,兴趣盎然,达到良好的效果,学生明白了读文可以带着自己的感受能读好,还可以做动作,想象当时的情景来读文,都是一种好方法。这样潜移默化地教给他们朗读的技巧,对于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非常有益。 4、抓住关键句,以“疑”为线索,以“思”为核心,以“读”为策略,挖掘动情点在体验中受到熏陶,理解小男孩的善意行为,感悟小男孩对生命的关爱。5、板书简单明了,直观形象,这样既体现课文的“文路”,也体现出教师的“教路”,还可以引导学生的“学路”,因此便于学生学习掌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