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做个有语文味的老师 有幸在金秋十月听了两节高一的课,两位女老师温文尔雅,舒缓含蓄,节奏随和;课堂上以人为本,重在引导,交流轻松惬意。现就第一节课做些许浅陋的评价。 在笔者看来,即便是高中教学,这语文课的韵味也应该出自朗朗的书声,出自对字词句篇的深入揣摩,出自教师的抑扬蕴藉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出自对文本的深究细问人文契合…… 而欲使语文课有这种独特的“语文味”,其本源必是来自教师,也就是说,语文教师必先有此种韵味,方能带领语文课堂走进语文之佳境。 藉此初衷,我关注了这节课上“细节的精彩”,比如,教师对教材钻研的深度,课堂语言的美妙,整节课的环节设计的精炼,教学形式的灵活,课堂意境蕴味的优雅等等。 一 一节课的深度,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把握程度,对教材处理得精当与否。整体观察王老师执教《金岳霖先生》这节课时,我们可以了解她整个的教学设计,导入——设问——研讨——交流,环节井然,起承转合皆备。 可是语文课堂的韵味应该是基于细节的“人、文”契合,执教者显然在这些诸多细节处理上做得很不够精致。 例:教师开始的导入取向是一个不小的败笔: 我们看中央十套的《大家》栏目,不是浙江台的“大家”…… 大家的含义有两种…… 一个“大家”写的另一个“大家”的故事…… 这样一种靠“名”起课,将名人“圣化”的导向,意图在迫使听者不得不整肃起来,这显然和汪曾祺文笔的风格截然背反,使得文本原有的亲和幽默淡然的气韵难以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实现。 这个问题凸显出来的是执教者的一个错误的教学理念,关注了“名”家,却没有关注之所以名的要义所在,不能与所教的文字保持一定的风格接近,这无疑会使自己的课堂基调定位出现偏差。 二 全节课就文本解读的整体,执教者是设置了一个问题和两个活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