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微课比赛 走进微型小说 教学设计(第二节) 微课名称 走进微型小说 知识点来源 □学科: 高一 年级: 教材版本: 人 知识点描述 介绍微型小说的定义 预备知识 微型小说的定义 教学类型 (待定) □讲授型 □问答型 □启发型 □讨论型 □演示型 □实验型 □练习型 □表演型 □自主学习型 □合作学习型 □探究学习型 □其他类型 适用对象 高一、高二年级学生、文学爱好者 设计思路 教学目标:赏析微型小说情节上突转与留白的手法 教学重点:突转与留白的效果 教学难点:突转与留白对于主旨的深化 教学过程 时间 1、片头 第二节 微型小说的情节——突转与留白 2、正文讲解 1、介绍突转和留白 微型小说属于小说的一种,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人物和环境必须具备。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微型小说的情节有何艺术特点。微型小说因其篇幅犹如径寸之木,要求作者以更省略、更简洁的方式对于故事情节进行处理和表现,微型小说的情节主干突出、枝蔓稀少,同时又让读者感到“耐读”和“刺激”。其原因就在于情节需要设置“突转”。 突转,是突然间使情节的发展朝相反的方向转变,作品在这种反转中,形成矛盾和错位,一种曲折与变化,并且迸发出新的内涵,也就是留下空白,引人思考之处。欧亨利善于处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结尾,善于运用留白的手法,《二十年后》《麦琪的礼物》,相信大家并不陌生。 2、结合《花园里的独角兽》来分析突转与留白的效果 花园里的独角兽 [美]瑟 伯 从前,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有一个男人坐在厨房角落的小饭桌旁,刚从他的炒鸡蛋上抬起眼来,就看见花园里有只洁白头顶长着金色角的独角兽,在安详地啮嚼着玫瑰花。这个男人上楼到卧室去,见妻子还在酣睡,他叫醒了她。“花园里有只独角兽在吃玫瑰花呢。”他说。她睁开了一只眼睛,不高兴地看了看他。“独角兽可是神兽。”她说完就又转过身去。男人慢慢下了楼,走出屋子来到花园。独角兽在那儿,正在郁金香花丛中慢腾腾地嚼着。“来这儿,独角兽。”男人说,他拔起一支百合花给它,独角兽悠然自得地把它吃了。由于花园里有只独角兽,这个男人喜出望外,又跑到楼上叫醒妻子。“那只独角兽吃了一支百合花。”他说。他妻子从床上坐了起来,冷冷地看着他。“你真是个神经病,”她说,“我要把你关进疯人院里去。”这个男人从来都不喜欢“神经病”和“疯人院”这种字眼,在这阳光灿烂的早晨,花园里还来了只独角兽的当儿,听来就更不入耳了。他想了想说道:“等着瞧吧。”他走到门口时又对她说:“它前额当中还有一只金色的角。”说罢,又回到花园去看那只独角兽了。但是,这时独角兽已经走开,这个男人就坐在玫瑰花丛中入睡了。
妻子等她丈夫一离开屋子,就飞快地起了床,穿好衣服。她兴奋激动,眼里闪出幸灾乐祸的亮光。她打了个电话给警察队,又给一位精神病医生打了个电话。她叫他们马上来她家,再捎上一件给疯子穿的紧身衣。警察和精神病医生来到她家,坐在椅子上,颇感兴趣地看着她。“我的丈夫,”她说,“今天早晨看见了一只独角兽。”警察瞧瞧精神病医生,精神病医生瞧瞧警察。“他对我说,它吃了一支百合花。”她说。精神病医生瞅瞅警察,警察瞅瞅精神病医生。“他对我说,它的前额当中还有一只金色的角。”她说。这时警察见精神病医生发出一个正式暗号,便一跃而起抓住了那个妻子。他们费了好大的劲才制服了她,因为她拼命挣扎,但是最后还是把她镇住了。就在给她穿上紧身衣的时候,她的丈夫走进了屋子。
“你对你妻子说过你看见一只独角兽了吗?”警察问道。“当然没有啦,”那丈夫说,“独角兽可是神兽。”“这就是我要知道的一切,”精神病医生说道,“把她带走吧。很对不起你,先生,可是你的妻子疯得跟一只鸟一样。”于是,她骂着、喊着,就被他们带走了。他们把她关进了疯人院。从此以后,这个丈夫过得很快活。 (1)这篇小说情节在何处发生突转?作者这样设置情节的效果是什么? 妻子飞快地起了床,很激动,而且眼光有点幸灾乐祸,赶紧分别给警察和精神病医生打了电话,让他们把自己的丈夫带走。但结局恰恰相反,妻子被他们带走了,关进了疯人院。 当读者正为看似天真、单纯、木呐的丈夫担心的时候,故事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妻子阴差阳错被送进了疯人院,但这仅仅是偶合和阴差阳错吗?绝对不是!因为小说的最后一句就点明了实情和原委:“从此以后,这个丈夫过得很快活。” (2)为什么小说不按照时间顺序将丈夫所苦心设置的圈套描写出来呢? 从小说最后一句看,一定不是丈夫记性差或者前面那是一个梦幻,而是一个圈套,一个早已挖好的陷阱。作者虽然没有将他写出来“坐实”,但是读者会结合自己的体验想象,于是 一个只有九百字的作品容纳了这么可怕的家庭危机和风暴,真是令人吃惊和赞叹! 3、结尾 4、其他 辅助材料 第二课课后选择题: 1、小说三要素是 ( ) A 故事情节 B 典型人物 C 矛盾冲突 D 环境背景 答案:ABD 2、微型小说的情节特点:( )(多选题) A 主干突出 B 波澜壮阔 C 曲折离奇 D 常有突转 答案:AD 3、《在柏林》这篇微型小说中那一句话运用了留白的手法 A “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 B “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C “两个小姑娘不假思索地嗤笑起来” D “一个老头狠狠地扫了她们一眼” 答案:B 4、阅读许行的微型小说《钱包》(《作家》1990年第七期),情节发生突转的单元是( ) A.他从饭店打完工,在回家的路上忽然被一个小个子亚洲人撞了一下,他警觉地一摸裤兜,发现钱包没了。 B.他立即用英语大叫: Wallet, Wallet! (钱包,钱包)。那撞他的人不但没有停,反而加快脚步跑开了。 C.他奋起直追,且边跑边用英语喊: 赶快站下,把钱包拿出来。 那撞他的人就更加慌张,跑得更快了。` D.他以百米赛的速度猛追。那撞他的人绕着树跑,企图用灵巧的身躯摆脱他,而他也绕着树追。就在他马上就要追上的时候,那个撞他的人扔下钱包跑了。 E.他捡起钱包回到自己的住处。当他打开钱包查看时,才发现钱包不是他的,里面有800多元美妙、几枚硬币和一张工资结算单。原来那个撞他的人也和他一样是在饭店里打工的。他看看自己的裤子才猛然想起,早晨起来时换了一条裤子,自己的钱包还在原来裤子的兜里。 答案:E 5、美国作家凯特•肖班的《一个小时的故事》有四个情节发展单元: (1)马莱德夫人突然获悉她丈夫在铁路事故中遇难。 (2)马莱德夫人不仅没有表现出悲痛欲绝的神情,相反却还有一种挣脱了束缚,获得了自由的喜悦。 (3)马莱德夫人的丈夫布伦特雷•马莱德先生突然回来了,原来关于他遇难的死讯是失实的。 (4)马莱德夫人短暂的喜悦消失,心脏病突发猝死。 下列对于《一小时故事》的情节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 这篇作品以跌宕起伏的戏剧性情节,相当有深度地揭示了那个时代里美国社会夫妇关系的危机 B 她因承受不了这样巨大的由悲到喜的心理反差而引发了心脏病猝死。 C这篇微型小说的情节连续三次反转 D造成多次突转效果,突出了马莱德夫人内心渴望摆脱家庭、向往独立人格。 答案:B 自我教学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