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关于葛老师的切线长定理一节课,我从教材和教法的角度谈一下自己的看法。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圆的切线的性质和判定后,对切线的迁移和拓展。葛老师对教材做了适当的加工和处理,本节课借助学案导学设置了三个活动情景,通过学前准备、活动一、活动二、活动三充分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首先让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几名学生上黑板画一条切线、两条切线、三条切线、四条切线的图形,以学生动手操作作图活动为平台,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成果展示,并结合教师的启发性提问对所学切线知识进行迁移,自然导出切线长定理,并结合图形提出问题运用定理,强化核心知识点(切线长定理),教师在整个活动中只是参与者、指导者、合作者、设计者,帮助学生从具体作图中提炼有效图形,让学生观察图形特点、并结合课件动画展示图形变化,使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并不失时机地鼓励评价学生。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经历了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以及知识的建构过程,在作图活动中尽量为学生提供做中学的机会,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体验。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及时规范学生语言,比如有的学生在归纳切线长定义时说“圆外一点到切点之间的线段叫做切线长”,葛老师及时订正为是“圆外一点到切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切线长”,再比如在内切圆概念引入时,圆的三条切线构成的图形中存在三个切线长定里的基本图形,学生说的是存在三个切线长定理,教师及时订正。本节课通过活动一、活动二、活动三对核心知识点进行了三次以上的强化,本节课虽然没有大量的练习,但是以问题为主线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强化核心知识点,并渗透化归、几何变换等数学思想,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本节课通过合作交流、归纳提升、当堂测评等环节之后,几个学生又提出了一些问题也可以说是困惑吧,我觉得这也是本节课的亮点,我们知道研究源于问题,本节课从问题开始,以问题结束,言虽尽、思不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这一点也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