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向课堂要效率、要能力 陈老师在初一(3)班开设了教研课《平面图形的认识(一)复习》,陈老师这堂课的最大特点就是容量大,起点高;整个设计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一气呵成,充分反映出陈老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给我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几点: 一、精心设计每个问题,化难为易. 可以看出,陈怡老师在课前作了充分的准备,每个题目都是精心设计,如陈老师设计的第一个题目:前三小题就是对学生易错易混的知识:直线、射线、线段进行比较、区分,后三小题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提高、加深,要求是比较高的,特别是如何不重不漏的数清所有的直线、射线、线段和角,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但学生都能很好地解决,可以看出陈老师平时的教学工作是非常到位,非常扎实的. 二、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有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陈老师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始终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在第二个题目中,陈老师首先运用了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让学生对问题分可能出现的情况画出图形,再分别解决;其次陈老师又运用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将题目中的已知线段从具体的数值变成了用字母代表的一般情况,题目的要求一下子提高了,但由于有了前面的基础,学生基本上都能圆满的完成;第三,陈老师在解决了线段问题的基础上,运用了类比的数学方法使学生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角的问题,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 陈老师非常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中出现的问题都来源于学生,陈老师又在学生的问题上进行了完善、加深、提高;在陈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在整节课中始终处于脑子高速运转的积极思维状态,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四、注重联系实际,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陈老师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探究三角板中的数学问题.对三角板学生是非常熟悉的,而且是每个学生都有的,陈老师充分利用这一资源,解决了一系列直角三角形中的典型问题,将本来比较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成了具体、形象的实际问题,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大了课堂的容量,同时还化难为易,可谓一举多得. 五、几点建议 1、在一开始的知识回顾中,PPT点得太快,具体的概念没有详细的复习,不过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弥补. 2、在对重点、难点的辨析后,老师应该归纳小结,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对学生可以更放手一点,既然是学生自己设计的题目,就可以让学生自己上讲台提问,给学生一个更广阔的舞台. 总体来说,陈老师的这堂课上得很精彩,学生们在课堂上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方法,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是值得我学习的一堂课. 以上仅是本人的一些想法,不当之处请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