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被压缩的空气》评课稿 《被压缩的空气》是小学科学教课版三下《空气》单元的第三课。建设小学陈台老师执教的这堂课凭借他扎实的基本功,新颖的教学设计,在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渲染下,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在课堂上积极动脑,动口。在陈老师的课中我看到了好多闪亮的东西。他本着“发展学生的科学概念”精心设计活动,在学生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建构“空气可以被压缩,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的科学概念。 闪亮点一:教师通过鼓励与考一考学生的方法了解学生学情。当学生就位,教师通过谈话的方式赞扬在坐的学生但又透露出想亲眼见见他们的实力,于是就开始了解学生对刻度的认识,由易及难,从认识整数到认识每一小格的代表的数。 闪亮点二:教师巧妙使用行为暗示引导学生探究方向。在学生认识了注射器后,教师自己用注射器分别吸取了水和空气并尝试压他们。学生对教师的操作方式历历在目,也会纷纷试试并完成老师接下来的玩法——压一压空气。从而有效引导学生朝着教师预定的教学目标前进。这种行为暗示做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心理效应 闪亮点三:教师采用教师用画图的策略呈现出学生头脑中的原有科学概念,采用引发认知冲突的方法促进观念转变。在学生探究压空气活动后,全班分析对比两组数据,一是压之前的数据与压不动时的数据;二是压不动时的数据与弹回时的数据,学生头脑中产生了问题,到底少了的一部分的空气哪里去了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