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天,听了郭老师教的《运动起来会怎样(二)》的科学课,我感触颇深。 首先是郭老师的科学课的教学艺术让我钦佩。科学课——教学重在研究,培养学生研究兴趣。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郭老师一是抓住教学目标,通过复习旧知引入新知的教学,平地起步,缓缓引入。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心脏要完成输送血液及工作强度大,从而初步建立保护心脏健康的意识。郭老师通过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呼吸的作用是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排出二氧化碳,同时知道了运动之后,呼吸次数增加,心跳次数也增加,提出了“跳动与哪些器官有关”的问题。这样顺其自然,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学习新知的欲望。自然地投入到本课时的“了解心脏要完成输送血液”的学习之中。二是结合教学内容,运用了体验法、实验法进行教学,使学生体验到了心脏的工作强度大,从而建立了要保护心脏健康的意识。在教学时郭老师首先运用教材中阅读材料,并配置相关的血液循环图片,让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进行分析估算,明白了心跳为什么会加快。并感受到了心脏工作量的巨大。这样让学生从理性上得到了认识。接着,让学生亲身体验心脏的工作。通过用洗耳球代表心脏、心室,塑料袋代表血管,手捏的压力代表心肌的收缩,输送的水代表血液,这样一个简单的模拟实验,让学生感受到了心脏工作的巨大。从而产生了要保护心脏健康的意识。三是整个教学设计,循序渐进,环环相扣。从旧知到新知,从新知到体验;从教材到图片,从图片到操作;从操作又回到教材;从理性到感性。无不体现了郭老师科学教学的艺术与魅力。尤其是让学生跳动,亲自感受自己恢复正常心跳的时间,更是点睛之笔。把教学推向了高潮。呈现出了从教材到体验,从体验到掌握,从掌握到用运,这一研究性的教学课堂。体现了知识来源于生活,深化于理性,运用于生活的规律。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其次是郭老师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让我敬仰。他虽然年过半百,但工作热情仍然年轻。他那教学前的精心准备是他满腔工作热情的体现;他那“呼吸”“学习”等生硬的普通话是他对工作更完美的追求;他那“好”“就这样”这亲柔的话语是他爱生如孙的写照。 郭老师,如您在教学中多关注学生差异,多让学生质疑,您的研究将更加成功,您的科学课堂将无可挑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