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环球之旅(1)——亚洲之声 用一课时的教学时间,引导学生较全面地了解了三个国家的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节奏紧凑,课堂结构较为合理。 刘老师的教学有如下几个亮点:其一是选材经典且全面。精选了三个国家具有符号意义的音乐,且包括歌、舞、乐三个方面的内容。如,朝鲜的乐器伽倻琴、民歌《桔梗谣》、长鼓舞;日本的乐器尺八、歌曲《樱花》、日本舞;印尼的甘美兰音乐、《划船歌》等等。这些内容应该是这三个国家的音乐名片,是初中学生第一次接触三个国家的音乐文化所必需熟悉和了解的内容。其二是引导学生探讨了其音乐风格的特点与形成。如,朝鲜民歌多三拍子,日本民歌的都节调式,印尼歌曲的欧洲风格,等等。其三是在教学中较好地融入了音乐相关文化的了解,拓展了学生的艺术视野,加深了学生对音乐文化的理解,使音乐教学更具文化内涵。 同时又有几个小问题提出来与刘老师探讨。 关于教学的引入。每到一个国家,都是从乐器了解开始,如,朝鲜的伽倻琴,日本的尺八,印尼的甘美兰,而学生对这三个国家的乐器可能比较陌生,相反可能对歌曲可能较为熟悉,也更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时可否从歌曲的感受与体验切入教学。且对三个国家音乐的认识采取同一种方式导入教学,也缺乏灵活性和新颖性。建议朝鲜可从长鼓舞切入,日本可从学唱《樱花》开始,印尼可以从甘美兰引入,“甘美兰”音乐的新、奇也足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关于音乐风格特点及成因的分析。引导学生分析音乐风格及形成原因时,应该以探讨为主,不要太绝对化。如:分析为什么朝鲜歌曲大多为三拍子时,师问:“朝鲜妇女是怎么提水的呢?背水都是把水顶在头顶上,如果用二拍子的歌曲《闪闪的红星》‘5·5 5 6 ︱ 5 –︱…… ’,再用三拍子歌曲《桔梗谣》‘3 3 3︱3 3 23 ︱……’。哪一种拍子水才不会晃出来呢?当然这种三拍子的节奏与朝鲜的语言等多种因素都是有关的。”这种音乐风格形成原因分析还是有点牵强,且过于绝对。 关于教学深度的把握。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对于音乐风格分析的应该把握什么样的深度。因这是学生第一次以专题的形式集中了解一个国家的民族民间音乐,又由于受课时限制,一节课需要了解几个国家的音乐,如何把握教学的深度,值得思考。在该课的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朝鲜音乐三拍子多,了解日本音乐的都节调试,应该是可以的,但如果再深入比较朝鲜三拍子和欧洲圆舞曲的三拍子的不同,比较中国民族调式与日本都节调式的差别,可能教学时间上不允许,或仅由老师带一句,学生还是不知所云,难以理解。不如在教学中不涉及此类问题的探讨。初中音乐教学中还是更多地强调让学生 “知道是什么”就够了。 关于教学活动的设计。该课的教学内容丰富,该课的教学目标指向对一种音乐文化的认识,教学中应该更多的强调学生感受与体验音乐,或以演唱的形式参与表现音乐,加深对音乐文化的理解。刘老师在教学最后安排的“学生分组表现音乐”活动, 用口哨、舞蹈、钥匙或笔打击节拍、使用竖笛等课堂乐器、诗歌朗诵等形式表现歌曲《划船曲》,这种创造性的音乐表现活动可能难以有很好的表现效果,也非本课教学的重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