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计算机应用 一、 课程性质与地位 1.课程性质。 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是大学阶段学习的基础,是将来走入职场不断自我更新的一个基本能力。一个学期的课程中逐渐形成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是本门课程的课程目标。 2.课程地位。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校的公共基础课,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了解计算机基本组成,掌握常用的操作系统、熟练使用Office办公软件及网络与安全技术。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未来在信息化社会中的工作打好基础。 二、 教学对象分析及要求 本学期授课班级为 2011电子政务。学生的思维活跃,但在知识的广度和实际应用能力方面欠缺。学生在计算机软硬件方面并不陌生,但是缺少系统性,需要加强对计算机的软硬件的应用能力。 高职智力不差,但自控能力相比较差。所以要从非智力因素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三、 课程体系 1. 课程置换背景 《计算机应用》总计64课时,学生必须掌握软硬件基础知识,文字、数据、图片等信息处理的能力,并掌握网络基本应用技能。 多数院校自大学一年级开始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并且将该门课程列为必修课程,课程内容实用,可操作性强。但是,因入学前学生所在地区、文化差异和发展不平衡,以及计算机课程未列入高考要求,导致学校及学生重视程度各不相同,使得学生整体计算机素质和水平参差不齐。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理念将越来越多地在教学中应用。运用网络技术,学生自主学习已成为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中国铁道出版社引进的“IC3计算机应用能力国际标准和在线辅助教学与管理平台”提供了一种创新教学模式,具有在线学习、在线辅导和在线认证的一系列功能,对于高校计算机教学来说是一个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