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性状遗传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是本单元乃至初中阶段的难点之一,要从宏观的“性状”表现中让学生了解到微观的“基因”在其遗传中所起的作用,并从中总结出规律性的内容,这对于以感性思维为主,而理性思维正处于发展阶段的初中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在这过程中概念性的知识掌握成了学生能够总结出规律性内容的基础。因此,本人从表观的、已知的现象和知识入手,通过探究和引导,让学生初步认识一些基本概念,如从“基因”和“性状”引导学生认识“显性基因”、“显性性状”等等;同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形象将微观的“基因”和宏观的“性状”联系起来,让学生认识“性状表现决定于个体的基因组成”,再通过“基因型”和“表现型”的讲述,了解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而受精卵的形成是通过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来说明“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由此引导学生学习通过图解的方式说明“性状的遗传有一定的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第一课时中,学生在理解“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上仍然存在较大的困难,必须强调说明在个体的体细胞中基因是成对存在的,而在生殖细胞(配子)中基因正常情况下只存在成对基因中的一个,即成对存在的基因一个进入精子,一个进入卵细胞;而在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时就成为“一对”了。 第二课时中,学生对概念的掌握情况和概念图的绘制情况成为控制教学进程的关键,若学生在课余时间对概念的掌握良好,能够在课堂上及时地找着概念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在较短的时间绘制完成概念图;若不然,则得花较多的时间帮学生理清楚概念之间的关系,从而影响到后面“活动:预测一对夫妇所生子女的性状表现”进行。因此,还可以通过组织学习课前先完成概念图的绘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的方法来进行处理。 而在“活动”中提示学生的解题思路成为活动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必须先清楚地判断出显性性状是什么,然后定下左撇基因或右撇基因哪个是显性基因,根据父母的性状表现写出他们所有有关的基因型,最后通过子女的基因型准确地推断出父母的基因型。 本节课总体的教学过程及应用的教学方法较为合理,概念图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从核心概念出发找到与其它概念的关系构成知识框架和学生活动如何有秩序的开展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本小节的内容是教学难点,所涉及的概念较多,内容也相当抽象。应该让学生从更多的活动中来慢慢理解,但是仅仅用2节课的时间来完成,很明显是不够的,除了还要继续巩固知识,还要用习题(生活中的现象)来加深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