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教学后感 让课堂成为师生思维火花碰撞的地方(教学后感) 上周五我在初一(1)上了一节教研课,课题是《绿色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原理。对初一的学生来说,这节内容有几个抽象的概念:溶液、溶液的浓度等,所以对学生理解水分的散失和吸收构成一定的难度。为了把抽象的科学原理变得通俗易懂,同时为了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我进行了这样的教学设计: 一、从生活中的问题导入课题: 出示一幅“正在输液的大树”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有没有见过这样的场景?大树为什么要这样?你有没有问题? 从而引出这节课的内容: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同时告诉学生这节课的三个主要学习内容:吸收部位、吸收原理和运输途径。 二、从生活中的问题展开讨论: 1、出示一幅:“正在移栽的大树”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棵大树的根部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处理? 总结植物的根的作用,从而让学生初步明确: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部位是根部。 2、出示三幅“植物的根”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根的哪些区域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活跃区域呢? 引出根尖的结构,引导学生思考根尖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着重强调成熟区的结构特点,出示“根毛”的结构,引导学生分析根毛结构的优点——增加与土壤的接触面积,从而判断成熟区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活跃区域。 三、从一个小实验发现科学原理: 从问题“植物没有嘴,水分和无机盐是如何进入根部的呢?”引出对吸收原理的思考: 学生探究活动:将三个萝卜条(1、2号是新鲜的,3号是暴露在空气中两天的)依次测量长度和软硬度,再将1号放置于浓盐水中,2号和3号放置于清水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再取出测量长度和软硬度,对结果进行比较,先描述实验现象,再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实验现象:萝卜条浸入浓盐水后变软变短了,2号变长变硬了,3号变长变硬了。 原因:3号放置于空气中,水分散失,所以变软了,重新将3号萝卜放在清水中,萝卜又吸收水分,所以变硬了,而1号萝卜由于放在浓盐水中,水分散失到浓盐水中去了,所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