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教学反思 《三峡》 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文章,即使是文言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读起来依然不应该有多大困难。但不管怎么说,它是一篇文言文,文言文字、词、句、意的工具性必须放在首位,引导学生弄懂文言字词的含义,疏通文意。落实字词和文意的理解是阅读文言的基础,否则文言的教学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怎样让学生在感受文章语言美、意境美的同时又能识记理解文章的字词句意,我还是使用我一贯用的方法:多读。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也常听说熟能生巧。文章读熟了,好多意思自然而然就悟出来了,试想,一个同学文章都读的不通顺,想让他理解是不大可能的。 在朗读的教学环节中,我没有从理论上枯燥地去讲解如何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而是让学生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去朗读、去感悟。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学生们的朗读激情和朗读兴趣被激发出来了,学生们的朗读水平也自然而然的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美妙的旋律,深情的朗读,使学生们初步感受到了三峡之美,初步享受到大自然的审美情趣。 疏通这篇课文文意时,我没有采用串讲的方式,因为我发现串讲的效果不大好,班级除了几个优秀学生能认真听讲记笔记,其他的同学坚持不了几分钟,也不能完全怪他们,因为串讲确实比较枯燥乏味,一节课讲下来,老师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听的昏昏欲睡,一节课基本就是填鸭式,效果甚微。于是我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先在小组内合作弄懂文意,若有不懂的就做上记号,然后再班上集体探讨;最后我出示重点的字、词、句进行检测。这样,他们的积极性比较高,而且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甚至是成绩很差的同学都能回答对问题,因为好多词意注释上都有,只要他们“有意注意”了,就能回答出来。即便是如此,我在讲到文句优美的地方,还是放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反复读,我觉得这个很有必要。 在研讨文章内容方面,我精心设计了一个又一个由浅入深的问题,先从整体入手,提问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文章都写了三峡的哪些景物?几乎所有的同学都能脱口而出:“三峡的山和水”。便分析三峡的山与水的特点,为了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我采用了多媒体,一幅幅三峡美景的再现,学生的激情一下子被点燃了,同学们都被三峡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了,都投入到了学习中,我的教学目标的完成是比较成功的。 总之,本节课突出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但由于驾驭课堂的能力还不强,显得这节课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如教师各环节的衔接语言、启发引导还不够到位、课堂上生成性的精彩的东西不多,特别是学生对本文语言的品味不够,跟时间不足有很大的关系。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教改的同时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更有效的掌握知识形成能力,也应该是研究的方向。 “ 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把课堂的细节做好,在平时的教学中,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