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神思在读中飞扬 ----------《满井游记》教学反思 《满井游记》是文言文单元的一篇游记。本文描写了早春二月作者游览京郊满井的景色以及作者出游时喜悦的心情,既做到传山水景物之神,又处处洋溢着作者悠然神往的情感,可以说是游记的典范。本文文字简练,描写生动,尤其是独特的比喻,更为文章增添了许多诗情画意。 文言文的教学,我个人认为既要选择性地继承传统的教学方法,又要有所创新。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读、议、析。在读中训练语感,培养语感后来议,在议中析,逐层深入。 课堂教学中,我主要以读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先是诵读教学法,使学生在诵读过程中体会语感,把握作品的艺术风格,通过听朗读,让学生自己想象文章画面,感受文章意境,力求突破教学重点;最后通过重点品读,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进一步体会作者个性化的写景特点,完成教学难点的突破。教学过程中注重课堂讨论,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在学法上,力求让学生掌握通过画面想象,再现艺术形象,赏析写景文章的学习方法,培养其自学能力。 朗读的训练采用了三种方法,读没有标点的句子、去掉“之”字来读、舒缓地读(小组互读的形式),这些方法,对学生来说,比单纯地读背诱惑大得多。这些方法,不但形式吸引学生,而且也确实扎扎实实地读的训练,内容与形式并重。 讲读这一环节中,我大胆采用了我们的老套教学法:逐字逐句地解读课文。事实上,这种对课文的解读,也复习了刚才对课文的翻译。一箭双雕,非常不错。现在我们的老师,很怕这种逐字逐句地解读课文,怕流于琐碎。其实,这是处理的一个高超,既能够很好的解读文本,与文本面对面,又不流于琐碎。 品读环节, “现在,你就是脱笼之鹄,你最想在作者笔下的哪种景物中驻足流连?为什么?把驻足流连的理由写在一旁。选定句子后,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在脑海里把文字变成画面。”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常常是要求学生描述整个这一段的画面,这样,因为画面较大,学生的畏难情绪容易产生,造成很大一部分学生不愿意动笔。而另一部分动笔的孩子,也因为画面较大,也有些顾头不顾尾的感觉。而这里,只要求学生对一种景物进行描述,大大减小了难度,门口降低了,参与的热情自然就高了。而且,只写一处,容易写好,学生的成就感就会高。最主要的是,我们在让学生参与的时候,往往就是让学生描述一处景物,没有新意。而这里是说“你就是脱笼之鹄”,你“最想在作者笔下的哪种景物中驻足流连”,学生会觉得很新鲜,思维也就随之活动起来了。当然,学生开始的时候肯定不知所措,但是老师不着急,他不是一开始就给学生范例,而是在学生动不了笔的时候才将范例展示出来,范例的作用也就发挥到了极致。 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说过:“语文是读出来的。”坚持以读为本就是要把读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要让学生充分地读,有诗意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语文是一门充满诗意的学科,我们要努力营造诗意的课堂氛围,指导学生诗意地品读感悟,让课堂洋溢着诗的浪漫,弥漫着诗的芬芳,让师生的情感体验在诗情画意中得以升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