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姥姥的剪纸》教学反思 《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的特点。因此在上世纪90年 代,“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是一句耳熟能详的话,而现在提起“训练”似乎不再那么理直气壮了。有心的老师会发现《标准》基本不提“训练”二字。语 文教材中原有的“基础训练”也被“积累•运用”、“语文园地”等名词代替了。很多老师就认为,现在不提倡训练了,要少提训练的事了。这是一种误解。《标 准》淡化“训练”一词,并不是反对训练,而是反对繁琐、机械的训练。因为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以权威自居,学生往往处于被“训”、被迫“练”的地位, 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影响了训练的效果,语文学习的兴趣大大削弱了。正如袁振国先生所说“工具价值压倒了目的价值,学生可能掌握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可是失掉了兴趣、激情和灵性。”《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由此可见,训练本身没有错,问题是如何改进训练方式方法,让语言文字训练“悄悄地进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结合《姥姥的剪纸》一课,我是这样落实课题研究的。 一、教学设计 《姥姥的剪纸》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祖孙俩浓浓的亲情流淌在字里行间,有很多留白之处供读者细细体味,抓住这些留白之处,文章有很多可用的语言文字训练点。 1、角色换位 把 别人当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