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2 泼水节与那达慕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传统节日,感受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2.知道我国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政策,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 3.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与各族小伙伴团结友爱。 教学重点: 感受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了解并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各具特色的传统节日。 2.感受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 3.初步知道我国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政策,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 教学重点: 感受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
教学过程: 活动一:启发谈话 揭示课题 活动目的:通过复习交流来引入新课。 预设时间:5分钟 活动过程: 1.启发谈话: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这个大家庭里生活着56个民族,你们还记得有哪些民族吗? 2.学生交流。 3.揭示课题:泼水节与那达慕 4.学生质疑。 活动二:多彩的“民族之旅” 活动目的:了解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各具特色的传统节日和民族风情,感受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 预设时间:28分钟 活动过程: 过渡:我国各民族之间由于自然环境、社会发展的不同和风俗习惯的差别,形成了许多具有特色的节日。 1.民族节日 (1)了解傣族人民的节日——泼水节。 (2)了解蒙古族人民的节日——那达慕。 (3)了解其他少数民族的节日(三月街、火把节、插花节)。 2.民族风情 (1)少数民族歌舞 ①听一听,唱一唱少数民族歌曲。 《金孔雀轻轻跳》、《我的家在日喀则》、《新疆是个好地方》、《草原就是我的家》 ②赏一赏,跳一跳少数民族舞蹈。 (维吾尔族、藏族、傣族、满族、回族) (2)少数民族服饰 游戏:给不同的少数民族挑选合适的服饰。 (3)少数民族工艺品 ①介绍珞巴族的缀贝熊皮挎包,鄂温克族的狍皮靴,水族的马尾绣背带以及阿昌族的银壳嵌花刀具。 ②学生开展交流会。 (4)少数民族文字 ①介绍最古老的象形文字——东巴文字。 ②认识人民币上的少数民族文字。 3.民族政策 我国实行的民族政策: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 活动三:同唱歌曲 激发情感 活动目的:教师归纳总结,并引入“小舞台”版块,让学生唱熟悉的歌曲《爱我中华》,感受民族大家庭的温暖。 预设时间:2分钟 活动过程: 1.教师小结 :我们56个民族团结在一起,亲如一家。 2.同唱歌曲《爱我中华》,感受民族大家庭的温暖。 ★布置下节课教学准备任务:小组内收集民族风土人情图片资料,编一份民族风情小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民族风情小报展示。 2.快活林——民族平等 共同繁荣。 3.我能行——各族儿童团结友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