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跳竹竿教学设计 一、 指导思想: 本课依据新课程标准精神,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使教学内容体现生活性、大众性、娱乐性和实效性。在教学中我选择了民族民间体育运动项目“跳竹竿”作为课堂教学的内容。将其引进体育课堂教学中,是充分考虑到此项运动的特点:舞者在敲动的竹竿中来回跳动穿梭,人、声、竿三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极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通过对它的学习与尝试,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我国民族文化、民族风情的了解;有利于发展学生身体的灵敏、力量、耐力等素质,特别是有利于提高动作的节奏感和协调性,能培养学生间的相互合作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体育的快乐!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 教材分析: 竹竿舞是来源于我国黎族、傣族等少数民族的民间体育活动,它利用竹竿有节奏地进行来回敲击,舞者在敲动的竹竿间轻快地来回穿梭舞蹈,极具趣味性和挑战性,而且简单易学,它开阔了学生视野,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学过程中享受美、创造美。将民族民间“竹竿舞”引进体育课堂中,通过对它的学习与尝试,有利于加深对我们民族文化,民族风情的了解;有利于发展学生身体的灵敏、耐力等素质,特别是有利于提高身体的灵敏感、协调性和动作的节奏感,发挥弹跳力。另外,“竹竿舞”跳法多样,竹竿的开合变化灵活,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运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的能力;能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能培养学生间的相互合作能力、创新意识。此舞蹈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因此,将其作为教学的载体。游戏“救护伤员”让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得到了充分体现。 三、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兴趣浓厚,能主动、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乐于学习对体育活动有浓厚的兴趣,并能在活动中对愿意表现和展示自我有很高的愿望和热情。竹竿舞的特点恰好符合了她们的身心特点,动和美的结合。通过竹竿舞教学让学生从中体会自编、自创、自演、自导的快乐。 四、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学生随音乐利用纸棒进行队列练习。 导语:今天天气真不错,我们骑着马出去玩玩吧!(学生随音乐的变化“骑马”变双圆----大圆----小圆---- “坐马车” ) 反思: 活动开始部分设计了随音乐利用纸棒进行队列练习在这一环节中由两队“骑马”变双圆----变小圆----合作组合“坐马车”体现了动静交替的原则,让学生初步尝试了与同学合作的快乐,同时也为下一个环节奠定了基础。 2、基本部分: (1)利用纸棒进行“一棒多玩” 导语:纸棒可以和我们玩坐马车的游戏,还可以和我 们玩什么游戏呢?我们一起来试试,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同学一起玩。(小学生四散游戏) 队形:两路纵队(见附图) (2)学习“跳竹竿”游戏 A、讲解游戏玩法 导语:刚才同学们用纸棒玩了许多游戏,今天老师要和大家用纸棒玩一个新游戏——跳竹竿,这个游戏可以三个或四个小朋友一起玩,其中两个小朋友手拿竹竿面对面跪下,用竹竿同时分合敲击,另一个小朋友在中间看准竹竿的分合跳进或跳出。大家可以自己选择小伙伴一起试一试。 队形:梯形队(见附图) (3)学生自由组合尝试玩“跳竹竿”游戏 队形:四散 (4)对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合作、交往方面) 导语:你刚才和谁一起玩的?你们是怎么跳竹竿的? 队形:梯形队(见附图) (5)鼓励学生创造性地玩“跳竹竿”游戏,师生共同参与。 导语:刚才同学们在跳竹竿时想到了许多不同的跳法,真有趣!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跳竹竿,行吗? 队形:四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