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3课 纸柱造型 一、进入本课的内容 1、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12册的第3课,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教学。纸柱造型是一次立体造型的练习,比较抽象,需要在六年级的学生,在已掌握的操作技能上进行进一步的空间想象,因此本课可以通过让学生对佳作的欣赏,形成对“立柱”正确的空间理解,并初步感知纸柱造型的艺术形式及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选择一个基本柱形,再选择自己喜欢的制作方法(如剪、卷、翻、刻、折等),主动地探求纸柱造型的表现方式,让学生更具有创新意识。另外,这一课可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如建筑物、生活用品等,学以致用,引起学生的共鸣,让美术和生活联系的更紧密。 (1)教学目标 ①认知领域:让学生掌握裁切、卷压、折叠、粘贴等方法,并灵活运用这些基本方法设计制作纸的立柱造型。 ②操作领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启发学生的联想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 ③情感领域: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培养审美意识和审美创造能力 (2)学习内容 ①教学重点:掌握裁切、卷压、折叠、粘贴等基本制作方法。 ②教学难点:能更巧妙、有创意地制作出精致美观,有新意的作品。 (3)建议课时:1课时 2、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纸制建筑模型,范作及演示所需的半成品,双面胶,剪刀,直尺。 学生准备:美工纸,剪刀,直尺,铅笔,双面胶。 ●教学思路: A、游戏激趣 1、抢答:教师让学生抢答,我国的四大发明是哪些。让学生用手摸一摸,折一折,揉一揉纸,感受纸性。 2、让“纸”起立:教师让学生上台尝试纸的可塑性:谁能让纸站立起来? B、欣赏导入 1.教师简单介绍纸雕艺术。 纸雕是一种运用卷曲,立面,立摺,立柱,立体等方式,将平面纸张立体化的技法。 纸雕的起源应追溯中国汉朝纸的发明及16世纪德国对纸的改良成果。十八世纪中叶,欧洲一群喜爱创作的艺术家开启了纸雕艺术的大门,他们利用简单的工具及不同的纸张,创作出许多主题式的纸雕作品。 2、展示纸制建筑模型,初步感受纸的立体形态。 3、通过大量的佳作欣赏,让学生感受纸柱造型的艺术表现形式及特点。导入课题。 C、探究学习 1、探究立柱的样式,与造型方法 ①让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习的兴趣。 思考:你能想到那些柱子的样式? 你用什么方法,做出了纸柱? ②讲授,并通过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从平面到立体的过程。 a) 概括立柱的两大形式:圆柱和棱柱。让学生欣赏两种柱式的造型。 b) 演示“卷、折”两大基本方法。 演示一张平面的纸通过卷压、粘贴变成圆柱体。 演示将圆柱体折叠两次变成四方柱体。 2、探究用怎样的纸雕方法美化纸柱造型。 a) 让学生探究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使纸柱的表面更具有“凸凹”的美感。 b) 讲授、演示“裁、切、折”方法 演示裁切的方法: 将一个制作好的纸柱造型,采用裁、切、折方法使外形产生新的变化。裁切的步骤:①把纸柱压平;②按设计的位置、长度和角度剪开;③正反折;④整理成形。 c) 将准备好的另外—个半成品,让学生上台尝试用“裁切折”的方法将其外形产生变化。 d) 启发创造思维。 再次欣赏图片,让学生分析它们采用的方法。 欣赏教材中的学生作品。 向学生提出制作要求。运用裁切、卷压、折叠、粘贴等方法,使一张纸由平面变成纸柱造型、设计制作1~2 件精致、美观的成品。 D、激励评价 (1)学生展示各自的作品,说一说自己觉得有新意的纸柱造型。 (2)学生可依据自己表现的内容自由联想,与生活中的用品、建筑等联系,说一说自己的作品的制作意图。 D、课后延伸 让学生知道在生活中有很多建筑和用品都用到了立柱造型的艺术元素,比如: 建筑中的古罗马竞技场、帕特农神庙的立柱、钟楼、现代的大厦等 生活用品中的笔筒、台灯的灯架等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用到立柱造型的物品,并尝试自己做一做模型。 (2)解决重点与难点的要点 ●把握好教学的深度,利用探究这一学习形式,不断激励学生,自主尝试运用最简单的纸雕方法,有规律地进行组合加工完成作品创作,体验成功喜悦。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纸雕的剪、刻、折方法进行细致的辅导,制作的步骤进行适当的演示。造型时要从整体出发,强调纸柱表面“凸凹感”变化,学生可根据自己设计意图对纸柱的各部位作有规律或无规律的剪、折,使之表面具有丰富多变的浮雕效果。 ●欣赏艺术大师和学生自己创作的纸柱造型作品,开拓学生的眼界,从中寻找艺术创作的灵感 。 (3)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学生尝试用纸雕的方法表现纸柱造型时,由于需要运用空间思维,兼顾制作结束后的立体效果,所以在制作时往往不敢尝试,不知从何下手。为此,可让学生通过欣赏图片,从模仿到加以简单变化,再从简单变化到随意创作,由开始的探索“涂鸦”,到后来的有意创作,慢慢消除学生的胆怯,使纸柱造型形象更加放松,更具有一定的随意性所赋予的变化。 3、学习评价及建议 (1)学生的评价 ●喜欢哪些纸柱造型的作品?为什么? ●纸柱造型做到了与众不同吗 (2)大家的评价 ●纸柱造型的制作方法你学会了吗? ●这种教学活动你感兴趣吗? (3)评价的方式 学生自评与师生互评相结合。 二、典型案例参考 ●游戏与体验 1、抢答:教师让学生抢答,我国的四大发明是哪些。让学生用手摸一摸,折一折,揉一揉纸,感受纸性。 2、让“纸”起立:教师让学生上台尝试纸的可塑性:谁能让纸站立起来? ●欣赏与感受 1.教师简单介绍纸雕艺术。 2.教师出示纸柱造型图片,请学生欣赏并谈感受。导入课题 ●启发与尝试 1.请学生尝试:把平面的纸张制作出立体效果。 2.讨论、交流不同的制作方法。 3.小结:折是最基本的制作方法,还可以进行刻、剪、卷等,都可以让平面的纸张呈现出立体效果。 概括立柱的两大形式:圆柱和棱柱。让学生欣赏两种柱式的造型。 4.讲授、演示“裁、切、折”方法, 5.小结:设计的时候、线条不宜复杂,要注意线条的疏密、曲直组合和变化。 6、在尝试作业的时候,有没有具体的困难? ●美化与实践 1. 讨论:让学生探究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使纸柱的表面更具有“凸凹”的美感。 2. 讲授、演示“裁、切、折”方法。提示学生先用铅笔在纸面要剪折的地方轻轻画上线,然后再剪、折。 3. 再次欣赏图片,让学生感受纸柱造型的艺术形式,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 4. 学生练习。 ●展示与评论 1、展示作品。 自评:介绍自己所用的方法。 互评:① 线条组合如何,是否简洁又有变化? ② 运用了哪些技法,是否有创新? ③ 立体感是否强? 2、教师点评小结 3、课后拓展:纸柱造型还可以运用在哪些地方? 三、教师教学随笔: 总的来说,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抱有极大的兴趣和热情,教学模式中融入了学生探究式地学习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了中国古人的伟大发明——纸,可以通过艺术的再加工,可以变成更为现代、更为美观的艺术造型,体验了纸特性,学会对原本平面的纸,进行折、剪等方法的加工,使之成为具有现代感的、造型美观新颖的立体纸柱。同时通过对纸柱造型的设计,还让学生理解了和掌握了立体构成的简单知识及纸雕的简单方法。并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立柱造型,又让学生觉得艺术就在身边,感到自己也能成为一名设计者,所以这样更容易地引发了学生的共鸣,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灵感,增强敢于创造的信心,体会创造的乐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