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迎春的节日 教学课例 [设计理念] 1. 感受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为了把平常的生活更好地结合到对音乐的感受中,根据本课的内容特点,创设一个“过年”的情境与气氛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的情境中,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2. 通过提供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在学习民族打击乐器锣、鼓、镲时,让学生采取分组讨论、探索的方法来学习。通过摸一摸,敲一敲,玩一玩来学习其演奏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造活动。重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究过程。 3. 表现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本课设计了唱、跳、奏、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表现音乐,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 [教学目标] 1. 能用喜悦的心情演唱广东特色的方言歌曲《行花街》。能在老师的帮助下,主动而自信地参与模拟逛花市的自编自演活动。 2. 学会用民族打击乐器锣、鼓、镲,感受和表现中国特色的春节气氛。培养自我表演意识,提高分工合作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打击乐器锣、鼓、镲;贴花;手绢花;灯笼;花束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言 (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手拿鲜花,听着《喜洋洋》音乐进教室。) 我们“小金鸟童声合唱团”结束了在美国的访问演出,回到了祖国。正赶上我国人民迎来了一年一度最喜庆、最热闹的春节。小朋友们,过年了!我们一起来布置教室。 二、 音乐活动 1. 体验:听音乐《春节序曲》师生一起贴窗花、挂灯笼布置教室。 (在贴窗花的活动中,学生感受到中国春节的节日特色和过节的热烈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过年你最喜欢的是什么? 师:过年时小明最喜欢干什么,我们一起去看看。 2. 感受:出示电脑课件,师生一起观看广东人过春节逛花市的音像资料,欣赏广东方言歌曲《行花街》。 师:小明喜欢干什么? 师:小明在什么时间逛花街? 师:花市真热闹,我们也去逛逛好吗? 3. 表现:分配角色。 (1)师:愿意做卖花的小朋友请站成两个纵队,其余的小朋友扮成买花人逛花市。 (2)老师调度:卖花的人站到位置上,买花的人、逛街人自由组合。强调逛花市时要小声说话。 (3)边听广东方言歌曲《行花街》,边模拟逛花市情景进行表演(音乐连续放两遍) (即兴表演“逛花街”,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二度创作,给学生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挖掘学生的表演潜能和创造能力。) 师:逛花街真开心!谁能用广东话说说“行花街”这句话? 师:请你们用广东话说:年卅晚行花街。 师:不错,在我们广东地区过年有一个特别的风俗习惯,就是在年三十的晚上去逛花街,人们把最香最美最喜爱的花买回家,为图个花开盛世、吉祥如意的好兆头。现在,我们再来听听这首歌曲,歌中那些地方还用了广东方言? (4)学生安静地听一遍歌曲范唱。 (跳一跳,真正体验南北不同音乐、舞蹈的风格,了解音乐与社会生活的紧密关系。) (5)师:歌曲中的“睇唔晒”是什么意思? 师:歌曲中哪些地方还用了广东方言? 师:普通话中的“这朵红花鲜”用广东话怎样说? 师:普通话中的“那朵黄花大”用广东话怎样说? 师:现在这首歌你能唱几句吗?(请小朋友试着唱一、二句也行) (通过语言的对比,让学生更深地了解音乐风格的不同是与语言、地域文化有关系的。) 三、歌曲学唱 1. 做接龙游戏:老师唱上一句学生接下一句(老师定音高) 师唱:年卅晚 生接:行花街 2. 用喜悦的心情随钢琴完整地唱一遍歌曲。 3. 师:唱歌时请坐直来,用微笑的感觉轻声地唱一遍。 4.学生按要求唱一遍。 师:“千朵万朵”的“朵”字不要唱得太长,听老师唱一遍。 师:老师弹完前奏再开始唱。看哪一个小朋友对音乐最敏感、反应最快! 5.随钢琴再完整地唱一遍歌曲。。 6. 用广东方言演唱一遍歌曲。 师:会说广东话的小朋友用广东话演唱,不会说广东话的小朋友学着他们唱一唱。 师:边唱边自由地用动作或表演来表现歌曲。 生:听歌曲《行花街》,学生自由创编动作表现歌曲。 (本环节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当面表演的自信心。此环节要争取每个学生都积极参加。) 四、比较体验 师:看大家逛花市的高兴劲,使我想起了我在家乡过年的情景。这有从北方来的小朋友吗?北方人过年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 (通过欣赏扩大学生的视野,了解中国人过年的不同的风俗习俗) 师:北方过年时常常下雪,所以他们可以玩堆雪人的游戏。现在我们来感受一下北方人过年的气氛。 1. 欣赏《春节序曲》观看北方人过年的图片资料。 师:北方人过年喜欢随着音乐扭起欢快的秧歌,表达他们高兴的心情。我们也随着东北的秧歌舞曲跳起来。 2. 放《东北秧歌舞曲》音乐,小朋友们拿起彩带、手绢花随音乐跳起来。 师:画面中人们除了跳舞,还在干什么? 五、探索表现 1. 学习锣、鼓、钹三种民族打击乐器,观看其图片资料。 师:锣、鼓、钹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劳动生活中发明创造的打击乐器,也称民族打击乐器。 2. 体验:分三组请小朋友们看一看、敲一敲、想一想。 (这项共同合作、讨论探索学习的过程十分重要,不像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怎样敲,学生就怎样学,一味“模仿”,学生没有想像和创新的余地。现在让学生自己探索其演奏方法,真是“百花齐放”,学生的想像令人赞叹。一个乐器他们可用七八种方法来演奏,虽然有不完美的地方,但只要是学生自己想到的、设计的,都是有价值的,这也是新的教学观念的重要体现。) 师:这三种乐器是什么做的?你可以用多少种方法敲? 3. 各组派一名代表上来说明乐器的特点并演示不同的敲击方法。 4. 老师介绍正确的演奏姿势。 5. 用声音模仿出鼓、锣、钹的音响。 6. 表现:请三个小朋友在锣、鼓、钹上,把老师说的话按节奏敲一敲。 老师说:龙咚龙咚锵。 学生敲:龙咚龙咚——在“鼓”上敲,锵——在“锣、钹”上敲。 师:没有乐器的小朋友,你们还可以在什么地方敲?刚才学习敲鼓的两组同学,在腿上拍出节奏,刚才学习锣、钹的两组同学用手拍出节奏。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他们发挥想像用身边的物体发出相似的音响。各组相互进行评价,学会公正地评价自己和他人 。) 师生一起口读锣鼓经,手拍腿、击掌,练习锣鼓经;(龙咚龙咚)拍腿、(锵)击掌。 7. 师: 现在我们合上《东北秧歌舞曲》的音乐来拍一遍。师生一起合音乐做声势练习。 8. 用锣、鼓、钹给《东北秧歌舞曲》的音乐伴奏。进一步感受音乐热闹的气氛。请三位小朋友用锣、鼓、钹伴奏,其余的小朋友和老师一起用声势给音乐伴奏。 (在音乐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表现能力、审美能力。) 六、本课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是春节,我们舞蹈队的跳起来,锣鼓队的敲起来,其余的小朋友拿上鲜花,我们去给敬老院的爷爷、奶奶们拜年去。播放《东北秧歌舞曲》,一部分学生随音乐跳,个别学生用锣、鼓、钹敲击“龙咚龙咚咚锵”,剩下的学生手拿鲜花随节奏挥舞走出教室。在热闹、欢快的气氛中结束本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