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教学反思] 《迎春的节日》是教材中的最后一课,其内容是前一课内容的延续。学生在第九课的学习中,了解了西方的圣诞节日,随着时间推移已进入了中国新春佳节的前夕。这课内容紧紧围绕中国春节的主题展开,通过管弦乐《春节序曲》片段和《东北秧歌舞曲》的欣赏,以及学唱广东方言歌曲《行花街》,让学生充分体验和表达过春节的愉快心情。通过了解不同地域的人们过春节时的不同表达方式,让学生充分体验中国最隆重的节日——春节的气氛。 本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成教学:感受——对比体验——探索表现。 1. 创设教学情景感受音乐,引导学生“走进”音乐的意境。 新《课标》指出:感受是音乐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一年一次的“春节”对每个中国的小朋友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节日了,为了营造教学的气氛,我把生活场景结合到对音乐的感受中,创设一个“过年”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音乐场景,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踊跃参与演唱和编演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从而更有兴趣地进行下一步的学习。 2.“动”“ 静”结合,培养学生听音乐的良好习惯。 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每个活动环节都让学生在音乐中进行。让听觉体验贯穿音乐教学的全部过程。比如让学生听着欢快喜庆的《喜洋洋》音乐进入教室,听着《春节序曲》的音乐贴窗花,听着《行花街》模拟逛花市,听着《东北秧歌舞曲》扭秧歌及运用锣、鼓、钹伴奏。这样不仅营造了一个“过年”的气氛,更重要的是学生参与的活动与音乐的情绪是相融洽的。而到学生唱广东方言歌曲时,则让学生安静地听范唱,安静地观看逛花街的音像资料片段,在听音乐的过程中老师不作解说,培养学生良好地“听”音乐的习惯,才能更了解音乐、理解音乐。 3. 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性学习能力和对音乐的表现力。 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新《课标》积极提倡:通过提供开方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引导学生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造活动,重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探究过程。新《课标》的这一理念在本课中的两个方面得到了体现: (1)在歌曲学唱时,让学生通过聆听范唱,结合生活经验,用老师提问、学生自由回答的方式找出歌曲中哪些地方是应用了广东方言演唱的。因为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班上不是每个学生都会说广东话。为了照顾每个学生,老师先用普通话版作范唱,再由老师用普通话引出“行花街”怎样用广东话说?歌中还有什么地方也用了广东方言?最后请会说广东话的小朋友用广东方言演唱。不会说广东话的小朋友跟着他们学着唱。这样既照顾了不会说广东话的学生,也让会说广东话的学生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学生们可高兴了。既学会了歌曲,也能很好地感受和对比南北方地域不同带来的音乐文化的不同。 (2)在学习民族打击乐器锣、鼓、钹时,让学生采取分组讨论、探索的方法来学习,通过摸一摸,敲一敲,玩一玩来学习其演奏方法。老师只是进行组织、指导。这项共同合作、讨论探索学习的过程十分重要,不像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怎样敲,学生就怎样学,一味“模仿”,学生没有想像和创新的余地。现在让学生自己探索其演奏方法,真是“百花齐放”,学生的想像令人赞叹。一个乐器他们可以用七八种方法来演奏,虽然有不完美的地方,但只要是学生自己想到的,设计的,都是有价值的,这也是新的教学观念的重要体现。同时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对音乐的独立感受与体现,鼓励学生勇于表述自己的审美体验。在教学中,有个环节是教师要求学生在腿上拍出鼓的节奏,有部分学生却在凳子上去拍了。在凳子上敲出的声音虽然较响,但比拍腿更像鼓声。当时,我没有阻止他们,且认可了他们。因为这就是创造,这就是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表现。也说明学生是很有创造力的。正如新《课标》中所讲的,每一个学生都有权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的培养,学习兴趣的形成也许就在这默默的认可中产生了。 3.教师转换角色,师生平等互动 在本课的学习中,努力创设一个民主、平等的课堂环境,从教师的语言(比如谁和教师一起去逛花市呀?你可以做我的老师教我说广东话吗?你们在动脑筋的时候,老师也在动脑筋,怎样才能和你们敲得不一样等等。)到肢体的动作(如弯下腰和学生说话:拉着学生的手一起跳;和学生一起坐下听音乐等等),从教师的组织提问形式到师生共同参与活动,都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愉快。在整个教学中,努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全体学生积极鼓励,使他们能充满自信地参与音乐活动。 以上是我设计这节课的意图及课后的一些反思,回头再看这节课,仔细想想还存在不少问题和遗憾之处。如:个别学生在课堂上参与活动不积极,有些环节老师忽略了他们的感受。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关注他们,并在平时的教学中还要努力去研究这个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