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三位数加三位数》是在学生学习了认数(千以内的数)以后进行的教学。而且学生已经有了一年级《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基础,已经初步掌握了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两位老师带领学生经历探索了三位数加三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能用竖式计算不进位的三位数加法,并且会验算。我觉得这两节课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 灵活处理教材,创设生活情景 两位老师都创设了贴近生活的情境导入本课的教学,陆老师以学校图书馆中各年级借书统计表引出,张老师则以动物王国中不同动物的跳绳成绩引出,配合精心制作的生动有趣的课件,课始就抓住学生的兴趣。 本节课的知识点不难,学生又有很多的知识经验。两位老师又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根据情境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让学生投入到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来,学习的兴趣更浓厚了。 二、 关注学习过程,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 在教学方法上,两位老师师都不拘泥于一种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如计数器计算、笔算等等,让学生真正学自己愿意学习的数学,让学生爱学,乐学。 . 教学过程中,两位老师都借助形象的计数器帮助学生理解算理。陆老师让学生想一想,在计数器上怎么拨,再让一位学生上讲台演示,其余学生认真观察,师生配合默契,学生对算理得理解掌握的较好;而张老师则有效的利用教具让学生同桌之间合作,拨一拨143+126的和,每一位学生都动手操作,再让学生在练习纸上画出计数器上拨数计算的过程,通过这样反复的回顾计算过程,让每一位学生都亲身体验算理。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并会验算。对于教学重点的突破,我觉得陆老师的课很细腻,她由二三年级共借多少本书和二六年级共借多少本书这两个问题展开教学,教学时教师注重引导,在学生尝试计算的基础上,先课件演示,再板演。低年级的小朋友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较短,教师以不同形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听、看、练中掌握了计算的方法。三道练习题既是对计算方法的巩固,也让学生在这些计算过程中真正感受到验算的需要,验算应该是学生的自觉行为,而不是仅仅针对老师、作业的要求才进行。另外,首次学习验算,教师作了必要的讲解和细致的安排,有助于学生掌握验算方法,培养验算意识。之后的配合练习也很扎实有效,特别是对于验算的误区:学生交换加数后不计算直接写出答案这一情况的处理,非常到位,明确了验算要再算一遍才能起到检验的作用。 此外,课堂中,两位教师都能及时捕捉学生反馈的信息,如计算出错的,如数位没有对齐的等等,耐心细致的纠正,使师生能融为一体。教师的鼓励性评语也适合低年级学生,及时到位的评价,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三、 有效设计练习,拓展延伸 张老师的课在练习部分,层次清晰,主次分明,循序渐进。我觉得可分为三部分:基础练习以书本想想做做为主;提升练习设计了啄木鸟医生治病这一练习,即改错题,适当的改错练习,使学生避免在计算中犯类似的错误,帮助学突破难点;拓展练习设计了填空,升化相同数位相加的算理。 总的来说,这两节课都层次清晰,重点明确,教师准备充分。感谢两位老师为我们带来了这次学习讨论的机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