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课堂教学结构和流程很清晰。整节课有条不紊地呈现了一节数学课的引入、新课、练习、总结、作业环节,展现了张老师对这节课的整体地、准确的把握。这节课是认识位置,从孩子比较熟悉的左右方位引入,接着学习前后、上下等方位。知识的呈现与过渡相当自然,比如有一些承接语言:“刚才我们认识了左右位置,下面我们来看看小芳和小明的位置,可以怎样说呢?”既是良好的设计,也是良好的习惯,是值得新教师好好去揣摩的。
教师的教态语言富有教育性。张老师没有一直站在讲台附近,而是经常走进孩子们的座位,靠近孩子,讲解时经常辅以手势、神态,能适时地变换音调提点孩子们的注意。这是工作几年的教师也不容易做得好的。教学语言简洁干练,符合一个数学教师应该有的基本语言素养。
细节处理有一定的教学机智。有时候,听课比自己上课还累。而这节课就在轻轻松松地活动与游戏中结束了(轻松中也饱含着数学真味)。我们听课时没有感觉到累,可能就是一节好课了。我们听课老师集体惊讶:一位新教师怎么会有如此多元地、有效地组织教学的形式呢?一年级的孩子在张老师的带领下,学得轻松愉悦,学得扎实有效,实属难能可贵!
教师的教学机智也时有体现。比如:情境图上李老师的左边是什么?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刚开始孩子说“李老师的左边什么也没有”、“李老师的左边是黑板”,这在我们成人看起来不难,可对孩子来讲,他需要转换自己的位置再去思考,就相当难了!张老师没有立即处理,而是选择暂时搁置,这就是一种现场的教学机智,实属难得。而且,突破该难点的方式也很巧妙,请全体孩子转过身子——和李老师保持一致,如此,孩子们都明白了:李老师的左边是粉笔盒。这不仅仅是明白一道题,而是意识到“李老师面对我们,和我们的位置相反”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实则不易的道理。
如果说,还有哪些细节需要改进?我想提出两点:
第一,在请孩子说说你的左边是谁时,可以请几个孩子站起来大声指一指,说一说。当请孩子一起向右转、面向南边时,也请同样几个孩子站起来指一指,说一说。提出问题思考:为什么都是自己的左边,而同学却不一样了呢?引发讨论和思考,适时指出:我们自己的位置不一样,左右前后的同学是不一样的。引发这样一些朴素的思考,是锻炼孩子能力,提升思维品质的。另外,训练孩子说话应该从一年级开始,这不仅仅是语文的责任。孩子的数学语言要围绕三个层次来训练:大声地讲、完整地说、有数学味道地表达。
第二,最后有个小练习设计的很好,请孩子把手边的实物按照要求摆一摆,孩子们也都做得不错。其中有一个要求是请孩子把直尺摆在文具盒的上面,这里发生了大量的错误。原因是什么呢?是孩子无法立即将平面感顺利地切换到立体图形上来。所以,他们大都将直尺摆在了文具盒的前面,而非上面。当然,张老师也立即发现了这个问题,进行了纠正。如果能及时地跟进练习巩固两次,效果一定会更好!
当然,还有杨校长“我几乎没发现有什么问题”话语中的鼓励和期待,还有胡静老师提出的星卡的发放不宜频繁,教师的示范和孩子的示范可进一步发挥作用等,都是很好的意见和建议。瑕不掩瑜,我们都认为这是一节好课。我们也都期待张老师能更用心地研究儿童,揣摩教材,成长得更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