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最近,我听了一些随堂课和教研组公开课,看到了课堂上可喜的变化,但也看到了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简单地说,可喜的是“形式”有了,探讨的是“本质”不足。这里只说不足。 一是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低年级的孩子,情绪激动,天性好动,在学习过程中自控能力比较差,尤其是对一些相对简单的学习内容,往往自己觉得已经会了,所以不会倾听同学间的交流,也不能认真地聆听老师的引导和总结,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习的实际效果。我想很多低年级的老师也为此感到烦恼,以学生为主了,孩子不知道谁是老师了。怎么办?我们到底该如何处理好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关系?我觉得,我们首先要防止一点,就是不能因为学生好奇好动,而一味采取压制的办法。那样会挫伤孩子的求知欲、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但同时我们也不能过于放纵,要想办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适当调控学生的情绪。什么办法呢?我觉得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最好的办法可能是一个“骗”字,怎么“骗”?我没有真正的心得,我想每一位老师有自己的一套,值得老师们交流、探讨、分享。此外,我觉得良好的习惯不是单靠课堂上养成的,它是在每件小事中逐步形成的,这就需要正副班主任一起花心思、用智慧慢慢来培养。 二是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把握。上课不只是完成教学方案的内容,而是要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这一点非常重要!只有每节课做到,才能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学科功底。如果事先没有正确把握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老师可能还自以为教学环节很顺畅,其实你已经错过了重点、忽略了难点,给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留下了缺失。有时候,不能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是正常的,在下节课可以弥补,但如果没有意识到教学目标没能达成,没有正确把握教学的重点,那么造成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有些时候,有的老师备课往往没有对教学目标作真正的分析,尤其是年轻教师,这是万万要不得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