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数字与编码>>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设计理念: 数字与编码“这节课是人民教育版六年制小学第十册教材增加的一节实践活动课。教材原有的教学内容是通过调查邮政编码的编排使学生了解编码的编排方法。该课教学设计将其该成通过了解身份证号码的含义,引导学生探讨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该课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 :第一层次为激趣导入新课;第二层次为学习身份证号码的含义和结构,设计身份证号码 、设计学号等形式引导学生掌握数字编排的规律与方法;第三层次为联系生活中的邮政编码、车牌号码、电话号码等实例,进一步拓展练习,让学生感知数字编码与生活的联系及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 活动内容: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 活动目标:了解身份证的一些常识,知道身份证号码的含义,初步掌握数字编码方法,培养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活动准备:收集有关数字与编码的生活实例,学生课前调查了解自己父母或爷爷奶奶等人的身份证号码 活动步骤: (一) 提问激趣 谈话:昨天,老师请大家回家调查了解你们父母或者爷爷奶奶等人的身份证号码,了解了的同学请举举手,很好,有这么多同学都去了解过,老师有一种本领,只要你说出一个号码,我就会很快知道你所说的人的生日和性别,你们相信吗?咱们来试一试,看谁愿意来考考老师。 抽生1:510703791204281…… (师猜): 抽生2:510703198310172929…… (师猜): 抽生3:51070319800804456x…… 你能猜出来吗?试一试 (二)了解身份证,掌握号码含义 1、想知道为什么吗?身份证号码中到底有着怎样的秘密?接下来,我们一起想办法研究了解它里面所包含的信息。请同学们观察黑板上这几个身份证号码,把你们的发现先说给你的同伴听一听。 2、现在谁愿意将你的惊奇发现给大家介绍一下? 预设(师边听边勾画): 生1:我发现前六个数字是相同的。(或者有的是前4位相同)你知道他们为什么相同吗?(同一个地方的人) 生2:我发现了身份证的第15位,或第17位,单表示男性,双数表示女性(哦,很聪明) 生3:我发现了 他里面还表示生日。(我是从中间,你能说具体点吗) 生4:51表示四川,07表示绵阳,02表示涪城 ……. 3、师:1——12位或1——14位知道了,第15位或第17位也知道了。那剩下的这几位你知道表示什么吗?(有就抽,没有师介绍)其实年月日后面的3个数字是顺序,顺序码就是表示当天出生的人,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的,顺序码的奇数分配给男性,偶数分配给女性,第18位(最后一位)是检验码,检验码也就是个人信息码,一般随计算机产生,用来检验身份证的正确性,有时也用X表示,但不一定是男单女双,这些资料实际上是老师昨天到户政办去调查了解到的。 4、老师有一个身份证号码(510703198005112912),你能知道老师的那些个人信息吗?你能把老师的情况向大家介绍一下吗?(男,1980年5月11日出生,四川绵阳涪城人) 5、设计身份证号码 你长大后身份证号码可能是多少?请你设计一下(不能确定的数字用X表示) 展示交流,并说说你的设计理由。 三 联系实际拓展思维 1、其实我们的生活已步入到数字时代,你还在那些地方见过有关数字编码的例子? (抽生回答)…… 2、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如:110.119.114.120……电话号码,飞机票,车牌号,门牌号,商品条码等。 3、认为我们用这些数字编码有什么好处吗?(有序便于统计,而且更方便,也便于查找等。如邮递员分发报纸,分发信件就更加方便快捷,要不然太麻烦。)实际上这就是我们所研究的数字与编码。(板书课题:——数字与编码) 四 、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 既然是用数字编码有这么方便,有这么多好处,你能不能给自己设计一个学号? 2、想一想,你准备设计有关那些方面的信息? 抽生:(学校、 班级 、学号、男女等)为什么? (1) 学生自主设计,师巡视。 (2) 汇报,交流(教师促进)。 (3) 评价优化:这些同学给我们展示的设计方案,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五、总结全课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那些收获? (抽生回答) 师:老师这里要提醒大家一点,居民身份证是证明居民的身份,便于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大家将来一定要妥善保管,不要借给他人使用。 课后反思: 本节课学生兴趣较为浓厚,积极主动。反思整个过程,学生较好地体现了自主学习,课前活动将学生学习活动置于社会生活问题的情景之中,当学生了解身份证号码的含义和结构后,让学生自主设计身份证号码以及编学号,学生较为主动探索与交流,进一步掌握数字编码的规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存在问题: 1、对每一环节设计的目标认识还不够准确到位。 2、在学习了解数字编码意义的体现和科学性挖掘上、引导上还不够深入。 3、对学生的知识与方法关注上处理不够理想。 4、在编学号活动中,它的意义和科学性体现不到位,没有根据学生需要而进行步步生成。
|
|